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赵连友  郑艳 《时代金融》2012,(17):186+188
<正>中心城市是经济金融资源的聚集地,具有较好的金融资源条件和市场空间,是客户需求、业务发展的制高点和同业竞争的焦点,同时也是银行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中心城市行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2.
基于"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会带动周边城市,从而促进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的形成"这一逻辑,本文分别借助威尔逊模型和F-H模型,测度中心城市金融辐射能力与各个城市群的金融一体化发展程度。结果显示:城市群内存在金融资源分布与配置不均衡的现象;各城市群不止拥有一个金融中心城市,十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能力虽然存在差异但均覆盖了各群内部所有城市;城市群内金融资源通过由金融竞争力较强的高梯度中心城市逐级流向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低梯度城市形成金融一体化关联。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思想观念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营销理念的建立比产品营销更重要。回想起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改革创新之路,每一步都是观念的改变,由简单的金融产品管理到业务的经营,由粗放型企业管理到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直至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确立,是我国金融业在国内竞争和市场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结果。但随着加入WTO进程的深入,参加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适应外资银行的挑战,最终使工商银行步350名工作人员用电话接听世界各地用入股市,“以效益为中心”的理念就显…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金融企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银行和保险等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业的核心,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常会因为区域、地区资源基础的不同而使区域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以城市金融竞争力为基础构建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以便为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主要以苏州金融竞争力为主,从城市竞争力概况、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构建等方面出发,对基于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徐狄伟 《中国外资》2012,(12):39-40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金融企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银行和保险等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业的核心,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常会因为区域、地区资源基础的不同而使区域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以城市金融竞争力为基础构建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以便为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主要以苏州金融竞争力为主,从城市竞争力概况、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构建等方面出发,对基于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当前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进行讨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金融中心的本质特征是金融交易的集中性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分散化,在现有决策体制下,金融资源分配权导致了只有北京具备建设中国金融中心的唯一可能性.因此,金融中心建设在实质上必然要求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改造.第二,当前的金融中心建设仍主要立足于对特许权和行政审批的高度依赖,而真正的金融中心具有不依赖于行政决策的自发形成特征,这就要求任何具备建设金融中心冲动的城市必须反思构建金融中心的基本目标与发展模式.第三,从现有经济制度和金融发展初始条件看,北京是金融行政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真正的金融决策中心;上海是北京中心的执行中心,具有行政特许权背景下的"准行政一半市场"特征,但正是这种特征,是所有其他试图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所垂涎的特许权价值.第四,真正的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具有体制上的市场化、区域上的辐射性和产品上的适用性等特征,不以金融资源集中为特点,反以金融资源扩散为基本职能,不断发现本城市以外的金融需求,打破条块分割,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连欣 《中国金融》2024,(2):75-7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深化对金融工作人民性的认识,将金融资源更高效地配置到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金融更好服务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治理。城市高质量建设和治理的形势要求  相似文献   

8.
湖州市异地银行贷款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小权 《浙江金融》2005,(5):55-55,59
随着我国入世后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日益临近,我国的银行机构特别是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都纷纷加快了在省会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等新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以抢占市场份额应对挑战.省会中心城市的金融中心地位因而变得更加突出,其对周边地市的金融辐射作用和功能正在不断加强.为了解周边地市的银行机构对湖州经济金融的影响和作用,近期作者对杭州、上海等地的银行机构在湖州市贷款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如何引导发挥异地贷款作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人民银行佳木斯中心支行网络现状 人民银行佳木斯中心支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领导下的地市级支行,经过多期网络建设,已建成人民银行系统内联网和佳木斯金融城市网。人民银行系统内联网为系统内部网,确保总行及各分支行之间的信息传输;金融城市网为外部网,担负着人民银行佳木斯中心支行与区内各商业银行及金融单位之间的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10.
金融市场根本目标是为经济发展筹集和分配资金。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由于其经济发展快,国民收入高,随之而来的则必然是金融市场的繁荣和日趋活跃。“竞争出效率”这是经济学中的一条无须证明公理。面对强手如林、银行多于米铺的同业竞争,究竟农业银行竞争力如何?我们对太原备家银行的分支机构进行了调研。网点:数量布局较为合理,但科技含量偏低。太原作为省域经济、文化和金融的三大中心,银行业的竞争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智慧金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题之一,而智慧银行是智慧金融的核心。本文从体验经济学角度入手,认为智慧银行建设应以提升客户体验为中心,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体验存在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改善客户体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区域竞争、城市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金融资源的竞争,因此,广州必须把握自身的优势,通过推进金融创新等措施,力争将广州建成华南地区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中心是一个因金融资源聚集而产生聚集效应、辐射效应的中心城市。如果把金融中心看做一个系统,那么保险就是其中重要的子系统。北京和上海均把金融中心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定位和目标,而且京、沪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保险市场。那么在金融中心背景下,两地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前景究竟如何,就值得深入探讨。文中提出了金融中心下的"保险中心"观点,并通过建立多元化指标体系,搜集京、沪过去十几年数据,量化分析了两地保险市场。认为,北京保险市场虽然在规模、影响力等方面与上海平分秋色,但从金融中心角度分析,上海更适合建设成我国第一个保险中心,并对上海建设保险中心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心城市是金融资源聚集之地,更是各家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因此,加快中心城市行业务的发展是金融机构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抓住了中心城市行,就抓住了业务发展和效益提高的关键。下面笔就如何加快城市行的发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刘峰 《现代金融》2012,(9):13-14
大中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经济与金融资源丰富,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盈利支柱和价值创造的源泉,亦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区域。农行要把自身打造成为城市主流银行,提升竞争优势,就应当持续深化对城市业务市场的认识,加快推进城市业务经营转型,深入实施重点城市行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城市业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银行非常重视市场营销和营销策略。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经验 ,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营销体系 ,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要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研究市场营销策略 ,加大银行营销力度 ,创金融品牌 ,树银行形象 ,建立起良好的市场营销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罗彩云 《新金融》2002,(12):22-23
在信息化的时代利用信息提供决策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商业银行应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中心,凭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工具,集中专业化的金融分析人员,对银行业务的基础数据进行统一收集、转换和分析,通过深层次的应用来提高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从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看南京金融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中心可划分为国际金融中心、国家金融中心和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配置金融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组合.构成一国金融中心层级体系的空间布局。而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眼务高效的融资枢纽,它能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从而有力推动该区域内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柴达木资源开发特别是盐湖资源的进一步综合开发、产业融合和循环利用,当地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但融资难问题长期制约其正常发展。从现有金融机构种类和经济金融发展趋势看,在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格尔木设立地方性商业金融机构已具备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个中心城市为例,研究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投入资源利用率、技术进步效率、规模效率、资源配置等会影响科技与金融融合效率;上海市的科技与金融融合效率在四个城市中处于最优水平,南京市与杭州市次之,合肥市效率最低;南京市与杭州市的科技与金融融合效率主要受制于规模效率低而未达到最优水平,合肥市受制于资源配置问题而导致融合效率未达到最优水平。为促进中心城市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应完善科技金融机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