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凌金华 《新经济》2022,(4):64-66
江南文化是长三角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而立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当代"江南"版图,需要对江南文化进行重新建构:即打造"新江南文化",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八方合力和经济活力.在构建"新江南文化"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壁垒问题,那么增强文化认同、尊重个性风格,创新机制平台、携手加强研究,厚植文化根基、塑造文化精...  相似文献   

2.
沈高洁 《江南论坛》2023,(12):43-47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无锡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江南名城,其水文化构建必然成为大运河无锡段文化带建设中的重要篇章。虽然无锡水文化构建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困境。必须加快无锡水文化构建,为促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无锡智慧。  相似文献   

3.
“文化先行”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意义重大,要建设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为龙身的“新江南文化”,用文化力促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本文以“上海文化”建设模式为借鉴,对安徽传统文化体系进行打破与重构,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旅游三方面出发,强调江浙沪皖文化同源,以创新驱动和红色文化为安徽文化新元素,提炼出“锦绣安徽创新高地”的安徽文化品牌形象,探索实现安徽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的同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一直是文化建设的另一大课题.以常熟为代表的苏州县域城市紧紧围绕苏州市委塑造"江南文化"品牌的决策部署,既要写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存量文章,又要写好发达县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产业基础较高的增量文章,做好"文化+"、以文化激活消费、以文化赋能经济,将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成为现...  相似文献   

5.
“江南style”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被称之为“亚文化的逆袭”。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本分析法和表演行动分析法研究“江南style”究竟有何魅力能够为全世界受众所认同,是很有意义的。“江南style”的产生,由于在两极分化、去中心化和地方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存在文化混杂与文化普遍无根性,需要文化认同。对“江南style”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发现“江南style”不仅体现了当下全球文化的混杂性、契合了普遍存在的自嘲心理,而且多媒体传播技术也推进了“江南style”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江南style”的成功经验,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朱明轩 《江南论坛》2021,(12):39-41
作为长三角江南文化传承重要地区, 苏州市江南文化凝炼在姑苏城,根基却在"苏式"乡村.鱼米之乡、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丝绸之府、苏作工艺等内容, 是苏州乡村传统江南文化的外在形式, 与江南特有的生态、生产、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风民俗、苏州精神等密切相连.传承苏州乡村江南文化是守根之举.充分发挥苏州乡村江南文化根源功能, 高质量发展江南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在文化传承中助力产业兴旺, 在产业发展中涵养乡村文化, 是苏州乡村江南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新文化凝聚力的培育、维系成员的共同精神纽带的重构,发挥文化的引领、渗透、感召、辐射和凝聚作用;需要把强化文化特色、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贯穿于特色小镇建设全过程,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文化品位;需要通过培育和发展创业创新文化,强化"镇民"创业创新动机、热情和意志,增强特色小镇对创业创新者的吸引力、向心力.  相似文献   

8.
许鹏 《广东经济》2012,(10):22-25
党的十七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高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2010年广东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建设"文化大省"的提法正式刷新为打造"文化强省"。按照纲要规划,今后10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5年,  相似文献   

9.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苏州优美的自然风光、繁荣富庶的都市经济和社会生活、深厚的人文底蕴,为新时代苏州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新时代,苏州要充分发挥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积极探索江南文化品牌建设和发展新路径,实现江南文化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融合,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0.
谢翔 《新经济》2005,(11):32-36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发展上最独特的风格就是善于将中央所强调的政治命题转为政治经济命题,这种风格在张德江主政广东后更是发扬光大。 随着党的十六大将文化产业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广东的九届二次全会迅速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对于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套用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这是一块“大不一样的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