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普遍改善,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资源和能源消耗,污染物和碳排放明显增加。“双碳”目标能够促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使农业农村发挥减碳和汇碳能力,“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本文阐述了中国推进“双碳”目标的紧迫性以及“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性,分析了国外农村发展的经验,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税收征纳》2022,(3):46-47
<正>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作为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备受鼓舞。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为金融业创造了巨大发展机遇和空间,也对其改变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质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国家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项措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顺应乡村产业振兴大势,融入全面乡村振兴大局,既是使命担当,也是机遇所在,必须积极作为,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尽可能保留依托于农业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尽可能多地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民主导、企业带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产业化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本文着重阐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征,并基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嵌入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0年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年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核心的“双碳”愿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农业农村既是低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潜力所在,对于减排固碳具有特殊意义。金融服务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责任重大、作用突出,应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围绕高效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清洁能源等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出台专门政策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农业农村低碳转型。同时,为更好支持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特殊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6.
资讯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部署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方面重点工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实现“两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7.
魏吉华  肖青 《财政监督》2022,(16):87-92
面对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现状,我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目标,并基于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本文审视我国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财政政策优化路径,以期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梁星  沈金玥 《新会计》2023,(1):40-43
<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农村产业仍是重点和难点,依旧存在产业链条较短、产业融合层次较浅等问题,亟待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引导。《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政策的执行成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和发展农村产业新策略,巩固全面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并将其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这为绿色金融带来了新动力。作为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碳中和基金如何有效发挥作用,值得深入探讨。2021年可以称为"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制订年",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甘肃省2000—2020年度相关数据分析其碳排放情况,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影响甘肃省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纳入STIRPAT拓展模型中进行回归,探索分析金融因素对甘肃省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情景参数设置模式预测、研究甘肃省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时间拐点。研究得出:(1)在低碳情景下,甘肃省碳排放量会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2)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量增加的影响力大于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等其他因素;(3)金融规模的扩大会使碳排放量先增后减;(4)金融效率的提高会使碳排放量下降。最后重点从平衡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关系、加大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力度、推动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发展碳汇经济等层面提出甘肃省快速实现碳减排目标、综合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为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助力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金融机构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种植业是最传统的产业,必须在加快发展中助力乡村振兴,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实现现代化。本文系统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种植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推进现代种植业发展的目标、思路,以及加力推进结构调整、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质量兴农、改革强农等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税收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意义重大。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在助力碳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相关税收政策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上仍存有不足。例如,我国当前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税收政策激励作用较弱,且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此,我国应当加快构建激励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产业优化升级的税收支持体系,加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税收支持力度,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活动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固碳增汇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排放总量、行业分布、排放源、排放强度、区域分布等方面,对我国农业农村碳排放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重点领域和主要路径.涉农金融机构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要将农业农村减污降碳...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农村、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村产业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乡村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门类不全、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亟需加强引导和扶持。本文深入剖析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产业振兴路径:创设有利条件,丰富产业门类,破除链条壁垒,拓长产业链条,激发内生驱动,释放要素活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推进农业转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是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绿色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农业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绿色贷款比重的提升,也需要转型农业项目提供载体。本文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视角,阐述国内外农业转型进展及金融支持农业转型实践,分析金融支持农业转型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农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党中央提出将农村工作的重心全面转向乡村振兴战略,这对银行改革、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银行机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和当前支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了银行机构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发力的方向,即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基础设施以及保障扶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包括搭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构建各类银行机构错位支持的金融服务格局,特别是遵循问题导向,研究提出八个方面的金融创新举措,如完善支持模式、更新融资方式、用好抵押担保、合作模式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强化科技赋能、拓宽服务渠道、打造优良环境等,以此增强银行机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下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创新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乡村发展也初见成效,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民福祉,国家领导人针对农村发展现状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措施,提高农村人均收入和集体收入,逐步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优的高质量乡村建设目标。本文主要从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内容展开剖析,分析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现状,探索农村经济管理中创新财务管理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提供一点建设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在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球高质量绿色复苏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倒逼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刚性约束,在重塑现存产业、行业、区域发展格局的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对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和服务对象也将产生深刻影响.绿色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