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于煤电行业而言,机组升级改造并不是一项新任务,但在“双碳”目标和能源保供的背景下,煤电改造已从企业视角下的转型自救,迈向全国战略层面的谋篇布局,以满足“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能源电力系统对于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承担供热和消纳新能源的系统性需求,促使煤电融入碳中和总体战略、提升我国整体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对煤电机组实施升级改造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始于“十一五”,盛于“十三五”。进入“十四五”,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必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对优化能源结构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电力领域要求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煤电将逐步由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电源转变为电力电量并重的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是提高电煤利用效率、减少电煤消耗、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于晓辉 《华北电业》2022,(10):74-75
<正>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碳中和作为扩大国际政治影响、提高经济竞争力、实现绿色复苏等的重要抓手。中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掀起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碳减排行动。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网是排头兵,构建电力行业的新型绿色供应链,是对电力系统在服务“双碳”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十四五”“十五五”,煤电稳,则行业稳。在能源保供、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双碳”目标、稳住经济大盘、创建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等多重目标下,如何综合施策提升煤电企业的多维价值与存续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煤电企业严重亏损以及“生存难、改造难、发展难、保供难”的问题?根据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只有从企业主体、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国家政策等方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5.
<正>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作为支撑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先行者”“排头兵”,国网冀北电科院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全力打造坚强科技支撑力量,积极服务清洁能源消纳,为支撑建设“绿色、安全、智能、开放”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展现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6.
<正>以煤为主的火电一直是我国电力供应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主体。在新能源安全可靠地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之前,煤电仍将发挥能源电力安全“压舱石”和“顶梁柱”作用。在“双碳”目标下,火电行业低碳转型成为落实碳减排目标同时确保电力安全供应的关键。火电发展稳则电力供应稳,火电低碳转型顺则“双碳”目标实现顺。综合采取规划引领、创新驱动、市场主导、政策机制协同发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双高”的基本特征,即高比例的新能源设备和电力电子设备,这一新的特征对传统电力系统运行机理提出了重大挑战,需加快新型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应用,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任务提出,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将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逐步替代煤电成为主体电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深刻改变现有电力系统的基本形态和运行特征,也对电力市场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持续完善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政策和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推动能源供给向清洁低碳转型,将有利于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9.
电力企业应当深入思考存量燃煤电厂转型发展问题,不断提高燃煤电厂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度和贡献程度,推动环境保护与企业生产经营协调发展。我国在“双碳”目标引导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速构建。在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推进电力系统中规模和占比较高的传统煤电企业转型发展,从而实现“双碳”工作在电力领域的广泛覆盖和创新开展,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正>进一步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耗和灵活性改造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电力行业乃至全国碳排放达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能源类企业集团是主战场,其中电力企业集团是主力军。能源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成员单位,对于服务集团积极参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自觉肩负起相关责任使命,结合财务公司密切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定位,加强有关"双碳"目标的金融创新,为所属集团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强金融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字化转型进程不仅关乎能源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还将直接影响我国“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2021年,全球经济分化复苏,我国已向世界宣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并明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能源清洁低碳加快转型要求电力供应结构深度调整,  相似文献   

13.
“双碳”目标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必然趋势,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近年来,我国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3月,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50%。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对改善新能源电源的系统友好性、改善负荷需求特性、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将促进我国能源和经济系统加速转型升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在县域层面,以新型电力系统为路径打造“零碳县”,对于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正>信息通信是新型电力系统的“神经系统”,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为电力系统适应风光间歇性发电规模化开发利用、满足用户多元多样用电需求带来了可能。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双碳”目标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能源电力领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明确了行动纲领、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双碳”目标提出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新型电力系统成为电力行业的首要任务。在高煤价、高环保成本、低利用小时数、低电价的多重压力下,我国煤电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经济性持续下降,传统发电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五大发电集团作为我国煤电装机主力和发电行业的龙头企业,需要发挥好“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煤电作为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体,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仍将扮演关键角色。在高效发挥电力、热力、火力等价值的基础上,亟需深入挖掘并充分释放煤电潜在价值,以综合价值促进转型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对煤电的内在和外在综合价值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煤电多维度价值辐射模式;从厂区、园区、区域和供应链4个视角切入,讨论煤电综合价值的拓展模式和实践案例,分析多层次视角下煤电的转型发展新模式,并提出促进煤电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88%,电力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35%,是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要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云南是我国电力大省,也是清洁能源大省,装机中近90%为清洁能源。为当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云南优势何在经过多年发展,云南省已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电力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1.06亿千瓦,以水电和新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超过9000万千瓦、占比达86%,2021年清洁能源发电量3310亿千瓦时,占比达88%,具有在全国率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服务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大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电力行业持续优化电源结构,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50%,达到14亿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至28%左右,电力新业态不断涌现,“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下,  相似文献   

20.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结合国内外发展情况,从实现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的角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双碳”战略目标下能源转型的重大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新型电力系统到底“新”在哪里?不同的专家学者各有看法和解读,笔者认为至少新在以下四个方面。新形势任何重大战略的制定和出现都与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国内外形势紧密联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