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硬约束下,能源系统亟待向低碳转型。从梳理能源转型研究脉络入手,总结国内外已有成果,聚焦相关研究主题,阐述能源低碳转型的内涵、思路和建模方法,并强调从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全面认识能源低碳转型;重点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系统的发展逻辑、约束边界和限制因素,结合我国现实条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指出,经济理论思想与工程技术细节的交叉、自上而下模型与自下而上模型的有机结合可能是模型发展趋势,供给侧可再生能源替代与储能系统的协同演进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主席提出2030年碳达峰、 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推动"双碳目标",态度要坚决,行动要积极,有步骤、分阶段推动中国能源工业梯次转型,务实有序加以推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正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我国下一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煤炭工业如何进行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如何完成"双碳"既定目标?一、煤炭生产及碳排放情况2020年,全国生产煤炭38.4亿t,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60%以下。但在一些煤炭生产主要省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不降反升,  相似文献   

4.
政策要求,围绕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对煤炭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提出对策及建议。首先,基于LMDI指数分解模型,得出影响煤炭行业碳排放的关键驱动因素,通过因素探究初步提出煤炭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的措施。其次,建立DID双重差分模型,对比“低碳”政策实施效果,进一步完善煤炭行业绿色转型路径,并为“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这将对我国能源体系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于我国能源储备实际,稳步实现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分析了“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的发展困境,并为煤炭企业转型提出了建议,指出应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发展挑战,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重视人才培养环节,助力“双碳”目标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6.
“双碳”目标及其政策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绿色转型行为,也通过行业结构、竞争结构等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企业行为。结合“SCP”分析模型,对这一间接影响中的传导机制进行了重点分析;同时从有形驱动和无形驱动2方面,分析了“双碳”目标引领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出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的实现路径,包括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制定绿色发展战略;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绿色生产效率;以金融市场为支撑,开发绿色低碳新业务;以环境规制为引领,构建可持续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7.
正"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大绿色能源的供给和消费,已成为电力行业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任务。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要当好"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其重点工作中的"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着力提高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给各级电网企业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双碳目标下河北省各行业存在生产粗犷、碳排放总量大、能效水平低下等问题,碳减排研究应从系统最优的角度实现各个行业之间的指标分解。采用系统动力学和情景模拟法,对河北省2020—2060年各行业碳排放情况设定了基准、低碳政策导向型和政策-技术双驱动3种情景。依据国家和河北省能源政策,设置不同行业情景参数,分析不同情景下河北省分行业碳排放量预测结果,得出减少河北省碳排放量应最先从工业入手的结论。从最佳情景选择角度对碳排放达峰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碳政策导向型情景最符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根据预判结果,提出河北省分行业的碳达峰路径。  相似文献   

9.
煤炭矿区作为二氧化碳重要的地质封存场所,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阐述了在实现“双碳”目标下,煤炭矿区节能降碳路径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全面分析了煤炭矿区节能降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煤炭矿区所面临的形势,分别从政策法规、项目改造、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矿区资源等多方面提出煤炭矿区节能降碳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确保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推动煤炭矿区朝着绿色、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正>从碳排放占比来看,工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约占70%,推进工业节能减碳提效是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在“30·60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碳减排压力巨大。从碳排放占比来看,工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约占70%,推进工业节能减碳提效是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开展了“双碳”目标下企业节能减碳路径探索研究,可为工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增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作出“碳中和”承诺后的第一年,在这样伟大历史节点上,2021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两会上,能源和电力行业的话题依然受到关注,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代表委员们躬身履职,对能源电力行业长远大计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正>未来的电力咨询设计市场将从大电源、大电网市场向分布式能源、局域电网市场发展,并向交通、冷热电综合能源供应市场延伸,实现跨界发展,进入以质量型、差异化竞争为主的新发展阶段。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和与之配套的“1+N”政策体系。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时代背景之下,电力能源相关的咨询设计企业迈向绿色转型发展,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可为企业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新的市场和业务空间。  相似文献   

14.
赵元生 《中国石化》2022,(11):63-64
<正>碳达峰、碳中和使石油石化行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原有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面临调整。石化企业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跨越转型升级关口,摆脱行业发展的高碳锁定,增强国家能源本质安全水平,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从碳排放和能源结构的国情出发,阐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梳理出绿色发展理念是方向引领、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理论基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统筹协调是机制保障的绿色低碳转型理论逻辑;从财务、环境、社会和治理4个维度,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力评价体系;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组合发力、统筹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增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内生动力和数字经济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提出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6.
2021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不可再生资源占比达到56%,较上年降低0.9%,表明除煤炭外的能源在境内能源产业结构中占据非主导地位。“十四五”是中国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双碳”目标下,中国未来要从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变成碳排放和碳减排相对均衡的国家。实现向煤炭能源转型,“双碳”是必然趋势,这些举措离不开资金支持。以“双碳”目标为背景,剖析了中国煤炭能源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金融政策支撑下煤炭能源转型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双碳”目标下煤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首先,聚焦煤基产业的六大核心行业,深度剖析“双碳”目标下我国煤基产业的发展现状。其次,系统挖掘了制约其低碳发展及转型升级的各项挑战。再次,提出了推动煤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路径。最后,为确保这一发展路径的顺利实施,针对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发挥市场作用,政府、社会和能源企业多方共同努力,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  相似文献   

19.
正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伴随着分布式新能源逐渐应用广泛的第三次能源革命趋势,能源民主将是未来全球能源体制的必然发展方向。《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的能源民主,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的能源系统中,从而形成规模的能源互联网络,适应能源分散化的生产趋势,最终引领社会能源结构系统的根本性重塑和能源经济生活的突破性变革。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工业园区低碳化转型而言,如何进行零碳园区的顶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为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2022年各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将低碳园区、零碳园区等列入工作重点,体现了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园区低碳化转型的关注。目前我国拥有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开发区近2000个,包含具有用电密度大、负荷利用小时数高、用能形式多样化等特点的各类产业园区,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与园区微网有机结合作为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载体,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就地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实施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