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理财顾问》2014,(10):14-14
花旗中国获选“最佳中小企业服务品牌”9月24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中小企业服务领域的出色表现.在2014年度”中国CFO最信赖银行评选“中荣膺”最佳中小企业服务品牌”,是唯一一家获选该奖项的外资银行。  相似文献   

2.
鉴于能源及化工企业赴海外并购的领跑现状,经验丰富的花旗集团也正大力参与其中。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敏锐的外资银行家也加快了业务调整的步伐,以期赢得这些企业更多的信赖。花旗集团环球企业银行副主席高宝麟、花旗环球交易部能源、电力、化工及金属矿业全球主管PeterLangshaw、花旗中国环球交易服务部主管林钟郎和花旗非洲环球交易服务部主管AdeAyeyem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鉴于能源及化工企业赴海外并购的领跑现状,花旗集团对于中国市场极端重视。  相似文献   

3.
丁建平 《银行家》2005,(9):59-61
花旗专责中小企业市场的职能部门叫“花旗工商财务部”,其全球品牌称为CitiBusiness。2004年花旗银行中小企业客户的利润贡献,平均占到所在国家公司银行业务利润的四分之一。基于自身特点,花旗采用了什么样的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呢?  相似文献   

4.
翁晟 《中国外汇》2013,(14):64-66
外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在保持国际范儿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更加深入地"接地气"。6月末,花旗、汇丰、渣打等8家外资银行获批开卖国内基金无疑是一项突破。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外资银行理财服务仍显得有些遥远,其最为擅长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和海外基金产品也不被赏识和接受。在竞争激烈的理财市场中,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独特优势可供投  相似文献   

5.
万云 《银行家》2002,(4):114-116
3月21日,花旗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尔先生(Sanford I.weill)出现在中国最繁华的商品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在这里庆祝花旗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一百个年头.他获得了双份"礼物":花旗成为首家获准在中国全面开展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位于和平饭店的花旗浦西支行开业.庆典之中,威尔舞动花旗百年庆典旗帜,仿佛要指挥乐曲的开篇.  相似文献   

6.
随着东亚、汇丰、渣打以及花旗等几家外资银行先后完成本地法人银行注册的手续,正式开始与中资银行展开以网点设置为标志的银行服务品质与客户的竞争。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以市场占有率衡量,中资银行仍占绝对主导地位,但在银行产品设计、研发方面,外资银行显然已经占据优势,并更具实力和潜力。中国国内商业银行在向国际一流银行迈进的过程中,在经营管理机制、主要财务指标、核心竞争力以及品牌美誉度四方面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周榆 《时代金融》2009,(4X):80-83
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加上金融机构等社会上对中小企业的偏见,使中小企业在国内很难融到资。随着2007年外资银行获得"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可以全面进入中国金融市场,他们会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的方法,中小企业可以在外资银行更加容易地获得融资。但是中小企业在更加容易获得融资的时候也会同时遇到外资银行对其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中小企业还是需要谨慎应对。  相似文献   

8.
<正>花旗银行正在加速打造信用卡服务的完整数字闭环,从客户申请信用卡到银行审批、客户激活开卡、在各平台进行绑定,再到真正使用信用卡等各个环节都贯穿数字化的理念和技术。"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占主导的还是企业和机构客户的业务。不避讳地说,在中国市场上,各家外资银行还没有找到非常成功的个人银行的业务模式。但我相信,这个状况正在改变。"6月19日下午,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总裁柏达仁在媒体交流会上分享了花旗中  相似文献   

9.
徐虔 《银行家》2012,(4):33-35
正莱商银行成立于2005年7月,多年来坚持"服务当地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为适应中小企业"短、频、快"的信贷需求特点,培育起了一批优质中小企业群体。莱商银行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最佳中小企业服务品牌银行"、"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商业银行"、"山东省文明单位"等荣誉,已连续四年被银监会风险监管评级为二类行。莱商银行董事长李敏实也被推选为全国劳模、山东省人大代表。从2008年始,莱商银行跨出本土走  相似文献   

10.
一、外资银行中国业务进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主动扩大金融开放的大门,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各项业务逐步进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加入WTO后2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国内企业开办人民币业务;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在指定的地区可享有中国国内银行相同的权利(国民待遇);5年内取消地区限制和客户限制。在此背景下,2006年11月8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条例》中规定了法人银行和中资银行将享受同等国民待遇。2006年12月12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首日,中国银监会受理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等8家银行将分行改制为法人银行的申请。2007年4月2日,首批改制外资银行东亚(中国)、汇丰(中国)、花旗(中国)、渣打(中国)分别开业。2007年04月19日,汇丰、渣打、花旗和东亚银行同时宣布,其总行已经正式通过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对其境内居民人民币业务的验收,即可为包括中国境内公民在内的各类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至此,外资银行业务从外币业务向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2日,渣打、汇丰、花旗和东亚四家外资银行在中国正式以法人银行的身份亮相。这意味着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将全面升级。就在此前的5月28日,中国银行在北京、上海两地正式推出私人银行业务,成为首家推出顶级高端个人服务的中资银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机构动态     
花旗被《亚洲金融》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银行"1月8日,花旗被亚洲权威金融刊物《亚洲金融》(Finance Asia)评选为2014年度"亚洲最佳银行"。此结果由《亚洲金融》杂志编辑部基于过去12个月内各大银行在机构和零售业务的综合业绩表现而评定。这已是花旗连续第六年荣获该奖项。2014年,花旗凭借85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总额还摘得"最佳并购银行"称号。此外,花旗银行出色的客户服务也获  相似文献   

13.
白琳 《中国外汇》2011,(2):56-57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给全球企业重新上了关于现金管理的一课。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现金为王"再度成为众多企业生存奉行的准则。汇丰、花旗、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银行为企业提供的现金管理服务经过20多年发展已趋于成熟。自从1999年花旗银行将现金管理引入中国,国内商业银行也认识到了这块业务的重要价值。中国工商银行的"财  相似文献   

14.
日前,由于不符合发卡银行“应在境内设立数据中心”的监管要求,已获银监会批准发行人民币银行卡的花旗、汇丰、渣打、东亚和恒生等五家外资银行不得不延缓发卡的步伐。而有的外资银行则另辟蹊径,已与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不仅意味着将使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发卡进程得以加速,而且标志着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在国内银行卡外包服务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15.
外资银行     
《中国城市金融》2005,(4):61-61
渣打银行中国首推新型理财;花旗牵外资银行首次向中国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日本银行界第一并购落幕。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20日,银监会批准花旗、汇丰、渣打、东亚四家外资银行成立在华法人银行,允许其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从此,中国银行业正式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开始享受与中资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从现状来看,由于"信任认知",境内居民对外资银行从"接触"到"接受",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观望期",短期内市场格局将不会大变.然而,这并不是说中资银行可以高枕无忧,外资银行尤其是其母行在产品、管理、服务、资源等方面强大的优势无疑是对中资银行长远发展的巨大冲击与挑战.中资银行完善自身不足、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2日,渣打、汇丰、花旗和东亚四家外资银行在中国正式以法人银行的身份亮相。这意味着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将全面升级。就在此前的3月28日,中国银行在北京、上海两地正式推出私人银行业务,成为首家推出顶级高端个人服务的中资银行。在外资银行获得全面开放的节点,我们无法确认中国银行的这一举动,是长久酝酿之后的坚实发力,还是概念先行、迫于竞争压力的被动应战;我们清楚的是,私人银行业务作为银行超额利润的来源,已成为中、外资银行竞相争夺的“利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银行业如何面对"狼来了"的呼声中,关于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优秀人才的争夺问题,恐怕是最被关注和议论的焦点了.许多人担心,人世后,中资银行的优秀人才将大量流失.而最近,来自花旗、渣打、美洲、汇丰、东亚等著名外资银行的不少优秀员工却纷纷加盟中国光大银行的队伍,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外资银行人才"回流"现象.  相似文献   

19.
时下,大多数的中资商业银行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追求大公司、大客户,将中小企业抛在了脑后。而处于国际大银行地位的外资银行却对中小企业情有独钟。2004年,在中国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获准开展针对企业的人民币业务伊始,许多外资银行便设立了中小企业的部门,专司中小企业业务。几年下来,外资银行中小企业业务得到了快速的上升,  相似文献   

20.
马骏 《中国信用卡》2008,(17):24-25
作为在中国内地首批成立法人银行的外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香港的东亚(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亚中国”)既没有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也没有花旗、汇丰等外资巨鳄那样庞大的资本平台。然而,凭借对内地市场的敏锐嗅觉,东亚中国在内地的业务发展得有声有色,2008年5月还成为首家发行人民币借记卡的外资银行。“因为东亚中国深刻理解中国的政策法规和市场需求,所以能走在外资银行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