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如何激发农户参与农业规模经营的积极性,是实现其与现代化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之一。本文以农地股份合作社为例,基于728户非社员农户样本,着重分析了信息传递、家庭养老保险对非社员农户入股决策的调节作用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家庭养老保险参与、政策信息、社员评价信息传递对非社员农户入股决策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其中,社员评价信息传递边际效应最高,对非社员农户的调节作用随传递信息内容等级的提高而提高。此外,信息传递对非农社员入股决策影响的边际调节效应递减。家庭养老保险对非农户社员入股决策的正向调节作用需要一定的信息传递为基础。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可针对特定农业规模经营方式,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健全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参与农户评价;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提高农户风险补偿预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陕西省8个苹果基地县660个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评估了农户的农业产出风险,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38.03%的样本农户采用覆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灌溉等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能够增加农业产出,降低农业产出风险。基于反事实假设,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未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下降3.72%,产出风险将增加107%;未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增加5.54%,产出风险将下降19.64%。降水量增加、户主受教育年限、参加合作组织及村庄提供适应措施信息服务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有正向影响,而果树树龄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业创新采纳与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湖北武汉蔡甸区金鸡村的藜蒿产业发展为事实基础,以农户作为网络节点,采用WS模型搭建农户社会网络结构,基于农户选择倾向模型构建农户创新采纳决策规则,以金鸡村藜蒿种植扩散的实际数据对仿真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利用校准后模型的模拟数据分析农户社会网络结构对农户创新采纳决策与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对其创新信息获得时点存在显著影响,中心度越高的农户越早接触到农业创新相关信息,进而越早采纳农业创新;作为传播源,最初接受培训的农户对社会规范的服从度不仅对其自身决策有影响,对创新在社会网络中扩散的整体进程也存在显著影响;农户基于社会网络的互动是创新呈现非线性扩散的重要原因;农户在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递概率虽然不影响创新扩散的长期结果,但会影响创新扩散临界规模的大小与临界规模到来的时点。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女性化增加了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而农村土地细碎化状况依旧,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农户雇用农机作业服务最优化的二阶段决策模型,并在实证上采用双围栏模型,对农户的现实雇用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雇用农机服务的参与决策和数量决策的确存在阶段性,因此促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应当具有区分性;应从信息获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机作业的便利性等方面提高农户的农机作业水平;应加强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培育和扶持地区的种值与农机服务大户,同时加强分散小农户的组织性和获取农机服务信息的渠道,提高农户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土地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农机的社会化运用是农业经营方式改变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女性化增加了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而农村土地细碎化状况依旧,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农户雇用农机作业服务最优化的二阶段决策模型,并在实证上采用双围栏模型,对农户的现实雇用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雇用农机服务的参与决策和数量决策的确存在阶段性,因此促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应当具有区分性;应从信息获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机作业的便利性等方面提高农户的农机作业水平;应加强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培育和扶持地区的种值与农机服务大户,同时加强分散小农户的组织性和获取农机服务信息的渠道,提高农户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土地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农机的社会化运用是农业经营方式改变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农地流转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条件,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流转及规模决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中国4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农地转入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程度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转入规模。其中,农户水平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和转入规模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垂直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及流转规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及流转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农业合作组织对农地转入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农地资源禀赋与农户农地转入参与行为呈现"马太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来弥补农户分化对农业规模经营不利影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标  扶桑 《农村经济》2023,(9):98-108
促进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安徽省1227个农户调查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从政策认知、政策监管和政策激励视角分析农业政策对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政策对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政策认知、政策监管和政策激励都正向影响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农业政策对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的影响存在年龄异质性;政策认知在政策监管和政策激励对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文中提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建立政策监管长效机制、实行精准化政策激励措施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农户种植决策是诱发农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研究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了解农业种植结构,也对该区域推进和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新疆察布查尔县21个行政村22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从农户家庭特征、个体特征、生产特征及收入特征等4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种植决策的主要因素。[结果]对农户种植决策行为影响显著的因素有家庭总人口、耕地面积、地形部位、总收入等,其中,耕地面积和地形部位对农户种植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总人口和总收入对农户种植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常年从事农业劳动人数、户主文化水平、地块位置、地块总数以及对于农业技术服务态度没有通过检验,无法得出这几个变量与农户种植决策之间的关系。[结论]影响农户种植决策的因素除耕地面积、总收入、家庭总人口及地形部位外,还会受到政策、农户自身种植习惯、农业技术等影响,农户对农业技术知识的匮乏是影响该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农户农业生产的风险反应:以浙江为例的MOTAD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浙江王家村和大泖村的“典型农户”为例,基于MOTAD模型方法,对农户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对经营风险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反应,但不同的经营规模、种植制度、农业收入比重的农户对农业风险的反应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农户的风险偏好不仅影响其生产项目的选择,而且也影响其生产规模。如果农户持风险偏好态度,在生产决策中将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生产项目。在风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资本投入优先于劳动力投入。对风险水平较低的生产项目,农户实行多样化经营策略,这样做虽然可以弱化农业经营风险,但也会导致收入降低。在综合考虑生产资源和风险因素的情况下,现有农户的农业生产结构具有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小农户的农业生产造成非预期性冲击,给春耕春播带来不确定因素。农产品交易市场提供的农产品供需和价格信息,无法为小农户决策提供正确讯息,对下一季度耕作带来影响,打击了农业生产积极性。研究小农户如何应对突发疫情带来的危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农户的生产规模调整行为决策对于农业生产供给、区位调整的影响至关重要,是把握我国农业生产区位集聚形成的重要途径。[方法]运用547个食用菌种植户样本数据,基于适应性预期理论模型,探讨了市场价格预期与生产调控能力对农户生产规模调整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的生产规模并不稳定,4317%的样本农户都对食用菌生产规模做出调整决策。农户当期生产规模会在前期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根据前期市场价格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稳定的市场价格仍然是目前农户生产过程中最担忧的问题。(2)农户生产规模调整行为决策受市场价格预期与生产调控能力的共同影响。较高的前期市场价格、充裕的家庭劳动力、生产技术培训以及户主年龄较小等因素都有利于农户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生产成本和户主年龄的增加则会促进农户做出缩小生产规模的决策。[结论]要构建透明的市场价格信息制度,传递市场供需信息,稳定农户的市场预期,防止农户频繁且盲目调整经营规模。同时也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积极探索轻简化生产模式,降低农户生产调整过程中的技术与劳动力约束。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农业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的再生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农户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基本行为主体,在产业链中基于自身利益进行是否参与循环生产决策,其生产决策派生出对金融的需求。通过调研影响农户参与循环生产活动决策的因素,分析农户在循环农业生产产业链中的参与意愿,可以理解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金融需求,从而为构建适应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金融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执行良种补贴政策过程中,要面临诸多问题,但是农户在生产环节的操作,是决定最终政策实施效果的根本决定要素。本文从我国农户小麦生产决策主体、生产投入要素、农户科技指导信息来源等方面入手,剖析我国农户小麦生产模式对执行良种补贴政策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农业政策实际环境,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安徽省7个县4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基于Double-Hurdle模型对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IPM技术的采纳决定和采纳密度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户主文化程度、环保意识、参加IPM技术的培训、非农收入占比、农业信息的获取及贷款的可获性显著促进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而户主性别与风险偏好类型则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IPM技术的采纳。显著促进农户IPM技术采纳密度的因素有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及农业信息的获取,而农户风险偏好类型则呈负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提供给农户的有效信息越多,农户掌握的信息资源也就越多,其致富的机会也就越大,农业信息行业的地位也才会越加突出。如何将有效的信息传递到农户手中是农业信息行业发展的关键。烟台市农业信息入户工作的成功经验带给了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农户低碳化种植决策行为研究——基于河北省的调查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低碳种植是低碳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在于大多数农户在种植过程中仍然采用常规的农业种植方式。为研究农户低碳化种植的决策行为,该文以效用最大化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农户选择低碳化种植行为的效用函数模型,从理论上证明农户采取低碳化种植行为是一种有限理性行为,农户在选择种植方式时遵循了效用最大化原则,并结合前人研究推导了农业种植收入、农业种植行为以及种植预期对农户选择低碳化种植决策的影响趋势。根据对河北邯郸、保定和张家口3市360家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户低碳化种植行为选择影响显著的因素有种植业收入比重、预期收益、现行种植行为、农户受教育水平、农业劳动力人数、政府政策以及同伴的种植行为。在此研究结论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户是生产经营主体,其生产决策行为及变化是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本文以广东省荔枝主产区的18个县(市、区)61个乡镇的450份入户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迫切,且偏好于技术服务、销售服务和农资购买服务;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意愿的多重因素中,农户自身特征和服务信息来源的影响很大,其他因素例如种植面积、种植年限、荔枝收入比重、非农收入比重等都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意愿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户信息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农业信息如何进村入户、如何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是我国农业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农户信息化的概念,并在分析发展农户信息化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的信息服务和农户信息素质两个角度提出了实现农户信息化的途径,对解决农业信息入户和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Probit模型对农户特征因素、耕地特征因素、农业生产财政和管理特征因素及其他外源性因素对农户采纳决策(保护性耕作、施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影响情况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受访农民一般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较低,且对可持续农业生产缺乏了解;农户和耕地特征方面的因素是影响采纳决策的主要因素,国家政策和农业收益是受访农民选择的影响其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农户收入增长对就业决策内在影响的角度解释中国农户的就业决策行为,从农户家庭层面考察农户就业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湖北省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对农户收入变动对就业决策的动态影响进行了检验。本研究发现:农户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动显著影响农户在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上的时间配置;农户在就业决策的动态考量中最关注的因素是收入状况和对收入波动及其风险的判断;理性农户会根据自身的收入状况适时地调整农业劳动和非农劳动的时间分配,进而形成家庭就业的合理决策。由此,笔者进一步从政策层面提出解决当前农户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