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能为河蟹生长提供足量的优质天然饵料,有效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1、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m,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cm。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面积5%—10%,深度为60—70厘米。暂养池用网目密、宽度为1.5m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入土20cm,将土夯实。幼蟹下塘前2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0—150kg干法清塘。清塘一周后,彻底排干池水,曝晒至幼蟹下塘前3—5天。然后向暂养池加注新  相似文献   

2.
<正> 一、蟹池消毒细菌广泛分布在蟹池水体、池底及蟹身上,大多数细菌都能分解池底残饵、有机物等,对河蟹生长是有利的。只有少数细菌为致病菌,它们在条件适宜时大量繁殖而使蟹生病,造成河蟹大量死亡。为控制蟹病的发生和治疗蟹病,一些蟹农普遍采用水体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 一、蟹池要符合养蟹的生态要求许多蟹池由稻田改造而成,其共同点是在稻田四周人工开挖窄而浅的小沟。从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此类蟹池存在以下不足:1、池埂陡,不利于种植水草和投饵,不利于观察河蟹摄食和活动情况。2、沟面窄、水浅。一般沟面宽仅2米,底宽1米左右,蟹池平均水深仅40—50厘米,最深水位仅80厘米左右,池埂不结实,渗漏严重,7—8月份需天天加水,并且池底水温很高,不适宜河蟹生存,增加了河蟹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笔者就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许庄村河蟹养殖户王卫中扣蟹培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扣蟹培育情况总结介绍如下:一、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1.池塘条件:培育池1口,面积15亩左右,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埂坡比1∶2-3,池底平坦、淤泥较少。2.清塘消毒:1月中旬进行池塘清整,抽干池水并清淤,留淤泥5-10cm左右,曝  相似文献   

5.
<正> 一、池塘条件。1.面积与水深: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蟹池以3—5亩为宜,一般长100米,宽25米,深1.2米左右。2.蟹池清整:放养前一个月,每亩施生石灰200—250公斤进行彻底清塘消毒。3.隐蔽物设置:沿池四周设置水花生,面积占池塘的20%左右。若池底能种植一些沉水植物更好。二、苗种放养。放养的蟹种以钱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阜宁县渔业推广部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补贴在该县引进河蟹池塘纳米微孔增氧技术后,实现了亩产河蟹70~100kg,平均规格150g以上,回捕率达80%以上。现将阜宁县中华绒螯蟹池塘微孔增氧养殖新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以新开池为最好,一般池塘亦可,面积10~30亩;水深1.2~1.8m,平均1.5m左右;  相似文献   

7.
<正>蟹池套养鳜鱼是利用河蟹、鳜鱼养殖环境要求基本相符,两者互不残杀,在同一池塘中互利共存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鳜鱼摄食蟹池中野杂鱼虾,将低值鱼转化为优质鱼,减少了饲料损失,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同时降低池塘生物耗氧量,净化水质,有利于河蟹生长,达到蟹鳜兼收的目的。江苏省盐城市盐都  相似文献   

8.
<正> 一、越冬池选择:亲蟹一般在室外土池中越冬。越冬池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东西向长方形或正方形池,水深达到1.5m以上。土质最好是泥沙土或粘土。 亲蟹入池前首先做好清池工作,池底淤泥彻底清除,对池底进行翻耕并曝晒10天以上。消毒一般用生石灰(每亩75—100kg)或  相似文献   

9.
<正>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能为河蟹生长提供足量的优质天然饵料,有效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一、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 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总面积5%—10%,深度60—70厘米。暂养池用宽度为1.5米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  相似文献   

10.
在河蟹大量上市的季节,将捕获的河蟹暂养一段时间,一方面可进一步育肥,另一方面可视市场行情出售,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到底应如何进行河蟹暂养呢?一是要选好暂养池。暂养池要求水源充足,易排易灌,水质清新,池底平坦,淤泥少,阳光充足,面积以1—2亩为宜。水深1.2米左右,池四周要建好防逃设施。放蟹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采用干法清塘,5天后可进水暂养。池底或四周均匀投放瓦片、树枝,以便河蟹栖息、躲避。二是要选择生活力强、肥满度好,蟹体清洁而无机械损伤,螯足及步足齐全的蟹进行暂养。三是要注意同一暂养池要放规格一致的蟹,…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越冬期长,多年来池塘河蟹蟹种冬季安全管理问题仍是困扰广大北方养殖户的难题,因此,做好池塘河蟹蟹种越冬期间管理,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对于河蟹养殖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分别从从蟹种越冬池的选择、蟹池水质调控、蟹种冬季喂养、蟹种疾病预防等几方面介绍蟹种冬季安全管理措施。一、选择适宜的蟹种越冬池河蟹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主要取  相似文献   

12.
<正> 河蟹暂养,是指每年九月前后把大水面流放的成蟹捕捞上来后,用池塘再进行育肥饲养,待价而售的养殖方式。近几年来,河蟹暂养方式已普遍为养蟹户所采用,对提高养蟹的经济效益,保证养殖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池塘准备河蟹暂养池应选择离河蟹流放水面较近、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大小视起捕产量来定,一般250公斤成蟹需暂养1亩水面。池底淤泥20~30cm为宜;池塘坡度1∶2.5,较大的缓坡便于河蟹  相似文献   

13.
蟹池蓝藻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处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蓝藻是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等藻类的统称,为单细胞原核生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也就是水产养殖通常见到的"水华"。多年养殖的老池塘,池底淤泥深厚,加上外源水质富营养化,蟹池在高温季节尤其是养殖中后期,往往出现蓝藻暴发现象,轻则影响河蟹蜕壳、生长和产量,处置不当将导致养蟹亏损,这已成为近年来困扰蟹农较为棘手的难题。一、蟹池蓝藻的危害1.导致河蟹中毒发病。河蟹长期在  相似文献   

14.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基础,大规格优质蟹种是成蟹养殖成功的关键,现将大规格优质蟹种池塘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培育池条件1.培育池大小与结构蟹种培育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地,底质以黏壤土为宜。培育池面积1-3亩,形状为东西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长宽比1∶3-5,宽度不超过30m,池塘埂坡比1∶2.5,池深1.0-1.2m。在池内离埂2m外开挖1.5-2.0m宽的环形沟,沟深0.7-0.8m。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养殖水体的选择 用于培育幼蟹的水体应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成蟹养殖池,并能灌捧自如,池塘面积可以1000m~2为宜,池深2m以上,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埂坚硬踏实,坡度大,坡比在1:2.5左右,进、排水口独立,并设置拦网,防止敌害进入及  相似文献   

16.
<正>当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做好河蟹生产工作是夺取全年河蟹高产的第一步。河蟹春季养殖技术清塘消毒: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底积累一定的淤泥,会成为各种病菌和寄生虫繁衍的场所,因此在蟹种放养前,利用冬春闲塘期间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将池水彻底排干,让底  相似文献   

17.
<正>一、鱼蟹混养以鱼为主,搭养一龄蟹种,实行鱼蟹混养。它不仅不影响鱼产量、不额外占用农田和其它池塘,而且成本低廉,方法简便,技术容易掌握,出塘规格较大,品质优于专养河蟹池,可获得较稳定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1.河蟹放养模式。河蟹亩产量要求10-15kg,则放养5-15g/只蟹种5kg;亩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一、池塘面积:一般扣蟹池塘越冬面积3-5亩;成蟹池塘越冬面积5-10亩。二、池塘底质:扣蟹、成蟹越冬对池塘底质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池底必须平整、底质淤泥深度不要超过20厘米。由于底质有机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凡有水源的河沟、湖泊、池塘、山塘、水库、稻田等场所,只要做好防逃设施,均可养殖河蟹。本文针对池塘养殖河蟹的主要技术环节及管理措施作如下介绍,以求抛砖引玉,供业界参考。一、建造蟹池池塘养蟹比池塘养鱼条件要求更高,要  相似文献   

20.
《致富之友》2004,(1):32-32
一、池塘不消毒。清塘是养好蟹的主要措施之一。因为:一是每年养殖后的塘口、池底沉淀了很厚的有机质及黑色污泥等有毒物质,来年养殖时易污染蟹池中的水质;二是池底有很多有害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特别是感染过“抖抖病”的池塘尤其少不了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