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描述了政策演变的基本轨迹.根据有关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型以及环境政策的历史发展过程,将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经济优先阶段(1978-1995年);协调兼顾阶段(1996-2005年);环境优先阶段(2006-至今).结合"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和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1978-1999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期(2000-2003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期(2003-至今).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将以往政策设计的缺陷概括为:全面性不足、协调性不够、可持续性不强.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境政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逐步趋向系统和完善。本文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入手,审视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阶段,总结环境政策基本取向的特点。并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提出我国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矫正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三个阶段简单描述了我国住房政策的变化及阶段性特征,并通过第三阶段的政策分析指出我国"福利性"、"保障性"、"政策性"租赁住房供应不足,国民购房需求过剩等市场发展现状。其次介绍和比较了美国和日本以保障对象、住房存量、市场参与度等为参数的不同政策选择,并借鉴其经验分析了我国现有政策选择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及存在问题。最后在阐述建立和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政策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实施的具体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阶段,由于我国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先天脆弱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加之人口过度增长、发展模式和某些政策不当,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我们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我国的生态与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本应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生态与环境问题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区域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关注环境问题.从整体来看,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启动更早,政策工具多样,值得发展中国家深入研究和借鉴.当前我国低碳经济正处于探索阶段,尚面临许多障碍与困难,为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启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年来,环保投融资大致经历了以工业污染治理为主的企业投融资阶段,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污染治理为主的投融资阶段和财政引导下的多元化投融资阶段三个阶段,投资总量、投资结构在三个阶段中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在工业污染物去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论文对40年来环保投融资政策和投资变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基于当前政策形势,对未来环保投融资的趋势进行预判,以期为未来环保投资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边境贸易政策是一国对边境贸易进行管理的依据,中国的边境贸易政策由两个层次的政策法规构成,规定了边境贸易管理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管理形式、优惠问题、管理部门及其职责等。根据边境贸易政策的性质和具体规定、对边境贸易的影响,中国边境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体现为四个阶段:政策逐步放宽阶段、步入正规化管理阶段、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调整规范阶段、与入世承诺和WTO规则一致的完善调整阶段。最后分析了中国边境贸易政策面临的挑战,旨在为促进我国边境贸易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主要经历了探索发展、加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我国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包括弥补了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财政收入、扩大了进出口贸易、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六个方面。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政策连续、稳步前进;以我为主、积极引导;量质并重、注重创新"32个字。我国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经济安全问题、环境和能源问题、不平等竞争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管理问题四个方面。我们可以主要从"维护政策的连续性、提倡政策的前瞻性、加强政策的引导性、突出政策的创新性"四个方面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政策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防范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资源型城市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资源型城市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资源型城市由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过度透支,导致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隐患的产生。对此,应从评价与监控、防范与预警、政策调控三个环节加强资源型城市生态管理,以维护生态安全,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源的稀缺性特征决定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必然是建立在资源的有效配置基础之上,如何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环境规制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虽然我国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环境规制作用环节不完备、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制约性,可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的市场激励机制、完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体制以及建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江苏省现行的主要环境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了江苏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将面临的环境形势和环境经济政策需求,提出了完善环境价格政策、加大环境财政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环境金融政策和农村环境经济政策的具体建议,以期为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其他地区的进一步探索和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齐绍洲  王薇 《环境经济研究》2020,(1):1-20,F0002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第三阶段改革成效显著,研究其关键改革政策对碳市场的影响,将为我国的碳市场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本文选取了第三阶段三项主要改革政策——配额总量递减、折量拍卖、市场稳定储备机制作为评估对象,以第三阶段欧盟碳配额期货价格的日度数据为被解释变量,三大改革政策为解释变量,采用时间序列协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各因素的影响作出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改革政策都与碳配额期货价格呈正向协整关系,通过改善市场供求失衡状况,有效推动了第三阶段碳价格的提高,对减排企业形成了长效的激励和约束,提高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运行效率。因此,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程中,要根据本国情况合理设置配额总量和配额分配方式,设置配额柔性调整机制,不断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碳价格的提高,保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政策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重点解决能源供应短缺和价格机制僵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重点解决政企不分、竞争机制不完善问题;进入2l世纪以来重点注重发挥需求侧政策作用,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深化市场化改革。上述三个阶段的能源政策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现行能源政策在准入管理、价格形成机制、政策协调性、管理统一性等方面的矛盾开始不断显现。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综合能源政策还面临着能源政策长期性与宏观经济政策短期性之间、政府积极干预与市场自发调节之间等一系列制度性矛盾。为破解这些制度性难题,实现能源安全、绿色和高效发展,我国能源政策必须实现能源供给与利用、能源监管、能源创新等方面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环境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进行环境管理分区,根据各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制订有针对性的环境管理政策,将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新区域主义、区域管治和适应性管理为环境管理分区提供了理论支撑,区域管治、跨行政区环境合作以及环境管理政策的适应性都对环境管理分区提出了要求。环境管理分区与环境功能分区间存在紧密地联系,主要表现在环境管理分区能够促进环境功能分区政策的有效落实与不同环境功能区间的协调管理推动环境功能区管理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并提高环境功能区管理政策的针对性。环境管理分区与环境功能分区间又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在分区目标、分区方法和分区结果的空间属性等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国经济转型阶段的研究,重点分析了绿色转型各个阶段的转型驱动因素与相关环保政策与措施。分析结果表明绿色科技的发展以及灵活的环境经济政策为美国的绿色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总结美国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实现绿色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的流转直接受到政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对农村土地流转持有不同的政策。改革开放前,受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采取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只强调土地保障功能的单一制立法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立法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强调土地保障功能的同时,开始遵循和利用市场规律来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从而实现了由单一制政策向双层制政策的转变。在城镇化进程中,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处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我国土地流转的新政策。坚持和完善新双层制政策,对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形势日益严峻,而环境管制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基于此现状,本文主要从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管制机构设置以及相关的管制政策三个方面来研究我国的环境管制现状,并从政府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环境管制存在的问题。我国需进一步完善环境管制的法律体系,相应调整管制机构体系,以限制地方政府对环境管制的不正当干预,从而保证环境管制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理论发展主要阶段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改变深化农村金融发展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者、政策决策者和政策实践者所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农村金融研究的三个阶段--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评析;总结国内外近期农村金融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基于相关理论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旨在促进学界对农村金融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已注册通过的65家科创板企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然后利用fsQCA方法探讨创新效率提升的前因条件组合。结果表明,我国科创板上市企业创新效率整体表现欠佳,城市创新创业环境中的政策环境、人才环境和金融支持正向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产业环境和金融中介市场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补贴和城市研发环境导致企业创新投入冗余增加,不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科创板上市企业创新效率实现路径由政策环境主导型和中介市场主导型构成,城市创新环境失衡、产业环境与金融支持缺失是造成部分企业创新效率相对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分析外部环境规制对科创板上市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基于组态视角解释企业提高创新效率的内在逻辑和路径,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科创企业创新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始于1992年,历经了三个阶段:(1)自发性探索阶段(1992~1998年)。总的说来,这个阶段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地方性、互助性。(2)规范发展阶段(1999年)。通过各地的总结,国家经贸委开始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工作进行规范,由于政策支持和金融部门支持,各地试点工作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