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新税收征管模式的特点、内涵新《征管法》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税收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税方略在税收征收管理中的具体落实。在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协调纳税关系,推进税收征管的法制化、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征管法》 贯彻了“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精神,强化了税务机关的执法和措施,加大了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体现了保护纳税人权益、规范税务机关行政行为、加强执法监督的立法思想。与原《征管法》相比,新《征管法》在多…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财会》1994,(8):33-34
法律责任40、什么是法律责任?哪些事项属于税收违法行为?法律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遵守,如果违反,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对违反税收法律和法规,逃避履行纳税义务和税务监督的行为,如纳税人欠税、漏税、偷税、抗税等,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不履行代征代扣代缴义务,或纳税人不按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以及违反发票管理规定等等,都属于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要区别不同情况,依法进行处理。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能够有效地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维护国家权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税收征管法"法律责任"一章,设置了二十条规定,约占全法六十二条的三分之一,对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加大了制裁措施的力度,对保证国家税收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新<保险法>增加了不可抗辩条款,更强调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不可抗辩条款,是指人身保险合同生效满一定时期(一般是两年)后,就成为不可争辩的文件,保险人不能再以投保人在投保时违反最大诚信原则,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解除保险合同或拒绝承担保险责任.此条款有利于平衡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评估》2007,(11):4-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 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方便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规范自行纳税申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新制度在框架和条款方面的修订 从总体框架方面,原《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共13章54条,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变为14章76条,章量上增加了1章,条款增加了22条.章节内容方面,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基本保持了原制度的结构体系,但作了适度的调整变化.主要增加了"成本费用管理"这一章;将原来支出管理部分的费用归集分摊、经济核算等内容调到了"成本费用管理"部分;将原第五章"结余及其分配"名称改为"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6.
2002年9月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新《实施细则》),经国务院第362号令颁布,并于2002年10月15日起实施。这是200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新《征管法》)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法制建设上又一重要里程碑。在新《征管法》的基础上,新《实施细则》对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作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融入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中,除对新《征管法》作出原则规定的条文予以进一步具体、明确外…  相似文献   

7.
《财会通讯》2006,(12):I005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方便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规范自行纳税申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共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王庆 《乡镇企业科技》2010,(30):235-236
我国的新《保险法》增加了不可抗辩条款,更强调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不可抗辩条款,是指人身保险合同生效满一定时期(一般是两年)后,就成为不可争辩的文件,保险人不能再以投保人在投保时违反最大诚信原则,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解除保险合同或拒绝承担保险责任。此条款有利于平衡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一、形式上看公司法对职工权益问题的规定 公司法对职工权益的规定似乎有一些困惑,筇一条规定: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由该规定可知,公司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没有保护职工权益的义务.但公司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等10条都或多或少的对职工权益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在保护纳税人权益和规范税务机关行为方面做了大量的规定,并将纳税服务由职业道德范畴提升到行政行为规范。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纳税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税务机关都已将纳税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优化纳税服务,促进纳税人依法、自觉、主动纳税,切实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本文就当前税收工作的实际,针对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提出了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财会》1994,(3):25-27
一、概述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国家税收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税收征管法是在1992年9月4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杨尚昆以60号令公布,自1993年1月1日起实行。国务院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于1993年8月4日发布了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相似文献   

12.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申...  相似文献   

13.
郑智敏 《乡镇论坛》2014,(22):21-21
为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更好地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村庄建设,今年4月,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顿庄村对原来的《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废除了部分对妇女不合理的条款,新增加了11条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内容,体现了对女性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4.
原<保险法>中的"责任免除条款"修改为"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之后,保险人的说明范围大大扩展,包括不负赔付责任的条款、限制责任条款和涉及特定责任的条款.新<保险法>对说明义务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彰显了立法者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决心,也能够确保保险消费者获得实在利益,对保险人而言,更加严格的要求迫使保险人改进说明义务的履行,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山东劳动保障》2011,(9):53-5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是指以纸质材料和电子数据等载体记录的反映参保人员及其用人单位履行社会保险义务、享受社会保险权益状况的信息,包括下列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由于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使我国税收立法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视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纳税人的权利的情况,这既不利于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因此,通过明确纳税人的宪法性权利、 制定税收基本法、 扩大纳税人权利的范围、 提高税务行政赔偿的标准、 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加强税务公开机制建设等举措来完善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财会通讯》2006,(2):I0010-I0012
第一条 为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扣缴义务人的代扣代缴行为,维护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与原审计法相比,新修订《审计法》的条款内容有所增加,由之前的 54 条增加到了 60 条,条款内容主要变化表现在党的领导、队伍建设、审计职权、审计工作方式、结果运用等七个层面,同时对内部审计相关条款进行了补充与修订,这对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法律指导意义,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明确新审计法的相关法律条款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9.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产品质量的监督第三章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一节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二节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四章损害赔偿第五章罚则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明确产品质量责任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制定本法。第二条在…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第三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