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红云 《时代金融》2012,(21):209-210
本文以云铜技术引进艾萨炼铜技术为例,就如何通过利用现代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依靠企业的技术引进及技术创新,改变传统产业"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进一步阐述我国技术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于立新  姚雯 《中国外资》2006,(10):68-72
一、我国目前利用外资中技术引进现状及特点 (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是我国获取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 外商投资企业一直是我国技术引进的重要渠道。据统计,2005年我国共签订技术引进合同9902份,同比增长15.1%;合同总金额190.5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37.5%;其中技术费118.3亿美元,占合同总金额的62.1%。技术引进合同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在这当中,外资企业引进技术82.7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占全国技术引进总金额的43.4%(如表1)。  相似文献   

3.
技术引进与天津市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综 《金卡工程》2008,12(12):143-144
本文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选取描述天津市整体技术进步的变量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描述技术引进的变量--天津市技术引进合同金额,来验证国际技术引进与天津市整体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的共同趋势,并依此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技术进步的短期波动情况.并根据天津市的实际情况,给出提高天津市企业对引进技术适应、吸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路径的方式选择一直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1991-2011年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对中国自9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转化做了经验研究:由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为辅的路径选择转化为由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驾齐驱的路径选择.同时,为了对两个阶段各自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效率做更进一步研究,从产业的角度,选择以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的阶段性转化不仅具有理论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陈起 《云南金融》2011,(6X):31-31
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公司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公司将面临诸如前期的商务调查、商务谈判、引进后的运营等方方面面的课题,其中的税务问题也是企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要面临一个课题,公司应该如何对技术引进项目进行税务筹划?本文将以某公司为例对技术引进过程的税收筹划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公司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公司将面临诸如前期的商务调查、商务谈判、引进后的运营等方方面面的课题,其中的税务问题也是企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要面临一个课题,公司应该如何对技术引进项目进行税务筹划?本文将以某公司为例对技术引进过程的税收筹划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路径的方式选择一直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1991-2011年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对中国自9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转化做了经验研究:由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为辅的路径选择转化为由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驾齐驱的路径选择。同时,为了对两个阶段各自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效率做更进一步研究,从产业的角度,选择以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的阶段性转化不仅具有理论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鲜林 《中国外资》2009,(22):194-194
我国企业在进行资助技术和引进技术创新时,要全面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作用,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内涵,其次从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保障作用和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是企业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战略保障这三个方面对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在进行资助技术和引进技术创新时,要全面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作用,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内涵,其次从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保障作用和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是企业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战略保障这三个方面对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技术引进 农业技术 引进效应  相似文献   

11.
郭谦 《中国传媒科技》2013,(Z1):110-110
在本文中,笔者从微观角度出发,归纳出影响技术进步五大要素:企业人才,企业技术引进与技术研发,企业资金,政府政策、企业制度,外部经济。每项分类再细分若干项,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到影响泉州民营企业进步的相应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从而希望能为民营企业选择合理的技术长新战略提供可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的FDI流入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FDI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来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已成为引进外资的根本任务。本文在阐述FDI技术溢出途径的基础上,从投资国和东道国的立场上分析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制定引资政策和技术引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美国最大规模的高新技术博览会——"2000年计算机博览会(Comdex 2000)",全球共有2000多家企业参展,会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展出项目就是一种无需使用电缆连接设备的新型无线技术——蓝牙。这种听起来颇为神奇的"蓝牙"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开发该技术的目的,是希望能以低成本、近距离、无线为基础,为固定通信设备与移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特别的连接。在不久的将来,一种采用了"蓝牙"技术的芯片,有可能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大为改观。比如,会议组织者的手提电脑可以在瞬间将会议资料传到与会者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地在外汇运用中,有如下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值得重视: 第一,大量外汇用于买"蛋"而不买"鸡"。如,某省今年安排的地方进口计划6,000万美元,其中用于进口工业原场、基建材料、农用物资以及电视机、小汽车等消费品近5,000万美元,而用于企业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增加创汇和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创造投资条件等方面微乎其微。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也并不少见。我们认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应变能力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的技术引进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评价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社会评价指标和环境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决策者偏好程度的灰色关联理想解法的技术引进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其中用G1法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评价某公司三套技术引进方案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的技术引进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评价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社会评价指标和环境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决策者偏好程度的灰色关联理想解法的技术引进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其中用G1法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用熵值法确定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评价某公司三套技术引进方案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及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7.
《金卡工程》2013,(7):17-19
物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毋庸置疑,在经历了短暂的概念导入期后,物联网已经在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安防、智能家居、金融以及农牧业等众多行业得到应用。同时物联网所涵盖的技术通过产品和技术引进、自主研发、试点应用等阶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应该说,物联网已经被贴上了"中国式"标签。  相似文献   

18.
邱世梁 《证券导刊》2010,(24):67-68
核电发电成本与火电接近,且将逐步取得成本优势,发展空间大;我国核电设备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将站在核电设备制造前沿,实现进口替代及出口;我国在全球率先使用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引领世界第三代核电技术潮流。  相似文献   

19.
技术引进是企业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在我国企业技术引进中,地方政府主导企业技术引进活动,引进企业与技术输出方目标完全不一致,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总体利益存在冲突.各利益相关主体相互多重博弈的结果使地方政府处于博弈的核心地位,因此,为企业能够合理引进技术,应构建新型的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努力限制技术输出方的非合作博弈行为,通过制度创新改变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结构.  相似文献   

20.
李德强 《财会学习》2016,(5):214-215,218
演化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相比,更注重对"变化"的研究,强调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其中技术变迁是经济学研究中未曾开启的"黑箱".技术变迁一般过程、特征以及动力机制的研究为我国实施技术赶超发达国家以及树立自主创新理念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本文以演化经济学的视角,以"变化"为依据,将"前人"文献研究作为思想来源,具体述评技术变迁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