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众理财顾问》2014,(7):48-49
2013年被誉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1年多来,随着市场内部的主动创新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刺激,互联网金融已经从金融市场的新型业态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随之而来的投资机遇值得投资者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拓宽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传统金融机构或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各种新型金融业态。具体而言,互联网金融可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金融+互联网",即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一直是吸引大众目光的焦点,也是大家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各种高峰论坛、研讨会也非常多,专家们和从业者提出了各种观点.笔者通过归纳总结,选取了几个小话题,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互联网金融及其产生 2013年,市场人士将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的行为称为互联网金融,而将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的业务称为金融互联网.但随着金融与互联网的相互渗透、融合,这种边界正在发生变化.广义来看,互联网金融已泛指一切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诞生的余额宝,在11月14日资金规模就突破了1000亿元。仅仅不到半年时间,资金规模已接近一个中小型银行的水平,这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引爆点”,随后,类金融宝们争相亮相。余额宝的创新利器是什么?银行业需要借鉴与研究,迎接冲击与挑战。货币基金对银行的影响 对于银行来说,从储户那里吸纳存款需要一定的成本,比如需要大量资金来维持网点的运转。而余额宝通过互联网可以低成本地吸纳散户的小额资金,凝聚起来后通过货币基金投向货币市场,成本并不高,只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利息,就可以获得资金。对于网点较少、存款较少的银行来说,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银行获得更多资金。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西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论文从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态出发来实证分析西安互联网金融的目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力在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丝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既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是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基于融资模式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属于一种新型的直接融资模式,具有效率高、交易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其吸引用户和资金的速度令人始料未及,这也给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本文首先概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次,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同时,深入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并不仅仅给银行业带来的是冲击、是挑战,也有机遇。互联网金融覆盖了传统银行业务的一些盲区,同时也促使银行业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去顺应发展的潮流来重新洗牌,这也是银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既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是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基于融资模式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属于一种新型的直接融资模式,具有效率高、交易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其吸引用户和资金的速度令人始料未及,这也给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本文首先概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次,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同时,深入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并不仅仅给银行业带来的是冲击、是挑战,也有机遇。互联网金融覆盖了传统银行业务的一些盲区,同时也促使银行业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去顺应发展的潮流来重新洗牌,这也是银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开始,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并凭借其大数据及平台优势,不断从网络购物、手机支付、供应链服务、资金清算等多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造成挑战和压力.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兴起所带来的金融生态的改变,商业银行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及其特点,并广泛借鉴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和平台策略对现行商业银行的技术手段、数据挖掘、精准营销以及信用体制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借以适应金融生态的变革,稳固商业银行的金融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胡滔 《金融电子化》2014,(11):48-49
正"如果说互联网是21世纪的颠覆性事件的话,我们现在仅仅处于这个漫漫征途的起点。"今年招行田惠宇行长在路演时回应互联网金融,提出银行自身要练好内功,"不仅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把握互联网的思维"。对于银行业而言,要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既要认清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在战略上不能妄自菲薄、人云亦云、自乱阵脚,也要把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在战术上高度重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下,为高职金融专业教育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金融专业应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优劣势,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调整职业教育模式。通过SWOT分析当前金融职业教育的现状,结合"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高职金融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完善新的就业导向需求,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互联网+金融"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迅速打破了传统金融的格局,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余额宝快速发展的特点,分析了余额宝快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余额宝模式发展的因素,余额宝通过三种途径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存款脱媒导致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机遇,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迅速打破了传统金融的格局,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余额宝快速发展的特点,分析了余额宝快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余额宝模式发展的因素,余额宝通过三种途径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存款脱媒导致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机遇,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其中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经过一年迅猛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云计算、支付平台、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和工具发展,互联网金融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模式和新业务,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互联网金融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一些业务的不足,但同时由于缺乏监管,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多家P2P平台的倒闭,余额宝、现金支付宝、微信理财红包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褒贬不一。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该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如何鼓励和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本文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浅析,期望大家对互联网金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很多人说金融企业走向互联网是金融互联网,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领域是互联网金融。以上说法听起来像是绕口令,不妨先来看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传统金融因财聚人,互联网金融因人聚财;传统金融以机构为中心,互联网金融以用户为中心;传统金融以牌照、资金为主,互联网金融以技术和数据为主;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信息对称……按照这个逻辑,金融企业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对传统金融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利用信息论思维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原因,并明确指出互联网金融的低成本、高效率、高速度根源于介质(资金的载体)的改变,金融相关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显示、识别和利用随之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促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井喷式发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传统金融从业人员应该分清楚信息层面的变化和实物层面的不变,坚定信心,抓住信息层面之变化,把握金融发展趋势,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可谓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其吸引资金和用户的速度让许多人始料未及。跨入2014年,互联网金融更是各类金融资讯讨论的热点,传统银行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来应对。以下是笔者对该现象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一、互联网金融在哪些业务上挑战了传统银行业(一)不断壮大的电子商务支付业务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让网络支  相似文献   

18.
陈乾 《投资与理财》2014,(15):60-61
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银行客户的使用习惯和资金的流转方式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作为传统资金渠道的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究竟该如何加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变的步伐?据记者观察,在经历了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的强势冲击后,银行等传统金融反击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对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与盈利能力带来颠覆性、系统性、综合性、持续性影响;鉴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特殊性和政府介入的不断加强,短时间内,互联网金融还无法撼动和颠覆商业银行,面对来势汹汹的浪潮,传统商业银行应运用自身强大的资金优势,借鉴互联网思维模式,聚焦大数据信息处理和产品服务创新,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顺势再起的同时,推动金融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金融已悄然在中国兴起。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传统银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现状,对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及如何应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优势与短板;最后指出商业银行如何通过抢占移动支付端、大数据的运用及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寻找出传统银行转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