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治理深圳河第1期和第2期工程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采用了定床和动床模型,研究深圳河治理后的冲刷、淤积及水面线等水力问题,工程设计依此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深圳河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深圳经济特区之间的界河。为解决深圳河的防洪排涝问题,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渠务署致力于找出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以拓宽河道,治理水浸问题。本项目综合运用了最先进的一维、二维数学模型以及实体模型模拟泄洪设计,包括进水口溢流堰系统、出水口水闸和一个80 000 m3的开放式滞洪区。滞洪区的设计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巧妙的湿地设计能够预防水土流失,支持生态发展,优化了泄洪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近郊蓄滞洪区的功能和运行管理特点,以治理深圳河第四期滞洪区工程为例,从滞洪区地形和区域布置合理性着手,分析滞洪区与上下游河道水力高程特点,开展了非洪水期蓄水、泄水过程模型试验研究。建立了基于理想理论的湿地水体环境水体更换周期预测模型,研究多因素条件下的滞洪区湿地水体置换周期。为保障非汛期滞洪区生态湿地景观水位和良好水质状态,根据上游河道来水条件,制定了滞洪区进水闸、泄水闸调度备用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胡文青 《水利水电技术》2015,46(2):79-82,86
本文结合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深圳侧截污工程沉井施工实际,阐述沉井施工过程的步骤、控制和相关措施。沉井挖土下沉是沉井施工中的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因此,在实际下沉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相关沉井施工技术并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了深基坑开挖支护过程中安全风险及会发生的相关费用,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5.
深圳河是深圳和香港的界河,治理深圳河工程环境保护具有两地共同特点,即需在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前提下,同时满足深圳特区和香港特区环境保护要求,并将治理深圳河工程将环境保护纳入施工合同管理,使工程环境保护落实到施工全过程,做到了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本文着重介绍治理深圳河工程环境保护合同条款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采用非原位高级氧化淋洗方法对深圳河受污染底泥进行的处理。该方法即:根据预先设定的两个底泥淋洗处理目标——"理想处理目标"和"性价比处理目标",分别使用不同的淋洗药剂和步骤对深圳河污染底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非原位高级氧化淋洗处理可有效去除污染底泥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但较难去除以强结合态存在的重金属。淋洗药剂成本直接决定整个处理过程的总费用。若直接照搬相关标准限值作为处理目标,将导致淋洗药剂用量增加,处理费用会显著提高;若根据底泥污染情况提出较为实际的处理目标,则可大大降低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7.
长江 《人民长江》2007,38(5):140-140
2007年4月24日,深港双方政府在香港举行治理深圳河三期工程完工典礼,共同庆祝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合作史上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长江设计院、长江委监理中心、水保局科研所作为三期工程的设计、监理及环境监理单位分别派代表参加了此次典礼。  相似文献   

8.
张帅  王成林  任红玉  任亮  周畅  罗坤 《人民长江》2017,48(14):33-36
江河治理一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开展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预防其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为提高生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深圳河治理第4期工程为例,探讨了江河治理项目中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方法以及监测体系,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可为相关江河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监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深圳河防洪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河为深港两地的界河,其防洪能力对于深港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基于深圳河流域的MIKE 11水文/水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校验。采用建立的模型,对深圳河现状条件下的防洪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由于河道淤积及集水区的快速城市化,深圳河现状防洪能力已不能达到设计防洪标准的结论。同时,对干流河道清淤、修建分洪道、建设落马洲滞洪区、干流堤防加高等提高深圳河防洪能力的各种工程方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开展深圳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题研究等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深圳河治理以后,河道边界条件发生变化,其水沙输移规律相应调整,河道冲淤特性也会发生影响变化。本文根据深圳河近期泥沙冲淤特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2005~2012年期间,深圳河受潮水顶托严重,深圳河干流以淤积为主,河段总淤积量72.048万t。(2)深圳河经过治理后,河道水流条件近期得到一定改善,深圳河口涨潮含沙量基本不变,而落潮含沙量增加,有利于潮水将河道内泥沙带出,减缓河道淤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深圳河的背景、治理情况的介绍,对深圳河治理工程的管理架构、前期工作、建造合同管理等内容进行总结,阐明深圳河工程创造了界河治理工程的新模式、对深港两地建造业及其他领域融合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研究成果可供城市河道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深圳河     
《水利水电技术》2015,(2):65-72
<正>深圳河,发源于深圳布吉镇和平湖镇交界的牛尾岭南坡,由东北向西南,流经深圳市区,最终流入香港米埔附近的后海湾。深圳河全长37 km,流域面积312.5km2,其中深圳一侧187.5 km2,香港一侧125 km2,其水系呈扇形分布,主要支流在深圳有沙湾河、布吉河、福田河和皇岗河;在香港有新田河、梧桐河和平原河。深圳河河道弯曲,河床狭窄,其上游河宽平均15m,  相似文献   

13.
深圳河污染底泥固化处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深圳河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污染底泥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浸出毒性进行分析,验证固化技术处理深圳污染底泥的有效性,同时为工程实施提供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污染底泥经固化后,其污染物浸出毒性降低,且低于GB 5085.3的化学指标限值;固化后的底泥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1.0 MPa,可作为一般废弃物进行填埋处理。实际工程建议采用固化剂添加量为初始底泥重量(湿重)12.6%,养护周期为17~21 d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14.
张子浩 《治淮》2023,(4):41-43
受上下游河势制约,滁州市清流河蓄水闸枢纽布置条件较为复杂,对闸上、闸下水流影响较大。本文采用水工模型试验对蓄水闸枢纽布置方案进行论证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闸上存在较大回流区,闸孔过流不均,右侧易产生回流淤积;提出了闸上退堤、闸下取直的优化方案,减小了闸上回流区范围和流速值,闸孔过流较均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治理深圳河一期工程中的软基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治理深圳河一期工程中, 淤泥土层采用真空预压, 强度增长了50%以上。由于成功地进行了新河道开挖与堤坝填筑, 致使边坡的安全稳定得到保证。用真空预压解决软基边坡的稳定问题, 在国内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6.
水泵站进水池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估某海水取水泵站的布置设计,对其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建模时,需要合理选择模型比尺,使模型与原型符合动力相似,几何相似和运动相似,并正确重现泵吸进口的涡流作用.为了促进系统良好的运行,采取措施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测量:设施内的水位,来自每个泵位置的流量,来流类型与水流分布,泵吸处的流速情况,泵室内部的涡流作用.次测试来流分布较差,出现了预旋和旋涡.通过对旋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不同的改良措施,有效消除了这些不良现象,保证了泵站取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阳西电厂冷却水取排水口工程受海床泥沙运动及防波堤回流区泥沙运动的影响,需研究泥沙对取排水口工程的影响及工程所引起附近海域水沙环境的变化。该文阐述了以物理模型试验为主的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7,(6):142-148
物理模型试验是开展渠道工程冻害问题研究的重要手段,而相似准则是开展物理模型试验的理论依据。根据引起饱和正冻土冻胀变形的水-热耦合控制方程、饱和冻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及基于多孔介质理论中正冻土的静力平衡方程导出的孔隙压力和土水势的相似不变量,导出了冻土模型试验中孔隙压力与时间、变形的比尺准则。采用土工离心机放大重力场,可统一基土冻融作用过程中的孔隙压力与变形量间的比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离心模型试验中渗透系数和孔隙水流速的比尺准则,仅当孔隙水动力黏度和孔隙水压力与原型相同时,离心模型试验中基土冻融作用时间效应的比尺为原型比模型的平方。  相似文献   

19.
安庆电厂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及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关键相似条件,对安徽省安庆电厂一、二期取排水工程冷却水物理模型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一套加热自控系统和温度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可较便利地量测大范围的温度场.通过对一、二期取排水口工程布置方案在各种水文条件下的温差水流试验,测得各方案的表层温度分布场和垂向温度分布,试验资料显示各期取水口均能取到环境水温的水供电厂发电机组冷却.试验研究表明,该模型自动控制系统运转良好,可解决类似模型试验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用PVC管代替大管桩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通过调整有关主要参数,获得不同工况下大管桩受力的分布形式、大小以及挠度的变化规律,可为在实际应用中对大管桩工程进行健康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