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知假买假行为是否适用于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 《消法》)的惩罚性赔偿近年来颇有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 《规定》)中第3条关于食品药品领域的知假买假不影响主张惩罚性赔偿维权的解释,更是将知假买假的适用争论推向高潮.本文综合学界关于知假买假的观点,分析得出知假买假不适用 《消法》 不因获保护的理论依据,并提出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6年对于打假人士可谓是风波不断的一年,先是3月份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性通知")中明确规定,知假买假因有违背诚信原则,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其后,6月份国务院制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消法实施条例意见稿")第2条规定,金融消费者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适用本条例。虽然重庆市高院颁发的意见性通知并没有法律上的普遍约束力,消法实施条例意见稿仅仅为意见稿,如今并未上升为行政法规,但是,对于打假人士来说,这些反对意见的呼声将会影响未来法律对知假买假能否获赔的判断。笔者通过搜集2016年全国各省发布的关于知假买假的案例,结合相关理论来探究知假买假不应该获得惩罚性赔偿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知假买假"现象自1995年出现至今已有近20年,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界,对"知假买假"现象的争论已然成为了一个老话题。尽管如此,我国法律对"知假买假"现象的认定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使得该现象一再引起公众的关注,却一再得不到解决。本文从有关法律争议出发,综合考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性质、立法宗旨、价值导向,并结合社会需求对该现象进行更深入的争鸣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最近,知假买假打假者应不应该受《消法》保护这样一个老话题一再引起公众的关注,各种派别观点针锋相对。笔者认为其中所发议论感性成分居多,讨论的话题过多集中在“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他的行为是否属于消费行为”上,而对于《消法》第49条适用要件缺乏必要的分析。为了正确理解法律的规定,真正在工作中做到依法办事,有从理论上再加探讨的必要。一这里所谓“知假买假者”是指购买假货,企图利用《消法》第49条获得赔偿的购买者。《消法》第49条规定的核心在于“欺诈行为”,知假买假者能否根据该条获得双倍赔偿关键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5.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1993年出台以来,曾涌现出一批以打假为职业的职业打假人,但是,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突破性地规定了双倍索赔的条款,用以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进行惩罚和遏制,以王海为代表的“知假买假”的顾客,能否成为该法所保护的“可双倍索赔的消费者”,在国内法律界,历来存在较大争议。2004年4月15日,湖南长沙职业打假人喻晖告长沙普尔斯马特经贸有限公司侵犯消费者权益一案在开福区法院开庭审理。法院当庭做出一审判决,驳回了喻晖“知假买假”后的“退一赔一”请求。  相似文献   

6.
关于"知假买假"是否应该获得法律上的赔偿,职业打假者能否定义为《消费者协议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中的消费者,一直在实践中颇受争议。本文主要从"知假买假"的立法目的、市场交易秩序、产生的影响做出评析,笔者认为"知假买假"不应该适用《消法》惩罚性赔偿规定。并提出从国家立法、行政监督、普法宣传三方面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保障安全有序的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7.
关于消费者的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如何看待知假买假问题的讨论中,关键还是要明确知假买假行为是否属于消费行为,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如果说既不是消费行为,又不是消费者,那么就不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不适用该法中的惩罚性规定。那么如何理解消费者的含义呢?美国权威的《布莱克法律词典》对消费者的定义是:“消费者是与制造者、批发商和零售商相区别的人,是指购买、使用、保存和处分商品和服务的个人或最终产品的使用者”。《牛津法律辞典》也认为:消费者是指“那些购买、获得、使用各种商品和服务(包括住房)的人”。消费者首先是与制造者相区别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知假买假请求惩罚性赔偿的问题历来争议不断.学界、 司法机关、 行政机关、 民众各有看法,近期发布的相关征求意见稿又把这个问题的热议推向了高潮.回顾 《消保法》 最早引入英美法的惩罚性赔偿,其目的在于对不良经营者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震慑,也是对全体经营主体的教育和警告,更是对消费者维护权益行为的鼓励和支持,考虑当下的现实以及知假买假维权带来的相当影响,对知假买假者可分为两类做不同情况处理:对独立知假买假打假人个体予以惩罚性赔偿救济,打假公司专职人员打假则不予支持,同时可采取一些维权奖励措施,淡化个体职业打假人负面影响,促进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维权当中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从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以及"退一赔一"的性质上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知假买假"者不仅能够在法律上被认可为消费者,而且也在客观上、实质上成了消费者利益的保护者,就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金制度,应当有获得双倍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惩罚性赔偿是源于英美法系的一种多倍赔偿制度,我国在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中首次引入此制度。规定公布后,商界发生了很多起知假买假再索赔的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质疑声随之而起。法律对知假买假的性质没有规定,实务界的法院判决结果也不尽一致。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知假买假赔偿中惩罚性赔偿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Due to the globalisation of counterfeiting activities, the penetration of fake products in open market is growing. So far, the technologies to combat counterfeiting are mostly applied to high-value products (e.g. premium wine and branded handbags); however, in the medium- and low-value products' perspective, there is no secure way for consumers to identify whether the purchased items are genuine or not. To address the counterfeiting problems effectively, a platform for identifying authenticated products and promoting anti-counterfeit activities is very importan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and develop an anti-counterfeit platform which includes two functions: providing customers a secure network to ascertain the genuineness of their purchased product and increa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current counterfeit problems and updated anti-counterfeit solutions. By combining these two functions, it enables public to fight against fake and beware of counterfeit. Results of adopting portal technology in anti-counterfeiting show high accuracy in product checking and improved creditability. This reveals that the applicability and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r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2.
李黎  于情 《价值工程》2011,30(19):318-319
人民当家作主,以准确的政治学词语表述这一主张,即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虽然"民主"一词现在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都是一个混乱得可能让人上当的词,但民主意味着主权在民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存有争议的是如何解读这个术语。究竟"主权在民"意味着什么?如果厘清了何谓人民主权,是否它就意味着民主的全部?并且,通过什么方式能使当家人成为真正做主的人?这些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一些章节的解读,从"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角度入手评价我国民主政治中关于"人民主权"的含义和地位之理解。  相似文献   

13.
孙广达 《价值工程》2010,29(12):244-244
钻井行业面临着钻井市场日趋全球化及各国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同时,伴随着《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这标志着实施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的清洁生产已是大势所趋,它的实施是ISO14000国际先进标准的要求,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然由于清洁生产技术是一门新课题,还不成熟,还需要不断完善。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能从根本上解决石油钻井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填补了公司的空白,其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浅析八珍     
华宝山  史精娜 《价值工程》2011,30(21):310-310
中国饮食享誉世界,饮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有些习俗、食品、制作方法至今仍被人们所用,但有些却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渐渐忘却,八珍便是其中之一。那么,何为八珍?八珍的历史变革?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向对八珍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假洋品牌”现象分析及其转型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消费心理学以及当代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假洋品牌"现象萌发的前因后果;以欧典地板被揭发为"假洋品牌"等案例说明"假洋品牌"对企业发展的危害性,阐述了"假洋品牌"现象终将消亡的观点;对现存的"假洋品牌"企业从宣传、营销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其转型的发展方向,为国内中小型企业创业者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王志晓 《价值工程》2010,29(30):192-192
有人说,教育就是熬一窝粥,不管基础如何,不管个体特征的差异,都放到一起熬,希望把每个孩子都熬成名牌大学生,这已经成为学校、社会、家长评价教育的一个标志。但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面对有一群孩子我们能否考虑要因材施教,也要因材"不教"。我们总想把所有的学生教成我们心目中的样子,把所有的问题生都转化成优秀生,可是,这样的工程好巨大,而且不是有投入就有回报的,我们教师不是神,能力和精力及时间都不允许。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学会取舍,放这部分孩子自由,教他们学会取舍,让他们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呢?这不就是成功的教育、创新的教育吗?或许也是教育的巨大成功啊!  相似文献   

17.
王鹤 《价值工程》2012,31(32):296-297
加强专卖管理既是规范卷烟市场秩序、满足市场卷烟供应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行业生产经营秩序、营造良好内外环境、实现行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烟草行业应全力推进专卖管理工作上水平,在队伍建设、卷烟打假、内部监管等方面下功夫,推进"卷烟上水平"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张晓青 《价值工程》2014,(30):205-206
网络和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着传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模式,而且也改变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模式。本文通过对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分析,简单介绍了一种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的"湿"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补偿、制裁和遏制三大功能,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及赔偿范围等进行了探析,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李强 《价值工程》2011,30(11):246-247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强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的冲击,教师如何面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养成的困扰,在这里,通过对"礼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养成中的作用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