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期,针对我国减刑、假释案件司法实践中曾长期存在的违法行为,中央决定将"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司法改革的重点来抓。本文,笔者拟从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审理的视角论述其对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减刑、假释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没有规定具体的审判程序,现阶段全国绝大多数中级法院和高级法院对此类案件采取传统的书面审理方式,存在某些弊端.本文兹简要列举几种主要观点略作评析,同时提出在现阶段完善减刑假释案件审判程序的取向一一公开听证的审判方式,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意见.  相似文献   

3.
2014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该规定积极回应了社会期待,对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作出了更加严格、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还会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对减刑、假释工作还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笔者结合此次规定的出台情况,对我国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审理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4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该规定积极回应了社会期待,对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作出了更加严格、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还会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对减刑、假释工作还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笔者结合此次规定的出台情况,对我国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审理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期,针对我国减刑、假释案件司法实践中曾长期存在的违法行为,中央决定将“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作为今后~段时间内司法改革的重点来抓。本文,笔者拟从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审理的视角论述其刘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据》1996,(6)
经济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是非说权立新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打击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斗争不断深入,一批批犯罪分子被依法惩处,这些经济犯罪分子被投入劳改后,改造情况及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执行情况如何,为人们所关注,对此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一、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监狱服刑人员的人身权利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也存在“三超”劳动、过度惩戒、减刑假释权不足等诸多问题,对此,应从立法、司法实践两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郭相荣 《活力》2010,(19):38-39
监所检察监督权作为检察机关重要的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2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一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22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假释制度对于服刑人员而言具有鼓励改造的功能、 实现刑罚执行社会化的目标以及规避监禁刑存在的不足和弊端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当前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假释制度的适用对象过于狭窄、 数量过于低下,同时存在着假释制度监督的不完善、 审查不规范、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等等困境和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假释制度进一步深入研究,力图建构假释的监督制度、 假释质量的定期评估制度以及与社区矫正制度相结合的假释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实践中,<刑事诉讼法>与<监狱法>对于收监、监外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申诉及减刑、假释等方面的规定仍存在衔接不协调、不统一的现象.为了正确把握立法精神,使刑罚得以正确顺利的执行.特针对<刑事诉讼法>与<监狱法>的关系、衔接及如何协调等方面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民事行政检察,是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简称,是指在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依法进行监督的诉讼法律制度.经过二十多来年的实践与发展,民行检察监督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鉴于该项工作模式单一、监督方式被动及缺乏硬性保障等原因,其职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作为对这种考验的一种探索,结合民行检察监督的特点与难点,提出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前移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春华 《中外企业家》2013,(35):265-267
在我国民诉中,法院与检察院之间形成的是法律监督法律关系。两者关系实质是审判权与民事监督权的相互关系,法院独立审判与检察院诉讼监督之间内在的紧张关系也决定了检察监督立法的复杂性。首先,阐释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必要性;其次,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一步叙述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在监督范围、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强化和发展;最后,对修改后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一、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含义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工作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监督范围包括受理、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我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  相似文献   

14.
张运萍 《中外企业家》2009,(22):194-195
行政违法检察监督法律关系既是指导行政违法检察监督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又是行政违法检察监督立法实现其功能的出发点。行政违法检察监督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调整的,以行政行为为共同指向对象的主体之间权力与义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实行民事执行的检察制度存在两个问题,即理论观念的不统一和法律体制缺陷的问题。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符合追求正义的司法理念和权力制衡原则;法律规则的缺位不代表对宪法和法律原则的否定;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并不矛盾。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有其现实必要性,建立健全民事执行检察制度要解决外部保障和内部完善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袁青 《活力》2005,(10):107-107
检察建议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民行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及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又不宜或不必通过抗诉程序纠正,而以书面方式建议其自行纠正的一种检察监督方式,它在强化民行检察监督职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这一制度因为立法的不完善,不仅实际执行不尽人意,而且自身的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此,规范检察建议就显得十分必要。本人认为,应从立法上对民行检察建议的权限、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7.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确立的一项基本法律监督制度.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其规定极不完善,围绕着这项制度的存废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中展开了激烈论争,其取消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站不住脚,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存在有其足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必须在监督理念、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监督程序、监督职责等方面重新构造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庭审活动进行监督的权力,但相关法律并未就监督的内容和程序做出具体的、规范化的规定。随着刑事司法实践及检察监督工作的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如何具体规范刑事庭审监督活动被提上了检察监督工作的日程,本文拟就刑事案件庭审现状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相巍  佟加云 《活力》2011,(11):88-88
在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体制中.检察技术部门实际上已经行使了代表国家对技术性鉴定证据的审查和监督的权力.这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的性质是密不可分的.是检察权的应有之意.也是检察机关实现国家法律监督权的重要保障。因此,检察技术对技术性鉴定证据的审查也是一种独立的检察监督权形式。 一、检察技术对技术性证据的审查具有鲜明的国家诉讼监督的特点 检察技术对诉讼中的技术性证据的审查包罗了刑事诉讼的所有环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检察技术平时的业务工作中清楚的看到。其内容主要有:1.对侦查监督报捕的案件中的技术性鉴定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出具文证审查意见书。对经过复合。  相似文献   

20.
民事检察监督具有监控法官追求公平正义,监督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之价值。但目前因理论上的不足和实践中"两院之争",致使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仍存在一定不足。应当将当事人申请的再审程序作为检察机关抗诉的前置程序,完善抗诉结果的运用,并给予检察机关对审判人员违纪审判的立案侦查权,以切实保障该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