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国对“归零法”在反倾销调查中的使用存在很大争议.WTO争端解决机构对于归零法则在具体个案中适用的合法性和归零法则本身合法性都作出了否定的裁决.不少WTO成员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主张改革《反倾销协定》,使之明确和全面禁止“归零法”,但以美国为首的部分成员却表示坚决反对.我国应该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采取积极措施,争取减少美国归零法则适用对我国出口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媛娜  韩玮 《时代经贸》2012,(8):100-100,103
各国对“归零法”在反倾销调查中的使用存在很大争议。啪争端解决机构对于归零法则在具体个案中适用的合法性和归零法则本身合法性都作出了否定的裁决。不少WTO成员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主张改革《反倾销协定》,使之明确和全面禁止“归零法”,但以美国为首的部分成员却表示坚决反对。我国应该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采取积极措施,争取减少美国归零法则适用对我国出口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归零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实践中禁止了GATT时期允许反倾销"归零"的做法,但由于国际反倾销协议缺乏对"归零"问题的明文规定,再加之以WTO争端解决机构的报告仅对个案有效,反倾销"归零"事实上处于屡禁不止的状况,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救济权被滥用的背景下,作为遭受反倾销之害甚为严重的中国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以最大化保护我国的外贸利益.  相似文献   

4.
张遥 《经贸实践》2012,(7):56-56
现如今,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中国出口企业屡屡遭受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去年4月19日,美国商务部公告对中国生产的钢制车轮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今年3月份,美国商务部做出最终裁定,认为中国钢制车轮在美国的倾销幅度从44.96%到193.54%不等,并接受了一定额度的补贴。按照美方的“双反”调查程序,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需要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都做出肯定性的裁决才可以执行,如果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否决性的裁决,即便美国商务部认定存在倾销或补贴行为,最终仍然无权对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所以,只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还未做出终裁,中国就还有机会胜诉。  相似文献   

5.
李君 《经济咨询》2005,(5):15-17
相对其它贸易措施,反倾销调查,反倾销税的征收只针对特定产品来源地,而且税率也会因倾销幅度的差异而高低不同,这显然是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非歧视原则相排斥的。但是,不仅WTO允许它存在,而且被各国频繁使用。正是由于反倾销措施的特殊性,对它的效果也需要用发展的限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6.
《时代经贸》2005,(11):15-15
10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各国反倾销半年报。就全球而言.2005年上半年的反倾销调查和最终裁定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共有15个WTO成员发起了96起反倾销调查,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起:12个WTO成员做出了53起反倾销最终裁决,比去年减少了5起。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反倾销越来越重视,调查和最终裁决的数量已经超过总数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余志军 《经济师》2002,(12):81-82
倾销与反倾销问题是国际贸易中贸易国之间非常敏感的问题 ,如何准确确定倾销幅度是反倾销调查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论述了确定倾销幅度的三种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已有的文献并未揭示为何不同产业对于反倾销申诉的参与选择及其裁决结果的广泛差异。本文从经济规则属性、结构属性、政治属性三方面分析了产业对于反倾销参与的自我选择效应,并引入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控制这种内生性。二阶段经验分析验证了自我选择效应对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发现产业在申诉阶段的自我选择导致了在裁决阶段其收益预期的自我实现,导致反倾销成为少数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反复运用的长期战略工具。  相似文献   

9.
欧盟对华反倾销不公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晓霞 《经济问题》2004,(10):68-70
从欧盟对华市场经济的认定、使用替代国的制度和实践方面以及反倾销的调查和程序方面论述了欧盟对华的不公平待遇.由于中方企业对对方的法律与实践缺乏了解,导致其在反倾销应诉中频频失利.欧盟因此将许多中国企业及产品排除出其区域市场.通过对欧盟反倾销中消极因素的研究,相关企业可以及早准备,知己知彼,在反倾销应诉中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同时可以利用WTO等争端解决机制应对其中不合理的因素,争取更为合理的经济秩序和捍卫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尝试对WTO成立以来发达经济体对我国的反倾销情况分析 ,尝试建立反倾销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 ,使用贡献分析法进行预警指标的定量筛选 ,提高了指标选择的可信度 ;使用多元线性回归 ,建立自回归模型。测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周灏 《当代财经》2011,(12):102-109
以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美国对华反倾销已有终裁结果的88起案件为研究样本,采用非时间序列,实证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有:涉案商品在美国进口份额、涉案商品的主要输美国家出口价格变动率、非市场经济地位。前两个因素对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产生影响,这说明涉案产品的微观因素对于最终反倾销措施的裁决是至关重要的;第三个因素则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对于败诉方是否执行了裁决,争议双方往往会出现分歧。WTO对此创设了裁决执行异议的复审程序,召回原专家组"二次开庭",对分歧做出裁定。WTO成立14年来,WTO成员通过协商解决及复审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解释,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为进一步完善争端解决机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对于败诉方是否执行了裁决,争议双方往往会出现分歧。WTO对此创设了裁决执行异议的复审程序,召回原专家组"二次开庭",对分歧做出裁定。WTO成立14年来,WTO成员通过协商解决及复审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解释,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为进一步完善争端解决机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蒋燕 《经济师》2006,(9):45-46
印度已成为对华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从总量看,中国是印度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目标国;从年度看,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呈波动式前进态势;从裁决结果看,印度对华反倾销案终裁基本上都维持了初裁的反倾销事实的裁定;从趋势看,印度将继续是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化工产品仍是被调查的主要产品。印度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正常价格”的衡量上以替代国为准,这需要引起中国企业的注意。中国企业应对印度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策有:通过FDI规避反倾销诉讼;合理利用价格承诺;新出口商积极提出NSR;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掌握必要的上诉程序;警惕倾销引诱。  相似文献   

15.
反倾销法律制度中,采取反倾销措施的首要条件就是倾销存在,判定倾销存在要涉及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出口价格和倾销幅度。印度如今在国际贸易中频频采取反倾销措施,目前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在此背景下,研究印度反倾销法中关于倾销确定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反倾销会计规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兰香 《经济论坛》2009,(15):118-120
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倾销是在既定法律程序下的会计纠纷。研究反倾销的会计规避问题,对我国出口企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考察我国目前面临的反倾销指控,分析反倾销会计规避的功能以及当前出口企业会计部门规避反倾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徐莉 《时代经贸》2006,(8S):46-47
2006年4月27日,印度商务部反倾销与联合税司根据对从中国进口的丝绸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做了同初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丝绸存在倾销,并对印度相应的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因此决定根据倾销幅度征收从57%到108%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的关锐。  相似文献   

18.
欧盟“非市场经济”反倾销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欧盟虽未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却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1·“替代国”条款使中国出口产品遭到歧视性反倾销限制并由于反倾销回应效应带来连锁反应。2·“单一税制”条款给中国应诉企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和负担。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中,中国所有出口商相同产品的全部出口交易在调查期内是作整体考虑的,并统一计算一种单一反倾销幅度,即“单一税制”。反倾销税一旦确定,即使某一个出口企业没有倾销或倾销幅度较小,也必须与倾销幅度高的出口商承担同样的反倾销税,这对于那些没有倾销或倾销幅度较小的企业是不合理的,并给中国…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制度的存在将企业行为分割为两个阶段——企业在第一阶段竞争,反倾销当局在第二阶段做出裁决,这就改变了企业的竞争特征,企业通过第一阶段的产出来影响第二阶段的反倾销的裁决结果,产生有利于自己的贸易环境。文章建立了两阶段古诺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反倾销法下企业的策略行为。  相似文献   

20.
通报执行裁决的意向是WTO裁决执行程序中的第一个环节。按照WTO的规定,有关成员必须在争端解决机构通过裁决的30天内通报其执行裁决的意向。该项义务在法律上检验了成员执行WTO裁决的立场和态度,在程序上则承上启下,实现从诉讼裁决阶段向裁决执行阶段的转换,启动整个裁决执行机制。实践表明,成员在通报裁决意向问题上的态度十分关键,不仅为所有其他成员所关注,对执行方自身也包含着一定的政治影响和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