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不良资产处置机制 构建国企不良资产退出通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及问题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做强做大,伴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积累了巨额的不良资产。据不完全统计,仅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作为出资人管理的企业进行清产核资,181家企业申报处理的各类资产损失就达3177.8亿元,占9.2  相似文献   

2.
观点     
《中国总会计师》2005,(10):14-14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出资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企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活动,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清理和财产清查,认定了各项资产损溢。这有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但是,从历年先后五次对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结果来看,每次都清查出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造成了企业绩效评价的不客观,使企业改组、改制工作受阻,这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突出问题。降低不良资产比率、防止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中央企业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但是目前对于不良资产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不良资产方面,而对一般国有工业企业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研究较少。本文拟以一般国有工业企业为对象来探讨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合产生了民营企业,出资人也就是经营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资人与经营者开始分离,出资人聘用职业经理人员经营企业,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开始分离。但由此也就产生了企业内部的新的矛盾,即出资人与经理人之间的矛盾。有人形容“相互戒备,同床异梦,不断博弈,信用脆弱。”这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现实的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研究。清华大学魏杰、赵俊超在此之前已对经理人的问题作了分析,本期重点分析了出资人的问题,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出资人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吉 《财会通讯》2001,(2):19-21
出资人投资建立企业的目的是要使资本增值,即使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出资人将企业委托经营者经营,以期通过经营者的经营和管理实现企业的目的。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能出现所有者(出资人)与经营目标的不一致,因此,出资人对企业财务的管理才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债务员担过重问题,一直困扰并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同时债务到期不能归还。正因此,银行相应的资金也不能正常运转,呆账坏账不断增加,其资产质量状况不断恶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借鉴了国外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方法,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初步制定了不良资产处置办法。债转股就是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之一。 一、债转股简介 债转股简单讲就是将债权转为股权。债转股这一作法比较具有中国特色,它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其拥有的对债务人的全部或部分债权转为对债务人或第三方的股权处置方式。债转股分为政策性债转股和商业性债转股。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政策性债转股,即不良资产不打折扣前提下,资产管理公司、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原债务人、出资人相互配合,经评估确认后,将债务  相似文献   

7.
近期以来,广西国有企业出现不良资产增长,不良资产率上升、不良资产处置的效果不佳等一些问题,给广西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阻碍。本课题组受广西国资委的委托,承担了《深化广西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过实际调研广西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情况,主要发现了以下问题:第一,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存量较大,增速较快;第二,不良资产存在隐蔽性;第三,处置流程长,审批环节多,费用高;第四,不良资产中的债权评估无法为资产处置提供可靠的定价依据,而且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结果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可能会阻碍不良资产处置。因此,围绕上述问题,经研究论证,文章认为可以在强化企业自律管理、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赋予企业处置不良资产更多的权利,有利于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和降低存在减值风险的资产走向事实损失的概率。其次,作为处置资产时定价依据的评估报告,因目前尚无成熟的不良债权评估理论,且评估报告本身也需依靠法律发现不良债权的真实情况等因素,因此,可以赋予律师对不良债权处置过程中影响定价的法律问题发表意见,同时企业也可以对不良债权的可回收价值进行内部评测。  相似文献   

8.
一、“出资人财务”的概念界定及其重要性 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建立出资人制度。通过出资人制度,明确财政部门作为政府出资人在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企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行为。出资人制度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出资人财务,出资人财务体现所有者意志,维护所有者的出资权益需要,是所有者进行核算的财务工具。  相似文献   

9.
院文章分析了各项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研究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益,分析了不良资产处置对上市银行监管、经营及盈利能力有关指标的影响,实证研究了不良资产各项指标对上市银行价值影响,对中外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进行比较,提出了有关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良资产的界定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们在资产审计中发现,许多企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良资产,诸如呆滞的应收款、淘汰的固定资产、有问题的投资等等,它对企业资金正常运转和效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压缩不良资产占企业资产中的比例,促进企业资金良性循环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都非常重要。以下就不良资产的界定及控制,结合自己在审计工作中的实践作一探讨。一、不良资产的界定不良资产与企业亏空、损失只有一步之遥,与良性资产的界线也较为模糊。如果没有一个便于操作、量化的标准,那么它的界定就会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那么怎样做好不良资产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赵宇飞 《中外企业家》2012,(17):104-105
电力集体企业抓住我国电力建设迅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做好电力施工、电力设计及电气制造业的同时,积极涉足非电行业,努力拓展内外部市场,自身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在企业的超常发展过程中,部分电力集体企业累积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导致企业整体资产质量降低和财务状况失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并将影响下一步厂办大集体改革。鉴于此,结合阜阳三环电力工程总公司不良资产的管理情况,就不良资产的内容和主要种类、计量与披露、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与处置办法,以及如何防范不良资产的发生,确保企业资产完整与优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等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促进电力集体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徐晋  张祥建 《企业活力》2003,(12):52-53
<正>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出资人(股东)和企业家(经营层)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出资人提供的是物质资本,企业家提供的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结合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升,因此企业可以看作一种出资人和企业家合作的契约。与物质资本相似,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在企业的价值创造和风险承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理应获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由于施工企业都存在大量不良资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不良资产的认定入手,分析了不良资产的成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不良资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彭雨春 《活力》2009,(11):46-46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国有企业累积了数量庞大的不良资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在运用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理论分析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不良资产处置的原则,综合考虑以物抵债、资产股权化等通常的资产处置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现有财务报告不足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重大事项管理信息、资产管理信息、内部分配信息、经营业绩考核信息为主要内容的面向出资人的专项报告,以解出资人与被出资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出资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阐述目前企业不良资产的现状,分析了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提出了防范和管理不良资产的对策:必须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全方位的监管机制和科学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17.
浅谈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国有企业累积了数量庞大的不良资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在运用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理论分析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不良资产处置的原则,综合考虑以物抵债、资产股权化等通常的资产处置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瑜 《会计之友》2009,(7):22-22
现阶段由于施工企业都存在大量不良资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不良资产的认定入手,分析了不良资产的成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不良资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累积了数量庞大的不良资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在运用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理论分析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不良资产处置的原则,综合考虑以物抵债、资产股权化等通常的资产处置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综观我国当前许多地方在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模式的具体应用上,可谓多种多样,不少地方也在反复斟酌何种模式更能扬长避短。本文将目前存在的监管模式大致归纳为四种形式,即通过出资人对所出资企业组建或强化董事会的建设与运行、通过出资人外部派驻监事会、通过出资人委派财务总监,以及完全在公司法框架下全面重申和强化”三会”模式。本文根据出资人监管模式在监管独立性、监管效力性、监管持续性以及监管节约性四个方面的系统性特征,利用专门解决定性与定量交织问题的层次分析法,对决策行为的优化进行模拟量化比较,从而为理性优选出资人监管模式创建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