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日本泡沫经济制度性原因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丧失了整整10年的发展。不少学者认为,90年代日本经济萧条意味着日本“又一次战败”即在经济战场上的“战败”。日本经济战败是败在了“制度”或“体制”方面,败给了成功地实行了“制度创新”或“体制创新”的美国。分析引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制度性原因、探索日本经济走出衰退的途径,从中可寻找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三十年”,其重要诱因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30年衰退。为了“复活”半导体产业,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曾经创办了多个研究开发机构,制定了多个开发计划,重组了多个“日本联盟企业”,但始终未能扭转半导体产业的衰败之势。日本政府新制定的《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作为日本“最后的最好机会”,面对一无技术、二缺人才、三差资金等现实挑战,仅仅依靠相对具有竞争优势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产业,是否能够实现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真正“复活”,是否能够“夺回”日本经济“失去的三十年”,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马通丹 《开放潮》2003,(7):42-42
大凡潮流,总是一时的款式,并随着“善变”的人类爱好一阵一阵地更换,流行的总会被淘汰,远去的也意味着将要回来,当繁杂回归简朴,谁又能否定“巴罗克”会重现眼前,正如下面的鞋子和包包。所以,反潮流也是潮流。  相似文献   

4.
“年贺状”是日本人在新年之际,向自己的亲人、同事以及朋友等传递新年祝福和问候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对日本的“年贺状”进行深入的了解,会发现它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性格特征、文化背景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通过“贺年状”的介绍和了解,进一步分析了日本人的性格特点,并探讨了“贺年状”与日本人性格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田中景博士撰写的《日本经济——过去·现状·未来》一书 ,是他赴日本研究访问一年之后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 1世纪日本经济前景分析”的最终成果。日本作为区别于欧美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又称“东亚模式”)的开路先锋和典型代表 ,其 GDP于 1 96 8年超过原联邦德国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又于 1 987年超过原苏联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创造了“东洋奇迹”。但自 1 991年以后 ,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甚至衰退之中 ,2 0世纪最后一个 1 0年被许多日本学者称为“失去的 1 0年”,近两年略有好转。…  相似文献   

6.
古格王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文化领域中,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阿里热”、“古格热”。  相似文献   

7.
晓艳  刘美美 《中国西部》2011,(16):50-53
日本 在东方,再没有其他国家像日本这样与中国有着如此紧密的文化血缘,很多人把中国文化当做“母文化”,把日本文化当做“子文化”,而饮食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源于中闰。历经千年的发展,日本已形成自己的饮食习惯,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长寿国家”,日本从1963年开始,每年都要公布一次百岁寿星人数,1963年日本百岁寿星只有153人,以后每年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日本经济如何走出衰退?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20世纪的最后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衰退的10年”,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短暂恢复之后,日本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本文分析了日本经济10年衰退期的增长特征,再次陷入衰退的表现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日本经济新生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日本从1898年开始实行烟草专卖制度,至今已有87年的历史。1949年,日本面对美国卷烟倾销的压力,为了保护日本烟草工业的发展,经国会批准改组大藏省的“专卖局”为“日本专卖公社”,实行了从烟叶种植到卷烟生产及内销、外贸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垄  相似文献   

10.
“日本病”探析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傅钧文日本经济自1991年5月陷入衰退以来,一直缺乏回升的动力.使政府几次预测失灵。与战后富有活力的日本经济相比,近年的日本经济堪称得厂“日本病”。一、“日本病”五大症状第一,经济增长率低下,政府干预失灵。日本经...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的日本经济只能用“不景气”或者“停滞”而不是“危机”或者“衰退”来形容;10年来日本的经济实力及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变化不大;其独特的公司制度既减轻了10年的经济停滞对经济的打击和对国民生活的不利影响,又延缓了经济更快地复苏;同时,日本经济正处于调整期,面临新的突破;长期来讲,没有理由为日本经济悲观。  相似文献   

12.
林蔚 《上海国资》2006,(3):36-37
制度化的褒奖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万多元一台的电冰箱、超过1万元的新型洗衣机、3000 多元一个的电饭锅……今年春天,各类新式白色家电在日本家电市场上刮起一阵“高价旋风”,以高档、豪华为特色,吸引了消费者的蜂拥而至。业界惊呼:家电消费的春天又来了! 在经济发达的日本,白色家电有近100%的普及率,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平稳。但近年来,白色家电却不断推陈出新。日  相似文献   

13.
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武装占领了全东北,1932年又在关东军策划操纵下,成立了满洲国傀儡政府(以下简称“伪满政府”或“伪满”)。从此,东北便沦为日本殖民地。为了把东北变成它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大陆兵站基地,日本对东北经济实行了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以高度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日本企业界开始出现一场“经营维新”热。日本报刊把这股热潮称之为继高速发展时代的第一次经营革命之后的“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第二次经营革命”。去年以来,日本各企业纷纷制定“十年经营计划”和“2000年的设想”等长期经营战略,反映出日本企业在新技术革命形势下的新的经营动向。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在5年执政生涯行将结束之际,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决定斥资50亿英镑为东京重筑“日本桥”。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日本桥”,一直被视作日本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至今仍有“东京心脏”之称。但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为迎接奥运会在“日本桥”上空架起了9条车道的首都高速公路,古桥从此不见天日,每日被夹在昏暗无光的高架的混凝土立柱中,“日本桥”几乎沦为城市污染的象征。小泉的一位顾问最近还把它称作“日本最丑地点”。据悉,该工程计划将“日本桥”上方的高架公路全部拆除,未来这段道路将被埋入河底,成为一条地道。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信息中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翻译了一套比较系统与全面地反映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的丛书。这套丛书共分三卷:第一卷“日本的经济”,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日本以一个资源匮乏的狭小岛国如何成长为现代世界经济大国的曲折历程;论证了日本宏观经济关系几次从失衡到恢复平衡的过程;论证了日本经济如何把握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与机会,在半个多世纪风云骤变的年代里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危机”与“冲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终于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第二卷“日本的产业”,从中观的角度阐述了以昭和初年的纤维工业为开端,日本诸产业发展、壮大、升级(变迁)的具体过程;特别是论证了日本产业如何适应经济  相似文献   

17.
唐烨 《沪港经济》2010,(9):54-55
1960年12月,日本政府启动了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经济由此迎来了从1961年至1970年的“黄金十年”。扣除物价因素,到1967年,日本提前实现国民收入增加一倍的目标,翌年,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18.
<正> 1995年对于日本经济是重要的一年。首先,被称为“平成景气”的泡沫经济将进入第十个年头。这10年来,日本经济从高峰跌入深谷,从“虚胖症”到“综合萧条病”,其动荡之烈、起伏之大前所未有,它给人们太多的教训和启示。其次,经过二次大战后的整整半个世纪,人们终于可以用较长远的眼光来审视战后日本走过的历程,从而展望本世纪最后几年日本经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日本构建低碳社会行动及其主要进展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2008年6月9日,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发表了题为“为实现低碳社会的日本而努力”的讲话。福田首相在讲话中集中阐述了日本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立场与观点,表明了日本引领世界低碳革命的决心和信心,勾勒出日本构筑低碳社会的远景,因此被人们称为构建低碳社会的“福田蓝图”。2008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实现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表明“福田蓝图”开始付诸实施。建设低碳社会,是日本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能源短缺压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有助于助推日本科技创新。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更新以及对外合作,低碳社会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日本“产业空洞化”的发展特征 1994年日本经济领域的热点之一便是“经济空洞化”。日本经济团体联会会长丰田章一郎在一次国际经济恳谈会上指出:日本经济正面临4个方面的“空洞化”倾向:(1)由于日元迅速升值,日本企业向海外转移而出现的“制造业空洞化。”(2)由于日本对金融市场限制多以及金融成本高而出现的“金融业空洞化”。(3)由于缺乏具有独创性的人才而出现的“技术空洞化”。(4)由于对人、物和信息的交流中枢配备迟缓而出现的“信息空洞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