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国彬 《乡镇论坛》2014,(23):21-21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虽然治不了大病。可她一到.病人心里就踏实了。乡亲们开玩笑叫她是乡村‘120’。”她就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单桥镇韦柿园村村医王芳.无论刮风下雨.路途远近.只要病人打个电话,王芳立刻骑上摩托出发。  相似文献   

2.
李海流 《乡镇论坛》2013,(33):34-35
乡村的每一户人家,凡遇生日、嫁娶、婚丧、建新房等红白之事,大多要庆祝一番。我对乡村宴席的记忆和感动,是缘于那淳朴热情的民风。只要一家遇到红白之事,村子里的人几乎都会行动起来,桌子板凳,碗筷瓢盆,为了一次乡间宴席而从每家每户集中起来。妇女们洗碗淘菜,叽叽喳喳;厨师们手起刀落,稳健娴熟。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镇企业》2013,(12):49-49
11月23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和本山传媒共同主办的中国美丽乡村快乐行走进福建漳州乡村,以简朴的方式,送科技到地头,送文化到村头,送欢乐到心头。此次从福建长泰县山重村出发的快乐行活动,将为多个农业部试点创建的美丽乡村献上一场场快乐科技文化嘉年华。  相似文献   

4.
乡村集市     
周汉兵 《乡镇论坛》2008,(29):43-43
居住在城市,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头晕目眩,但常常却难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反而令人感到身心疲惫。这时候,我总是特别想念乡村的集市,特别想到乡村的集市去看看。乡村的集市与城里的不同,它不是天天都有。在农村,比较大一点的乡镇都有集市,而比较集中的集市绝大多数设在乡镇政府驻地,一般依照农历设定逢场日,相隔三五天轮回一场。根据习惯,有的逢农历一、四、七,有的逢二、五、八,有的逢三、六、九,有的逢四、七、十。逢场这天,村民或早或晚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往往风雨无阻,  相似文献   

5.
裂变与再生:苏南乡村公共空间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社会—制度"辩证互动的视角,将乡村公共空间嵌入到具体化的社会制度变迁场景之中,通过苏南乡村社会及其重大制度变迁的历时性追踪,对苏南乡村公共空间转型及其机制给予较为系统的诠释。发现,从全能政治背景下的政治性乡村公共空间植入,到国家权力抽离后自主性乡村公共空间的修复,到市场侵蚀下的乡村公共空间的衰败,再到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公共空间重构,苏南乡村公共空间出现了数次翻转,其转型动力呈现出"政治植入→乡村自主→市场建构→行政主导"的变化。最后,作者指出,任何单向度力量都难以解决乡村公共空间的有效供给问题,寻找一条多方力量有机对接的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将社区参与的相关理论运用到乡村旅游模式构建中,确定了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参与主体、参与形式及构建依据,最终从各参与主体的角色扮演及职责分工来构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拒酒词撷趣     
《乡镇论坛》2009,(18):13-13
一、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面对“感情深,一口闷”的劝酒词,你可说:“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我虽然喝了一点儿,但点点滴滴都是情嘛!” 二、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面对“感情到了位,一口就喝醉”的劝酒词。你试试这样说:“我们走到一块,说明我们感情到了位。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乡村经济的发展可谓异军突起,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亦随之逐年提高,集体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的作用正逐步凸显。然而,乡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保证是乡村公路的建设和维护,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乡村公路设施从设计到施工完成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建设完成的公路本身也存在着质量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对乡村公路工程的质量有足够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近年来在乡村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管理缺陷,并提出解决之道。通过经济方面、思想方面、组织方面、技术方面和施工方面的改善不断提高要求。重点对乡村公路施工质量的管理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对保障公路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从常州到扬州,从无锡到广州,几十年间,李亚新先生一路南行,实也追寻着一个梦想,一个乡村小孩在牛背上就积攒起来的梦想,一个将大自然难以言传的美态融化为笔端纸上的美感,不觉间,这一追梦历程竟也走了七十年。如今,华发满头,但初衷不改。  相似文献   

10.
乡村集体企业拍卖中的法律问题邹三元一、拍卖的特征目前,乡村企业(集体,下同)转换经营机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拍卖。拍卖,从字义上解释是指旧时以委托寄售为业的商行,当众出卖寄售的货物,让许多顾客出价争购,到没有人再出高价时,就拍板作响,表示成交。根据《中...  相似文献   

11.
乡村空间转型研究的中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乡村转型基本遵循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的演化路径,相应地,其乡村空间认知经历了从物质到表征、从客体到主体、从生产性到后生产性、从静态单维到动态多维的转变,并开始关注微观主体"人"的日常生活实践,重视乡村空间的整体性.乡村空间三重模型是乡村空间研究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同时关注乡村空间的整体性特征以及动态转型趋势.在全球乡村背景下,对西方乡村空间理论及实践应用的分析能为解析中国乡村空间内涵及转型规律提供部分启示.现阶段中国的乡村空间研究仍多聚焦物质空间等单一维度,"整体性"视角仍显不足.乡村振兴背景下,本研究尝试从"内涵认知、整体维度、时空特征、转型机制"逻辑构建中国乡村空间转型研究框架,以期为中国乡村空间转型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提供探讨,也为乡村空间规划提供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切归零     
一段感情从开始到结束,一切归零。一个生命从诞生到消亡,一切归零。运动员夺取冠军,一切归零。政治家完成使命,一切归零。一切归零,是人生的必然,是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快乐驿站。一切归零,是一次更高起点的开始,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真正标志。无论是风雨交加的日子,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只要领悟了一切归零的奥秘,你就能气定神闲。  相似文献   

13.
张耿锋 《活力》2023,(17):169-171
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决胜因素。除了要建设一支政治、本领、作风都过硬的乡村基层队伍,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也是人才培养与储备的动力和保障。这些年来,学校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实践结果证明,大学生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中做出了有力的贡献,是一支能推动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4.
乡村小店大都是综合店,从粮油食品到日用百货,从服装鞋帽到音像图书,,几乎是无所不包。最近听几位农民朋友们反映,有的小店里的货物混乱,质量低劣。经过笔者的一番明察暗访,发现有的小店里确实存在着“四多”现象。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乡镇改革在不断地推进,从“撤社建乡”、县乡综合改革试点到税费改革后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一次次的改革,为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如果问去过日本的外国人日本留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想,绝大多数都会不假思索地说:优美的环境。是的,在日本,无论是国门的机场,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偏僻的乡村道路和房前屋后,环境的干净程度,无不让每一位到过日本的人从心里表示钦佩。那种从空气、陆地到海水的三维立体优质环境,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17.
薛小川  翁莉 《上海房地》2005,(10):19-22
一.短期租房概述 短期租房,通常是指租期在3天到3个月的房屋租赁交易。从普通居民住宅、别墅到高档酒店式公寓,不管其物业类型都可以作为出租房源;只要是符合上述期限,各种居住类物业,都可以叫作短期租赁。  相似文献   

18.
杨志远. 《活力》2012,(2):59-59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振动小、噪音低、行车平稳舒适,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因此沥青路面较水泥混凝土路面更适用于城市道路。沥青作为一种路用结合料,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乡村道路到城市道路,均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的杨云标回到了家乡,带领乡亲们上访。此后的13年间,从早年的维权协会到后来的老年文艺队,再到创办合作社,杨云标和他的乡亲们经历了三重身份。如何让传统的乡村自治重新焕发活力,杨云标的试验是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赵福帅 《英才》2014,(9):110-111
除电信外,卡洛斯涉足的产业简直从摇篮到坟墓。只要生活在墨西哥,几乎做任何事情都会与这个老头子产生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