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陈志雄 《时代金融》2012,(21):116+147
我国在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逐渐意识到民生改善及发展民生经济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虽然民生经济的概念还未完全形成共识,但对发展民生经济已经形成社会共识,而且我国现在也基本具备了发展民生经济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共识。本文就对民生、民生经济的概念内涵、特点及发展方法等做一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琳 《中国外资》2013,(24):165-165
目前,我国民众密切关注着有关民生税收的问题,如何改善民生税收政策是当下党和国家面临的一大挑战。因为税收是国家调整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同时税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民生税收政策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对民生税收政策做出正确的调整,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财政民生投入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拓展,打造民生财政、加快民生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民生工作基本探索、民生形势基本评估、民生建设基本路径、民生财政基本思考等方面对当前和未来民生财政与民生建设取向及有效措施做出较为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蓉  张巍 《税务研究》2012,(8):8-12
民生问题是联结我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家庭个人生计需求的最基本问题,是构建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核心议题。政府相继出台诸多政策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最具基础意义的是财税制度安排。在我国现行财政制度体系中,仍然存在诸如农村基本民生保障机制缺失、民生财政支出体系不合理、相关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制约民生发展的因素。因此,本文提出要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构建以公共事业为导向的民生财政体制,增强民生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5.
税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并为民生问题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不合理的税收会导致民生水平的下降,高税收与税收分配不公都会侵犯公民权益,对民生改善造成消极的影响.利用税收促进民生发展,避免税收不公对民生产生消极作用,关键在于实现以民生为价值取向的税法转型.税法转型包括税法的理念更新与税法社会化,税法转型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能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供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6.
财产保险不仅可以通过对家庭财产因遭受意外灾害受到的损失得以补偿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并且财产保险业本身的壮大也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财产保险业,对于保障、改善民生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本文在论述了财产保险对民生改善的作用之外,对于我国财产保险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家》2010,(2):56-57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我国金融业在保民生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本期《特别策划》栏目专门推出一组文章,展现金融业如何在“保民生”过程中添砖加瓦,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为百姓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善民生的战略部署,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这对开展税收民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税收民生是公共财政、和谐税收的集中表现,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本质的生动体现。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税收民生工作,加强税收民生理论研究,本文就税收民生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税收民生的五个基本范畴,即税收民生的含义、意义、实质、两个层次和四个支撑,简要分析了我国税收民生的现状,并着重在五个方面对我国的税收民生建设提出了立法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姜飞 《中国外资》2010,(24):46-46
近年来学术界和政府相继提出了民生财政这个概念,反应了国内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及成效,公共品和服务的内涵有了符合中国语境、中国国情的表述。作为一种中国式表达,民生体现了这个新时代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转变,体现在公共财政方面就是“民生财政”。因此民生财政实质是指财政民生,还财权于民、公众能充分享受到纳税人的权利、真正掌握财政预算的审批权、通过自己选出来的代表对财政进行监督、看到公共财政中每分钱的具体流向,在纳税人自始至终的监督下财政自然体现着民生性。  相似文献   

10.
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工作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而税收所具有的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决定了税务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税收优惠政策是亲民、爱民、惠民、助民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学术界和政府相继提出民生财政这个概念,反应了国内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的进展及成效,公共品和服务的内涵有了符合中国语境、中国国情的表述.作为一种中国式表达,民生体现了这个新时代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转变,体现在公共财政方面就是"民生财政".因此民生财政实质是指财政民主,还财权于民,公众能充分享受到纳税人的权利、真正掌握财政预算的审批权、通过自己选出采的代表对财政进行监督、看到公共财政中每分钱的具体流向,在纳税人自始至终的监督下财政自然能体现着民生性.  相似文献   

12.
黄曦 《财会学习》2015,(16):176-177
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系统中的支柱,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导位置。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则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公益性,并不进入或直接进入生产经营和流通领域,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和管理的国家财产,是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科学研究、国防安全建设等领域都需要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支持。从民生视角审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于推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基于民生视角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以建设民生财政为导向,积极建立和完善各项民生制度,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民生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民生领域涉及面广量大,民生建设与人们的期望和发展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积极推进和改善。  相似文献   

14.
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政府所面对的以及关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注重的焦点,改善民生不仅牵扯到人民的基本权利和生活质量,而且对于国家的繁荣以及社会的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有利于保障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竞争实力的逐步增强,而且对于改善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将对此展开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公共经济管理的核心作用,探讨了公共经济管理同民生改善的既定关系,明确了强化公共经济管理的核心方向。这对提升公共经济管理水平,全面改善民生,实现文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生财政”与现实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财政”是我国学者基于当前民生问题及财政支持民生的现实而提出的.本文首先对如何理解“民生财政”进行了梳理,然后从体制、收入和支出三个方面对现行财税制度中制约“民生财政”的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探讨了构建“民生财政”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税务》2014,(3):15
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工作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而税收所具有的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决定了税务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宋常迎 《时代金融》2014,(12):205+21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都在飞速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市场经济的普及,使得全球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发的强烈,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各个国家都依照本国的发展现状,不断的制定与改善经济发展的模式与经济发展的方向。纵观各个大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不难看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共性在于民生问题。无论是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民生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我国而言,在政府的宗旨中明确强调了人民的地位,即"为人民服务",而在党的宗旨中也这样提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见,民生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国家公共经济的发展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推力。公共经济的发展能够强有力的带动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而国民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与稳健发展,是提高人民基本生活质量的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得以保障也一定能够推动民生事业的发展。本文,笔者将就国家公共经济与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为读者剖析两者之间深层次的关系,希望读者能够对国家公共经济与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适应效率更为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构建民生经济金融核心指标体系,对扬州市民生金融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了影响民生金融效率的内生与外生因素。文章认为,近年来扬州市民生金融效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强协调区间;民生金融投入的不平衡性突出,“三农”支持力度亟待加大;民生金融效率主要决定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微观金融效率和政府服务水平,要将工作重心和改革视野集聚到金融生态建设上来,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效率导向型的民生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说到民生金融,昔日"救济、帮扶、补贴"等词就浮现脑海,而尤努斯为告贷无门的穷人奔走呼号的艰辛亦一同涌上心间,民生金融往往让人五味杂陈。通俗讲,民生就是在填饱肚子进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衍生的各类需求,而民生金融就是为了实现这种需求而存在。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民生金融可能随着政治气候的关注而沉浮。一方面,从民生金融的推进来看,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为了实现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