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综述国内外文献并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文章通过构建Engel-Granger两步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以1978 ~2008年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检验中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因果作用关系.结果显示:(1)中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分别有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到旅游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但与国际大多数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尚不存在旅游发展到经济增长或第三产业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2)中国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对旅游发展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158和2.340,其中,第三产业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为中国经济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延超 《旅游学刊》2012,27(10):11-19
旅游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992 ~2008年数据测度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92 ~2008年期间,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平均为3.118%,相应地,占当年旅游经济增长率的比重为4.9529%;但在不同时期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一样,可以分为两个中周期、六个短周期;虽然各个省份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有差异,但各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下降,旅游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整体看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在提升、合理化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区域差异明显;(2)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普遍性和持久性,但影响力在下降;(3)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具有时段性特征,但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动力。针对上述结论,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方法估计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一个包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多变量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中国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空间异质性。主要研究结论:(1)全国和东中部地区存在旅游收入和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铁路里程对旅游收入的贡献要大于公路里程。(2)全国和东部地区存在旅游收入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旅游收入对东部地区碳排放增长的贡献最大,对西部地区碳排放增长的贡献最小。(3)公路和铁路对二氧化碳的贡献率在中部地区最大。总体上,交通基础设施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显著。本文首次建立了一个多变量经济学分析框架综合性地讨论中国旅游收入、交通基础设施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文章提出的研究框架对不同空间区域和尺度的研究和实践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旅游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首次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检验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估计了资本和劳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检验了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2001~2009年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和集群趋势加强,邻近省域的经济增长及旅游资本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资本和劳动的旅游产出弹性系数均为正,前者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后者,我国省域尺度的旅游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驱动,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劳动力要素的贡献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时,必须致力于加强邻近地区旅游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空间溢出效应,改革旅游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及再次分配体制,激活邻近省域旅游劳动力投入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互动性,以便提高邻近地区及本地区劳动力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协同贡献。  相似文献   

6.
网络搜索数据记录了用户的搜索关注与需求,为研究旅游经济行为提供了必要数据基础。文章基于百度指数,以北京故宫为例,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了百度关键词与北京故宫实际游客量间的关系,建立了没有百度关键词和加入百度关键词的两种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预测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故宫实际游客量与百度关键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加入百度关键词后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样本期内的预测精度比没有百度关键词的ARMA模型提高了12.4%,样本期外的预测精度提高了14.5%。运用带有百度关键词的模型可以实现利用当天及滞后1~2天的百度指数数据预测故宫当天的游客量,不仅增强了预测的时效性,还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为故宫景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来自海南岛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增长能引起通货膨胀吗?文章检验了海南岛的旅游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表明,海南岛的旅游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也支持海南旅游业在单方向上会引起通货膨胀,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结果也清楚地表明海南旅游业的增长对通货膨胀能产生一个正向的推动.最后,文章认为海南旅游与房地产的捆绑式发展及第二居所的短期居民激增是旅游业推动CPI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对我国旅游发展经济的影响,主要是根据我们的研究讨论小组所得出的数据来研究。利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指数,与旅游经济发展相关的数据以及人口增长率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化对于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中国近几年发展经济的状况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与旅游经济发展是协调的关系,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是越来越好的,他逐渐从经济方面影响着我国旅游的发展。从物质基础劳动力以及产业链生产都是促进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城镇化通过旅游经济增长而变得与物质基础有很大关系,城镇化发展越好的,给去旅游经济发展的越迅速。通过我们的数据发现物质基础对于旅游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根据市场化的改变,从而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者产业转型的发展,以人们的物质文化为基础促进城镇化新型的发展最后才能够从根本上挖掘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宏观制度环境对于区域旅游产业增长的影响日益凸显.文章从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干预两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区域宏观制度环境因素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可能影响以及作用机理,并采用1997-2009年我国省际层面旅游业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市场化改革推动,然而,目前尚不完善的要素市场并没有给地区旅游业发展带来积极效应;同时,政府干预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弱化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跳出旅游看旅游”,完善区域宏观制度环境,进一步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旅游发展、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经验研究文献忽视空间相关性而导致的研究结论偏颇问题,文章采用经济学较为前沿的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9~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大部分省份处于高-高和低-低类型区;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传统面板回归模型没有考虑空间相关性,高估了这一作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厘清旅游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及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增长前提下的低碳旅游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1~2010年中国旅游业的CO2排放量,并运用脱钩理论、ADF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辨识和分析了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样本区间内,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除2003年为未脱钩以外,其余年份均处于相对脱钩状态;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旅游经济增长构成CO2排放的Granger原因不显著,而CO2排放构成旅游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较为显著,即存在从CO2排放到旅游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磊 《旅游学刊》2013,(11):12-23
本文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1~2009年中国省际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生产率指数分解,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利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盯和口收敛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2.7%,其中,技术进步创新率为6.7%,技术效率增长5.6%,技术进步是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存在显著矿收敛和条件18收敛,但存在显著绝对卢收敛,说明中国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最终收敛于相同的稳态均衡水平,然而由于中国旅游业发展尚未达到成熟阶段,所以现阶段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尚未找到自身合适的条件收敛路径。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普  岳帅 《旅游学刊》2013,28(7):64-72
人类利用能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持续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驱动力。旅游开发、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旅游业驱动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发展旅游业主要的环境影响结果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被相关国际组织和社会各界所关注,旅游业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成为近5年来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外研究综述表明,目前已识别旅游业能耗、排放的重点领域及结构;在旅游业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定量估算研究与情景分析方面形成初步结论。对不同类型旅游交通方式、住宿方式及旅游活动的单位能耗和排放强度等关键性参数取得一般性认识,并识别了明显的国别、地区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差异。基本形成体系化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基于国内外旅游业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与途径、测算、预测与情景分析及节能减排对策与措施等方面对比研究,作者指出未来国内研究应重点加强旅游交通和住宿业等重点领域能源需求与排放的定量实证研究,加强旅游业能源需求与排放的预测分析和情景研究,加快推进旅游业气候政策研究,切实提高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研究水平,提高政策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我国旅游业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Economic inequality in China has increased since China began its economic reforms in 1978. Economic activit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skewed towards China's coastal areas and overall regional economic inequality has increased with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e paper utilizes statistical data over two decades, and tracks the growing regional inequality in terms of economic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t confirms the concern that along with phenomenal growth of inbound tourism to China, considerable regional inequality has arisen in tourism in China. There is significant spatial inequal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nbound tourism in China and its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China is heavily concentrated in the coastal area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dentify trends in the regional concentra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China from 1986 to 2004. Gini coefficients for major tourist indicators are applied to te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1949~2013年中央政府及相关部委发布的379个旅游政策文件的多维度统计分析入手,以全新的视角剖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政策的演化历程。研究发现:(1)我国旅游政策演化是资源配置的行政化转向行政权力制约下的资源配置市场化过程。(2)旅游政策目标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可大致分为服务外事、经济型事业、经济新增长点、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四个阶段。(3)旅游政策工具以微观管制为主,对资本、土地、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宏观调控能力不足。(4)旅游政策的制定部门范畴不断扩大,政策力度呈波动趋稳态势。研究认为,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高度依赖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制度安排。在《旅游法》颁布、旅游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企业竞合关系协同引领的产品业态与商业模式创新是未来产业效率提升的基本方向,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将成为政府旅游管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晓东  冯学钢 《旅游学刊》2012,27(2):101-112
邮轮产业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近几年达到8%左右的增长速度,被视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然而,邮轮业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研究成果还非常有限.近年来国际邮轮市场的倾斜,使得中国邮轮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和新领域.文章基于国内现有的文献资料,对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世界邮轮业的概况和中国邮轮业的发展现状;其次从宏观审视和微观分析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学者对邮轮旅游业的研究成果;最后针对中国邮轮产业的问题,从产业集聚视角、利益相关者视角和消费者视角提出了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构成、影响因素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行动资源与保障机制两个视角构建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逻辑框架,并对要素结构变动、制度环境及二者交互作用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基于效率、结构和环境3个维度构建并测算了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指标,运用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要素结构变动、制度环境分别是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行动资源、保障机制;(2)代表要素结构变动的资本劳动投入比对中、东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的正向作用显著,对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而景区禀赋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显著,对东部地区作用不显著;(3)制度环境对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总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中、东部地区作用显著,对西部地区的作用尚不显著;(4)制度环境能够调节要素结构变动的作用方向及程度,二者交互形成集成动力对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均产生正向作用。针对上述结论,文章从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要素结构升级、制度创新等视角提出了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玉玲  王萍 《旅游学刊》2014,(9):120-128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和灵魂。由于对青岛城市定位明确,历史上,国民政府在市政建设的同时,主观上对旅游方面给与额外重视,并加大建设旅游设施比重。这为1922~1937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旅游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客观环境和有利条件。伴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旅游景观和旅游相关条件日益成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使青岛旅游繁荣,达到1949年前的最高峰。文章涉及社会学、旅游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引用很多青岛档案馆收藏但未出版的档案资料,检视1922~1937年青岛城市建设与旅游现代化之关系,梳理青岛旅游业演变历程,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对于推动当今青岛旅游业、乃至全国滨海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