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启涛  王丽娟 《特区经济》2011,(11):141-143
本文以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3月15日期间我国A股市场发生的股票回购公告(董事会决议公告)事件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市场对股票回购公告的反应积极,股价在公告日前后产生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率;股价被低估程度、财务杠杆、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成长性以及公司规模对股票回购公告效应有着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提出,媒体关注对于降低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越发重要,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媒体报道数量对股价波动影响,再分别探究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对于股价波动的冲击力度。研究结果表明,正面报道带动股价正向波动,负面报道带动股价负向波动;媒体报道数量越大,股价波动幅度越高;负面报道比正面报道更能冲击股价。  相似文献   

3.
王冰  潘琰 《华东经济管理》2017,(10):143-150
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信息,不能让所有投资者都关注到,在投资者中会形成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低的市场流动性。文章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微信为研究对象,选择两个行业中经常使用微信披露的公司,以2014年和2015年发布的公告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使用微信披露已公告信息可以提升换手率、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动率。进步一研究发现,规模小的公司,微信披露对流动性的影响更显著。可见,使用新媒体更广泛的披露信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流动性。在小公司中这一效应更明显。研究结果丰富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监管部门制定新媒体披露政策、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互联网媒体已深刻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以2014年~2015年期间,51家国内主流互联网媒体关于A股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数据为样本,运用计算机信息抽取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媒体新闻划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报道,考察媒体语气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正面报道越多的上市公司,其股票收益率更高;对于媒体报道数量多、涉及概念板块数量多的股票,上述结果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语气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媒体正面报道越多,企业未来的绩效更好,表明互联网媒体向投资者传递了有价值相关的信息,但是投资者在短期内对媒体语气反应不足,使得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呈现漂移现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媒体的信息效应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媒体作为重要信息中介可被上市公司用以提升其市场价值,但公司是通过何种方式去进行媒体披露管理及其市场效应又如何呢?文章以公司IPO 为样本,关注公司财经公关行为对IPO期间媒体报道以及IPO 绩效的可能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IPO 期间公司会通过财经公关来提高其媒体曝光度,并获得更有利的报道倾向,即存在明显的媒体披露管理倾向。(2)媒体关注度 的上升和有利的报道倾向可在短期内助推股价上升;但中长期来看则会导致股价反转,致使公司 蒙受更大价值损失。(3)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特征及市场环境对其财经公关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即小规模、民营性质和东部发达地区公司的财经公关行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王波  叶勇  李明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0):142-146
文章在分析媒体参与公司治理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媒体关注对公司治理产生的正面效应及影响因素,并指出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与若干未来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媒体参与公司治理不仅可以保护投资者等相关者利益,而且可以提高企业业绩,促使企业CEO对媒体报道做出积极回应,重视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2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上海证券市场的月度面板数据,文章通过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从不同期间、不同市场开放程度入手,研究沪港通对股票价格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标的股票的整体波动性,波动性在短期的增加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沪港通的实施通过扩大股票投资者基础、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从而对股价稳定性带来积极影响。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增加,沪港通也会对股票的极端波动产生影响,降低公司股价跳升风险,有利于缓解A股市场的投机氛围,但同时也增加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带来市场不稳定因素。沪港通实施后公司股票的崩盘风险与中国证券市场薄弱的信息披露环境有关,那些信息披露环境差的公司股票的崩盘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媒体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学研究出现新的研究动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媒体报道对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把握研究现状,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媒体报道与资产定价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现有研究的分析框架,并从信息不对称、行为金融、公司治理溢价和媒体报道偏差四个视角系统地回顾、评述了媒体报道对资产定价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互联网金融为典型代表的"互联网+"模式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引发了证券行业的普遍关注,改变了证券行业的运行方式,凸显了证券分析师股评的价值。本文选用互联网上证券分析师的股票推荐信息,采用日历研究法、结合市场不同态势对股票价格波动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分析互联网股评信息对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个股股评数量显著抑制个股波动率的变动幅度,对于证券行业风险监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手工收集、整理了2006-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倾向数据,实证研究了媒体报道正向倾向与分析师乐观预测偏差对上市公司负收益偏态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虽然媒体报道正向倾向、分析师乐观预测均分别对上市公司股价负收益偏态系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两者的交互项对股价负收益偏态系数的影响则是显著为正,即当媒体报道正面倾向与分析师乐观预测两者共同作用时,将会触发"信息过度关注偏差"机制,从而降低了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文章研究还发现,媒体报道、分析师预测和"信息过度关注偏差"机制的作用强度,在市场化程度高地区要明显大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可能的原因是市场化程度高地区的企业更加容易被媒体报道和分析师关注,进而产生更强的关注效应。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代理理论、金融结构、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了我国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实施的影响因素,提出国有控股是解释目前股票期权激励决定因素实证结论相互矛盾的关键因素。文章以2006~2012年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同时期、同行业、同数量的未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控制样本,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规模、公司风险同股票期权激励实施正相关,民营上市公司公司规模、公司风险以及债务比重同股票期权激励实施负相关;流动性约束与股权集中度与股票期权激励实施不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分析师与股票价格同步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涛  张璇 《山东经济》2011,27(1):99-106
本文利用中国A-股市场2004-2007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分析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同步性与跟踪分析师人数的关系,在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固定效应控制了内生性基础上,发现股票收益同步性与分析师人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说明我国股票分析师提供的信息主要是泛市场的宏观信息而不是公司的基本面信息。该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证券市场的发展有赖于分析师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市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首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前25批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研究股改前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发现,股权分置改革给证券市场带来了负面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对样本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修正,剔除了影响股价波动的其他因素,使结果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及其市场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票回购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运作工具,在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畸形的股权结构,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结构效率等方面可以起到独特作用。本文在回顾与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市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回购的市场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股票历史贝塔值、异质波动风险、股票价格和公司规模四种分组模式,以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沪市497只与深市678只股票为研究对象,利用似然比检验方法分别对上海证券市场和深圳证券市场进行了零贝塔形式的CAPM有效性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利用历史贝塔值分组,沪市和深市均基本符合CAPM模型,但在其他分组模式下,沪深两市存在不同程度的横截面异象。此外,还进一步根据引入流动性补偿因子的改进FF因素模型对沪深两市溢价效应、横截面异象及其诱因进行了讨论与探究。  相似文献   

16.
邹颖 《山东经济》2009,25(1):123-128
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溢酬和投资者预期报酬,进而降低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提升公司价值。西方学者基于流动性假说进行了交叉上市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验证与实证检验,并进一步研究了交叉上市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的深层次因素。一个基本结论是:到一个更加发达的市场实现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资本成本。但是交叉上市的流动性效应是复杂的,宏观与微观的多方面因素会影响交叉上市后股票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公司股权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市场可转债宣告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目前在深沪两市交易的28只可转债为样本,用市场调整后的累积超额回报率来衡量发行可转债的宣告效应.通过对公告期内拟转换股票累积超额回报率的统计分析发现,公告期两天累积超额回报率CAR(-1,0)的平均值小于零,也就是说宣告发行可转债对市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比增发股票的负面影响要小.为研究累积超额回报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以(-1,0)时间窗口内的累积超额回报率为因变量,以发行规模、发行期限、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公司财务杠杆为自变量建立起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几个较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周利娟 《中国经贸》2023,(10):16-18
股票回购作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能够不断改善公司在市场环境下的经济效益和形象,具备较强的内部和外部双重效应。当下市场环境日趋激烈促使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提高市值管理水平,才能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因此,如何正确认知股票回购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的作用也成为行业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简要阐述股票回购的主动回购、被动回购模式,以及分析股票回购的主要作用和影响因素,以期在提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水平方面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股权分置后期,即将进入全流通时期。在全流通时,上市公司股票将实行全流通,股票同股同权,同股同价,各股东投票权趋于完备;各股东掌握的信息相对比较对称;机构投资者大量涌现,将会对现有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研究全流通时期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迫在眉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个怎样的机构投资者与目标公司之间的模型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公司治理和发展,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建立了机理模型,并且加以分析得出结论,这对于即将步入全流通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检验了中国市场中股票间收益率领先 -滞后关系的规模效应与交易量效应。结果表明 ,控制了交易量后 ,基于规模领先 -滞后关系整体表现不明显。当市场上升时 ,小市值股票领先大市值股票 ;而当市场下跌时 ,大市值股票领先小市值股票。控制了规模后 ,基于交易量的领先-滞后关系十分显著 ,高交易量的股票收益对低交易量股票收益有较强的预测力。但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市场上升的状态中 ,市场下跌时领先 -滞后关系不明显。中国市场股票信息的来源、投资者结构及其信息扩散模式与成熟市场的差异决定了股票间领先 -滞后关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