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进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独立董事制度,建立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旨在使董事会能够维护股东的整体利益。中国证监会力推此举以来,独立董事制已开始产生积极的效用,但依然布满荆棘和坎坷。本文在研究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产生背景、现实困惑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美英等西方国家作了比较,从中找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措施和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相关研究,国外学者研究比较成熟、规范和全面,我国由于2001年才开始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相关研究较少,实证研究更为有限,本文主要研究独立董事制度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西方学者认为独立董事通过参与董事会,可以对公司违规或不当行为提出警告,因而独立董事是站在公正客观立场上对管理者有制衡作用并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独立董事制度比较和现实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可  邓义虹 《会计之友》2008,(15):88-89
本文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美英等西方国家作了比较,从中找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措施和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5.
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对企业的监督与平衡已被西方企业界确立为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基本原则。我国引进这一制度,旨在改善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文章对影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功效发挥的一些不利因素诸如制度理论的缺陷、我国上市公司特殊股权结构、影响独立董事制度功效的主要因素等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并相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证监会在2001年8月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但至今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所发挥的作用仍不尽人意。本文从寻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管理层对独立董事制度“寻租”的动机及其成本效益,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所处的客观环境使管理层对独立董事制度“寻租”成为可能,其所处的内部条件使其“寻租”成为一项低成本、高收益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立董事制度是避免内部人控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手段。2001年8月,我国上市公司开始推行独立董事制度。本文就独立董事制度推行以来的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重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惠萍 《企业经济》2006,(9):189-190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种监控制度,其焦点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而在于独立董事制度如何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探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独立董事制度所存的弊端,并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起始于1997年,经过近7年的实践,至少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证据表明,独立董事制度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经营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原因就在于,我国独立董事的独立之路尚存在很多路障。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以体现;二是独立董事的知情权与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三是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四是独立董事的职权不明确;五是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等机构的关系有待理顺;六是独立董事的配套制度严重缺失;七是独立董事市场尚未建立。针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非独立因素,现提出我国独立董事的独立之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不足,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西方国家将股票期权运用于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为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从合理性分析、简单博弈分析和激励效应分析入手,阐述了独立董事股票期权实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期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不足,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西方国家将股票期权运用于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为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从合理性分析、简单博弈分析和激励效应分析入手,阐述了独立董事股票期权实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期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从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相当不完善,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独立董事制度自2001年硬性植入我国以来,一直没能摆脱“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命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目前存在的众多问题归根结底都与独立董事独立性在我国大打折扣有关,而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诸多因素中,独立董事的选拔机制不健全最为关键。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关于构建独立董事选拔机制的三大基本模式及其利弊,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分两个阶段逐步健全独立董事选拔机制,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构思。  相似文献   

14.
论公司股权结构与独立董事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强 《企业经济》2003,(1):25-26
作为加快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两年多来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积极致力于独立董事制的推广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独立董事制的有效性需要多方面、多层次地综合分析与设计,但从独立董事制推行的条件———股权结构入手,分析独立董事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使命则是问题的关键。通过对股权结构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独立董事制在我国推行的必要性及其与西方的差异性。一、股权结构失衡与独立董事的产生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建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制度。股权结构如何,将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所…  相似文献   

15.
独立董事制度在西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证监会在2001年8月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但至今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所发挥的作用仍不尽人意。本文从寻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管理层对独立董事制度“寻租”的动机及其成本效益,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所处的客观环境使管理层对独立董事制度“寻租”成为可能,其所处的内部条件使其“寻租”成为一项低成本、高收益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发端于英美国家,我国2001年开始正式引进。自其建立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要不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业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文章综合探讨独立董事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提出完善董事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意味着重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建议: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建立独立董事行业自律体系;建立健全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止内部人控制及大股东操纵 ,强化董事会的职能 ,确保董事会运作的公正、透明 ,人们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 ,分析了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原因和在我国的具体企业环境下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重要意义。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独立董事是从西方国家的非雇员董事或非执行董事发展而来的。早在2 0世纪 30年代 ,美国证监会就建议公众公司设立‘非雇员董事” ;80年代 ,英国建立了“非执行董事促进协会”。相对于执行董事 (内部董事 )而言 ,独立董事是能够站在比较客观公正立场上 ,敢于质询、批评甚至公开谴责公司管…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运行已二十年矣,到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将过去有关独立董事的规则重新整合归纳,使其臻于完善。然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细化、解释、适用及补充,如关于独立董事的任职基础、经营能力、履责动力等方面依然是原则性过强,有待解释、适用及完善,责任追究则根本没有规定。由此结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独立董事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论述,试提出一些对独立董事制度可待进一步完善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年来,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效果乏善可陈,康美药业案以后,对该制度的改革完善已迫在眉睫。如何构建符合国情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体系,亟待进行研究。通过梳理我国四次独董辞职潮的原因,结合独董制度实践中的经验,分析制度存在的问题,就改革原则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