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票据抗辩制度是从保护票据安全出发进行考虑的,从静态安全出发规定成立抗辨事由就得以抗辨;从动态安全出发对票据抗辨进行限制,以保护票据权利人的票据权利。票据抗辨事由的有效性是抗辩成功的关键,只有具备有效的抗辨事由,才具有抗辨的效力。有效的抗辩事由包括:对抗不特定债权人的法定事由、对抗特定债权人的法定事由、对抗特定债权人的约定事由、票据抗辨限制中对人抗辨事由因持票人的恶意而重新变为有效性抗辩事由。  相似文献   

2.
论票据抗辩     
本文论述了票据抗辩的特殊性、票据抗辩的分类以及票据抗辩的限制等问题,指出票据抗辩同民法上的抗辩的不同,并对票据抗辩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阐述了票据抗辩中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举证原则不能完全适用于票据诉讼。在否认票据权利存在的抗辩和拒绝履行票据义务的抗辩中,由于抗辩的性质和内容不同,票据抗辩的举证责任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票据的相对抗辩权是票据债务人对特定债权人(持票人)拒绝履行票据义务的权利。这种权利包括:1)票据债务人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行使的抗辩权;2)票据债务人对恶意取得票据的持票人行使的抗辩权;3)票据债务人对无价对价或不相对当价的持票人所行使的抗辩权;票据的相对抗辩权,是票据债务人享有的一项特殊的权利,对保护债务人的自身利益,打击票据违法行为,防范票据风险,增强票据流通安全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票据行为的抽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行为具有抽象性,票据关系与票据的基础关系相分离。票据行为抽象性的法律价值在于保护持票人的利益。但票据法同时应考虑票据行为人的利益,赋予票据债务人以基础关系对与其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的抗辩权,从而票据行为的抽象性只具有相对意义。中国《票据法》第十条及相关条款的规定不能看成是对票据行为抽象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6.
票据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自然也可以以代理方式为之。民法上有关代理制度的规则一般也都可以适用于票据代理行为。但由于民法与商事法的立法旨趣各有侧重,为促进票据流通、保障交易安全,票据代理不能照搬民法上关于代理制度的规定。票据的无权代理是票据代理中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与民法上的无权代理区别很大,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对于票据的无权代理中是否应当赋予本人以追认权,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例与英美法系国家之立法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美国《统一电子交易法》、《国际与国内商务电子签名法》都规定了“可转让电子记录”,之后“可转让电子凭证”又被纳入《统一商法典》。我国有必要对此加以借鉴和吸收,制定专门的电子流通票据规则。  相似文献   

8.
空白背书不记载被背书人 ,以持票人为票据权利人。空白背书票据转让形式灵活、多样,可满足持票人或受让人的不同需求。而我国《票据法》不承认空白背书,既有碍票据的流通,也不能适应加入WTO后的客观需求,故应在《票据法》中增加空白背书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票据背书中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如背书不连续、不规范、背书中的签章存在错误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票据的流通转让。造成风险隐患的主要原因有财会人员对新型的结算工具不熟悉、票据从业人员对业务不精通、有关背书的法规存在疏漏等,因此,必须营造抗风险环境、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并修改有关法规,提供抗风险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3条明确规定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弥补了传统民法中的不足,使债权人债务人负债后并逃避债务甚至隐匿财产,特别是放弃自己债权的情况下,得以主张自己的权利,也便于人民法院对债务人的债权采取强制措施。这对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商业信用制度和商业道德,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