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保险已是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重要的理财和保障措施之一。我国保险市场巨大消费潜力已经吸引众多国内外的保险公司的关注,那么,全面了解和把握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五年中国城市保险市场的消费需求规模、特征,已成为政府、研究机构、中外保险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从2001年元月开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与中国保险学会共同组织了包括大专院校和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等有关部门参与实施的“中国50城市保险市场调研”课题研究。为此,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参加调  相似文献   

2.
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保险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文章认为,政府与市场的保险成本分配问题是农业保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农业保险市场的博弈模型,然后对政府成本为零和政府成本为正的农业保险市场进行博弈分析,合理地解释了农业保险市场的保险成本分配问题,并给出了一组保险成本分配解。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跨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然而针对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的分析,目前的研究还相对空白.本文借鉴国外对跨国保险的理论研究,以邓宁的国际折衷理论为基础,从保险需求量、保险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制造业FDI、双边贸易总额、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七个方面分析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然后运用中国15个较早对外开放保险市场城市的200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保险市场规模等五个因素对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政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业保险遇到诸多问题,如我国农村保险事业存在以下问题: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民对自身保障的潜在旺盛需求相比,目前的农村保险市场呈现出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与城市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相比,农村保险市场显现出巨大的不对称性;与发达国家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进程相比,我国农村保险事业还属于幼稚产业。农业保险遇到诸多问题。各国政府及学术界都在不断探寻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本文将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试图探讨我国农业保险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保险界,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尽快走进中国保险市场.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资保险公司都深深知道,要想拿到进人中国的保险营业执照,太难.超过200家外资保险公司的首席代表驻扎在中国的几个城市里,抱着打一场持久战的思路,苦苦等待着中国政府的一纸红头批文.一些国家的政府甚至把外资保险的进入中国事项摆在了谈判桌上.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逐步放开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国际上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运营的经验,认为当前短期险市场放开之后仍需要政府发挥弥补市场失灵作用。政策性保险公司和商业性保险公司可以合作共赢,共同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建设。  相似文献   

7.
入世三年再为保险主体支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政府承诺,入世三年后,保险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险业是入世后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但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这严峻的挑战更是机遇。各保险主体应当更加珍惜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大好成果,加快保险市场体系建设,迎接保险市场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8.
陈伟  张学辉 《现代商业》2002,(11):52-54
几年前的保险市场上只有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个主体,双方面对面地进行保险商品买卖.由于双方在利益上先天存有矛盾,后天信息交流又严重不对称,长期以来投保人一方明显处于弱势.而国外保险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健全、成熟、完整的保险市场主体应由保险人、投保人和保险中介人三方构成,保险中介人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及兼业代理机构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保险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保险市场对中介机构的需求愈来旺盛,可以说:保险中介机构是我国市场经济和保险业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三者在保险市场中各有不同的地位,都将是我国保险市场不可缺少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按消费心理行为细分保险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消费心理行为细分保险市场贺峻峰(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人们会发现,在人口因素和其它因素大体相同的不同消费者当中,对于保险的态度的差异、可能导致保险需求的不同。这就是消费心理行为的区别。按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行为细分保险市场,包括社会阶层、生活方式、购买时...  相似文献   

10.
过高的保险贸易壁垒是对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一大阻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为适当的降低保险贸易壁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定性总结中国现有的保险贸易壁垒以及定量化分析显示,与国外相比,我国保险业发展落后。贸易壁垒的设置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产生极大地影响。我国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四种保险服务贸易方式存在市场准入方面及国民待遇方面的限制。在自贸区范围内进一步放开保险经纪、寿险、非寿险的跨境交付业务,设立外资专业养老金公司试点,取消寿险公司的股权限制将有效地提高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11.
关伟  王琳 《中国物价》2013,(1):84-87
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风险,保险是现代社会中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保险消费者、保险机构和保险监管机构共同构建了保险市场。保险消费者是保险业发展的源动力,如果在一国保险市场中,保险机构的发展过程忽视甚至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则会对保险市场的长远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本文梳理保险消费者保护问题的由来和发展,从监管层面对解决我国保险消费者保护问题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任智 《消费经济》2011,(4):81-84
消费者理性消费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条件,但是目前保险市场中出现了一些拒绝保险、盲目从众购买、将保险产品当投资产品买等非理性消费行为。本文从保险消费的主体与客体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培育科学消费观、保障消费者知悉权、加快保险产品创新与改良、净化保险消费环境、提升保险消费服务水平等对策,以促进保险市场的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3.
保险消费指导师的出现是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保险消费指导师要掌握良好的保险知识和技能以应对保险消费指导工作,保险消费指导师通过开展保险消费意识教育、开展保险市场调查、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开展工作,促进保险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是提高我国农业抗风险能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是解决当前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困境,提高政府补贴资金使用效率.扩大农险公司承保范围,增强农业保障能力的关键措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实际出发,发挥中央政府的引导作用,制订符合地方实际的农业再保险政策,增强农业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险经纪人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经纪人是保险市场重要的主体,对完善保险市场结构,提高保险业的经营效益,适应和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保险业的高速发展,保险经纪制度已初步确立.加入WTO以来,特别是经过金融危机后,保险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专业保险经纪人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我国专业保险经纪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愿能促进中国专业保险经纪人的成长,从而给中国保险提供发展的助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巨灾保险市场的参与方,政府、保险公司、消费者三方的决策都会影响到巨灾保险市场上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本文以巨灾保险中的农业巨灾保险为例,运用博弈分析模型对农业巨灾保险运行过程中的各参与方行为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对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的合理化建议,相关建议对于建立健全巨灾保险市场也起到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网络保险备受人们关注,我国的网络保险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无论是网络保险的知名度还是其保费收入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我国发展网络保险,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网民数量及网上消费也日渐增多,但同时,国外保险巨头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必然对国内保险企业追成冲击。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网络保险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发展国内网络保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保险界,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尽快走进中国保险市场。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外资保险公司都深深知道,要想拿到进入中国的保险营业执照,太难。超过200家外资保险公司的首席代表驻扎在中国的几个城市里,抱着打一场持久战的思路,苦苦等待着中国政府的一纸红头批文。一些国家的政府甚至把外资保险的进入中国事项摆在了谈判桌上。但就在通向中国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忽然看见了几个异样的身影。瑞士人寿保险和养老金公司在北京和广州的两家代表处相继悄然关门,  相似文献   

19.
李军山 《商业研究》2004,(2):152-153
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保险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保险市场竞争主体和竞争规则日益国际化 ;保险、证券、银行混业经营趋势加强。结合中国保险监管的长期总体目标和现实阶段性目标 ,认真分析研究中国保险监管环境的变化 ,探索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险监管模式及积极开展国际保险监管研究与合作 ,是促进中国保险业稳健发展之良策  相似文献   

20.
一天 《广告大观》2004,(8):48-50
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持续处于快速增长的上升时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保险市场。保险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家庭重要的理财和保障措施之一,巨大的消费潜力已经吸引众多国外的保险公司的关注,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一批优秀的国外保险机构纷纷在华建立自己的“营寨”。与国内保险公司相比,这些“洋公司”将以什么来获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