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途径.从我国情况看,根据现有法规,除证券承销与经纪等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外,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可以从事或以财务顾问的形式参与其他投资银行业务。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景看.今后一段时期内商业银行应重点发展的投资银行业务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投资银行业务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经济发展而推出的一种新兴业务,主要是指除了传统银行业务以外,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证券、基金、债券等业务。从发达国家银行业发展趋势看,投资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的融合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国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两种主要业务模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可供借鉴的发展思路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左明玉 《时代金融》2014,(8Z):102-102
<正>一、投资银行介绍投资银行学的定义:提到银行,我们想到了的是最早在华尔街进行票据买卖的个体,想到罗斯柴尔德家族。提到投资银行,首先是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如高盛、美林、摩根等国际投资银行,也包括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轰然倒下的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在传统意义上理解为以证券承销和证券经纪为基本业务的机构。在金融产业高度发展的今天,现代投资银行业涵盖了企业并购业务,资产管理业务,项目融资业务,风险资本投资业务,咨询业务和金融创新业务等。投资银  相似文献   

5.
从业务角度看,在金融危机进程中,美国投资银行的经纪业务部门和投资银行业务部门都是盈利的,但是在衍生金融交易类业务方面出现了巨大的损失,这直接导致了美国投资银行危机的形成.投资银行对衍生金融交易的内部风险管理存在缺陷、监管机构对衍生金融交易的监管缺失、基础金融产品的市场走势发生不利变化构成了美国投资银行危机形成的完整机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综合化经营特征明显。投资银行的业务变迁主要受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监管理念的变化、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美国投资银行能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增强了投资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但是,业务变迁中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积累却成为危机爆发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改变以利差收入为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实现经营转型的趋势日渐明显。由于监管法规的约束,目前商业银行主要开展与信贷业务关系紧密的投资银行业务,例如政府与机构财务顾问业务、项目融资业务等。其投资银行业务依然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完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8.
面对银行业的全面开放.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稳步推进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实施,国内商业银行有必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以优化收益结构、完善服务功能及培育核心竞争力。近几年,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成立投资银行部门,国内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投资银行业务是智力密集型的业务,商业银行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和培养优秀的员工队伍,投行业务对现有商业银行业务及客户的依赖,也提高了传统业务人员对投资银行业务的战略价值,因此,商业银行为发展投行业务必须实施内部人力资源转型。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仍然以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当前宏观经济趋紧、银根紧缩、贷款收缩、存款增长趋缓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盈利成为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证券市场中,投资银行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投资银行可被视为连接发行人和投资者的桥梁,新证券的承销与发行是投资银行的主要职责,投资银行负责协调并帮助发行机构处理法律、会计、税收以及现金流分析方面的事务,扮演着经销商的角色,为证券定价,购买所发行的证券并将其出售给投资者。在完成经销商的职责之后,为了保证证券的流动性,投资银行又充当起“做市商”,在二级市场上积极地买卖证券。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起步晚,各项资质还不健全,还没有很多经验,现阶段开展投行业务可以设计发行和销售各类金融产品,从中赚取价差和手续费收入,与有关机构合作,创新业务模式等,进而不断推进投资银行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包括美国投资银行在内的世界投资银行业受到较大冲击,投资银行业务饱受批判,被认为是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对国内银行来说,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优化调整盈利结  相似文献   

11.
从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发生导致美国投资银行破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分析了华尔街金融风暴中几大投资银行破产的原因、教训及我国目前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并提出如何吸取经验教训,怎样健康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美国投资银行危机及其转型剖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的缺陷,找出2008年美国投资银行危机及其转型的深刻原因。分析结果显示,融资模式的缺陷、过度依赖高风险业务是美国投资银行危机的内因,而外部监管漏洞放任了投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是投资银行危机的重要外因。投资银行危机促使美国主要独立投资银行转型为全能银行经营模式,这是美国银行业发展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危机仅仅是投资银行转型的诱因,全能银行经营模式的相对优势是美国独立投资银行转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投资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介入资本市场进行综合化经营的突破口,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投资银行业务在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方面的重要性,大都组建投资银行部门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经过几年的探索,进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炜  张吉祥 《新金融》2010,(7):45-46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情况,指出投资银行业务促使客户需求向层次化、个性化转变,同时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对于市场发展方向的响应,文章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定位的前提下,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5.
投资银行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各国对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界定各不相同,主要业务一般包括证券的承销、发行、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投资银行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推动证券市场发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22~23日,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总结2006年工作成绩,表彰了2006年度全行投资银行业务“十佳”项目,深入分析了我行股改上市后投行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要紧紧围绕总行战略部署,以“收入上规模、产品成体系、项目创品牌、团队专业化、服务综合化”为主线,做好2007年各项工作。会议由投资银行部李勇总经理主持,李晓鹏副行长出席会议做了题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推动投行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各一级(直属)分行、苏州分行、广东分行营业部投行业务主管行长(总经理)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总行投资银行部负责同志及总行有关部室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及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适应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国内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监管趋势逐渐放松,在政策上商业泵石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可能。对商业银行来说,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对其具有重大意义,各家银行都把投行业务作为未来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优劣势和外部资源条件,建立有效的投行业务发展模式,制定正确的策略以抓住机会,发挥优势,弥补劣势,迅速拓展投资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行类业务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不得不对金融业的综合经营模式重新审视和对中国银行业尤其是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一味追求快速的金融自由化发展会使风险暴露无遗,但亦不能因噎废食.国内商业银行从事投行业务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稳健发展投资银行类业务,从而为整个银行业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型,为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实力、提高赢利水平和金融创新能力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刘蕾 《中国金融家》2008,(1):105-106
“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是大势所趋,投资银行业务是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这是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在2007年10月27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做出的预言。且不管预言能否实现,但不容质疑的一点是,在未来的商业银行发展中,投行业务发展的程度将直接决定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王澈  彭俊 《中国金融》2022,(1):81-82
<正>外资投资银行的国际化之路外资投资银行的国际化扩张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20世纪以来,多家投资银行相继通过并购、设立分公司等手段进入海外市场发展自己的优势业务。如今,高盛公司、摩根斯坦利等主要外资投资银行已经在本国基础上建立了遍布全球的完整的业务体系。总结各国投资银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以下五点共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