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国际关系学界 ,肯尼思·沃尔兹 (KennethWaltz)大概是对“理论”最苛刻的人。他常说 ,理论就是理论 ,无论自然科学理论还是社会科学理论 ,都必须符合某些标准 ,即科学哲学。除此之外的东西只能是解释、哲学、历史等。例如对于英国学派 ,沃尔兹说他非常尊敬布尔 (HedleyBull)和怀特 (MartinWight) ,但认为他们的理论并不是科学哲学所承认的理论。对于与现实主义争论的自由制度主义 ,他认为也不是理论 ,因为基欧汉 (RobertKeohane)曾说他的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结构现实主义。沃尔兹断言 ,在自由制度主义中 ,结构现实主义是惟一的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在二者发展过程中却渐行渐远,这是由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实主义的"利益"、"权力"观与国际法的"权威"、"服从"理念无法调和,导致国际法受到冷落和排斥。但近年现实主义的全新发展形式"共生现实主义"的出现,开启了现实主义包容国际法的大门,其所主张的"双重本体论"、"多元化的行为体及治理结构"以及以共生关系为基础的"国家偏好"取向,是对国际法的全面接纳,体现了现实主义国际法观的重大转变,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的全面互动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3.
作为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在二者发展过程中却渐行渐远,这是由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实主义的"利益"、"权力"观与国际法的"权威"、"服从"理念无法调和,导致国际法受到冷落和排斥。但近年现实主义的全新发展形式"共生现实主义"的出现,开启了现实主义包容国际法的大门,其所主张的"双重本体论"、"多元化的行为体及治理结构"以及以共生关系为基础的"国家偏好"取向,是对国际法的全面接纳,体现了现实主义国际法观的重大转变,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的全面互动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4.
肯尼思·华尔兹出类拔萃的理论品性以及结构现实主义的创造性,成功启发了过去三十多年间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方向,使其能够长久地处于学术论争的中心。作者通过对华尔兹理论品性的解读,揭示了理论品性与理论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由于华尔兹坚持理论研究的纯粹性和严谨性,并且对理论的解释范围和能力做出了几近严苛的限定,才使得以简约、精致和严密为特点的结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构建成为可能。当前,国际关系理论创造陷入沉寂期,而国际政治现实的发展对于理论创新仍有强烈需求。由于理论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理论创新的广度与深度,深入剖析华尔兹的理论品性与理论创新之路对于认清当下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陷入困境的原因与症结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尽管结构现实主义始终饱受质疑与批评,但华尔兹的学术成果、学术理念和学术精神将始终启发后来者为实现理论创新而努力,这是他留给国际关系学界的持久学术遗产。  相似文献   

5.
评卡洛斯·埃斯库德的外围现实主义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与第三世界的相关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一些学者站在第三世界角度对主流理论提出质疑和批判。作者介绍外围现实主义产生的现实基础、理论基础,特别是该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批判及主要主张,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外围现实主义给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从依附理论到外围现实主义的转变折射出冷战后国际体系的重大变化对第三世界和南北关系带来的冲击,向国际关系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与第三世界的相关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一些学者站在第三世界角度对主流理论提出质疑和批判。作者介绍外围现实主义产生的现实基础、理论基础,特别是该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批判及主要主张,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外围现实主义给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从依附理论到外围现实主义的转变折射出冷战后国际体系的重大变化对第三世界和南北关系带来的冲击,向国际关系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亨利·基辛格不仅是20世纪国际社会公认的杰出外交家,他也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大师,更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大师,他推崇传统的均势理论和国家利益论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国外研究侧重于对基辛格军事理论的阐释,分析与评价,国内研究除了关注基辛格均势外交思想外还对他现实主义思想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与保守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流派 ,阐明的是国际政治的基本性质以及国家间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变化规律 ;保守主义则是一种政治思潮或理念 ,它反映了保守主义者对世界和人类事务的系统看法和政治倾向。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保守主义的对外政策主张在人性本恶这一逻辑起点上存在交叉 ,都相信权力政治理论 ,都为美国霸权进行辩护。但二者在世界观和历史观、理论的构建、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博弈论与国际关系研究:历程、成就与限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数学和经济学领域借鉴而来的博弈论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开始使用并迅速发展。借助博弈论,现实主义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大国冲突与对抗问题、自由主义者在80年代对国家合作问题分别进行了有力的战略分析和理论演绎。作为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弈论为促进国际关系学科的科学化进程和构建统一的学科范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中的博弈论也存在很大的限度,需要学界进一步研究加以充实。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拉美国际关系区域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拉美学者以本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 ,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和理论观点 ,其根本目的是探寻拉美作为外围国家的出路。拉美国际关系研究有三个独特的主题 :自主、发展及与美国关系。 2 0世纪 6 0年代在拉美曾出现了依附理论 ,作为当时拉美主流思想意识 ,依附理论对拉美国际关系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80年代后 ,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取代了依附理论 ,其中以阿根廷学者卡洛斯·埃斯库德的外围现实主义最为典型。但在新的形势下 ,拉美国际关系研究中围绕外围出路的探讨远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1.
审视我国现有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呼吁理性评刊系统。通过梳理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研究环境;介绍国际情报学界兴起的几个成熟的学术派别,挖掘传媒理论对期刊评价的影响,分析我国现行期刊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科技期刊受国际评刊体系影响,当前以“影响因子”为主导的各种期刊评价体系,用期刊的外部指标作为衡量的参数,已经垄断了我国的评刊市场的垄断评刊方法。认为学术期刊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旅游、导购等市场性期刊,其价值在于其长远的根本性作用,服务于创新技术科学的发明,因此不应用近视的市场眼光来看待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长期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全面实践的总结和回答,是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13.
李清沛 《科技和产业》2021,21(12):166-173
数字贸易是目前各国抢抓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对金砖国家数字贸易进行科学系统研究,以“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国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金砖各国中,中国在数字贸易的发展方面具有绝对量的优势,但内部各要素发展结构不均衡。因此,中国依旧需要采用多方面举措提升数字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金砖国家经济贸易各方面合作更加多元、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如何运用科学高效的战略管理办法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科学竞争战略的制定有助于我国石油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实力,规避自身劣势,从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赢得市场先机。博弈论与经济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在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中主要处理竞争与合作的问题,它是通过详细分析各方面信息对决策主体的作用和平衡双方关系而进行研究的一种对策理论。将博弈论引入我国石油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不仅切实结合了我国石油企业的本质特征,更能充分考虑竞争双:手或者多方的对抗作用,让竞争战略具有更强的动态特性,更有利于加强我国石油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角度,探索两岸发展科技合作的前景及其存在问题。论文提出,当前两岸共同面对的竞争环境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世界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和跨国公司作用增强。技术创新导致的效益增加成为突出的世界经济特征。两岸只有按照各自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来确定发展战略,增强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在那些没有偏离比较优势的产业间增强合作———如传统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部门间进行科技合作,应该成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经聚焦于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活跃,技术转移活动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环节。针对技术转移如何建立营利机制的问题,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众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案例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通过研究国际技术转移路径以及当今典型特点,凝练出以营利为目标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运营的新特征,提出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建议,进一步促进国际间技术转移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形成的理论逻辑起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全球化时代的理性选择。博弈论及国际合作理论是互利共赢战略的重要理论分析工具和实施依据。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外开放领域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8.
汤蓓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3):44-61,156,157
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国际卫生条例(2005)》提出了“国际关注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一概念,并授予世界卫生组织推进国际合作的新职权。具体而言,世卫组织扮演着提供政策建议、指导国际合作的规范性角色以及开展实地应对的行动性角色。从运作实践来看,世卫组织长期形成的技术专长以及政策建议的科学性是其扮演规范性角色的基础,科学认知的发展和应对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提升世卫组织在协调国际集体行动方面的权威性。与此同时,在应对卫生危机的过程中,国际社会对世卫组织的期待进一步提升,要求它提供更多实际的卫生服务。世卫组织行动性角色经由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了扩展,在协调研究、实地运作、资金调拨等领域的能力确实得到了提升。但是,资源短缺和作为专门性组织的职权局限依然是影响其治理行动有效性的重要障碍。在应对跨国传染性疾病的问题上,国家的支持、合作决心以及对公共卫生体系的长期投入才是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机制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程宝栋  田园  龙叶 《科技和产业》2010,10(2):1-4,34
首先回顾与评价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并得出了竞争优势理论具有长期适用性的结论;紧接着,在经典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理论基础上,通过联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导出了一个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框架模型;模型的得出可以为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20.
段志蓉  谢真臻 《特区经济》2006,213(10):89-92
软件行业是高科技行业国际化中的重要组成,也是网络关系理论构建中和分析“天生国际企业”时被考察最多的行业。中国软件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虽然是典型的后来者,但其在涉足国际业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却能给我们很长远的启示。本文试图从中国小型软件企业的外包业务入手,探讨网络关系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型软件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主动寻求网络关系并且能够从这种资源中获益,减少市场成本。该结果支持了两大主流理论,交易成本和资源基础理论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