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懒人理财法并不追求榨取每一分收益,而是规划好自己的财务收支,省心省力地拿到无风险收益即可。极简家庭理财方案的正途是压缩你自己的理财需求,让这些需求可以简简单单通过少数几种理财工具就能实现。首先,不要着急寻找万能的理财工具。  相似文献   

2.
佚名 《劳动月刊》2012,(8):58-58
通货膨胀的今天,如果你还相信“把钱存定期就是最好的理财方式”,“少花钱就是理财”,“买房子是给自己一个安全的小窝”……那么,你还生活在上一辈人的理财思路里,最IN的理财方式应该是开放的,能扬长避短、发挥个性,让自己过得更快乐。  相似文献   

3.
心灵之约     
《财会通讯》2006,(2):I0041-I0041
看看你的理财盲点是什么 选择A:你对于钱财的运用没有什么观念,开源和节流两种工作,你宁可只做前者。认为花钱就是要让自己开心的你,自然不会愿意委屈自己。购买每一件物品你都会觉得很值。你可以试着去投资,因为品味很不错,能够选到可以增值的物品,那么你的收藏癖好,就不再只是让你花大钱,还能有一点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4.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客观事实,但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现在许多人把炒股或储蓄等同于理财,或津津乐道“节约就是理财”,而没有意识到理财本应是一种贯穿一生的财务规划。理财规划的目标是为自己及家人建立一个安心、富足、健康的生话体系,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理财新视角:个人理财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客观事实,但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现在许多人把炒股或者储蓄等同于理财,甚至津津津乐道“节约就是理财”,而没有意识到理财本应是一种贯穿一生的财务规划。理财规划的目标是为自己及家人建立一个安心富足健康的生活体系,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即首先是安排好当前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颖一  四海 《英才》2005,(3):62-63
今年你有什么理财规划呢?早作打算早受益。春节过后重投紧张忙碌工作的人们, 也该盘算一下新的一年,如何让手中的钱包鼓起来。努力赚钱是一方面,选择一两种既相对安全、收益率又较高的投资品种,无疑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会让你有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7.
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就是通过对财务资源的适当管理来实现个人生活目标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为实现整体理财目标设计的统一的互相协调的计划。要想成功的投资理财,您就需要更细致地去考虑您的未来。只有弄清您一生中各个时期可能需要些什么,您才能够制订出一个有效的投资计划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8.
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就是通过对财务资源的适当管理来实现个人生活目标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为实现整体理财目标设计的统一的互相协调的计划.要想成功的投资理财,您就需要更细致地去考虑您的未来.只有弄清您一生中各个时期可能需要些什么,您才能够制订出一个有效的投资计划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小培养理财好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责任感非常重要,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家长就可以通过限量供应玩具、糖果等来培养孩子们这方面的意识,在他们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可以将限量供应的东西升级为衣服等,并给他们开立银行账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理财决定。如果他们总是伸手向你要钱、或是毫无顾忌地拿着你给的信用卡到处消费,他们的要求会变得无休无止,花钱也就成了一件毫无痛苦的事情,因为真正付账的人是你,而不是他们。怎么办?你必须想出一套办法,让他们自己对自己说“不”,而不是你对他们说“不”。  相似文献   

10.
田仁灿 《经营者》2003,(11):30-30
<正> 将来的个人理财是自己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情,如果你不做,可能你的财富就与懂得理财的人有巨大差异。这样,你的个人金融安全、生活水平都会受到影响。所以,理财绝对不需要别人逼你,理财是保证一个人自身安全和长期生活质量上升的一个必经之道。问题一:一个没时间也不擅长投资的人,怎样保值自己的财产? GDP的增长,并不代表每个人的财富都是平均增长的。现在我们都有物价稳定的感觉,但仔细想想,钞票真的值钱吗?前两年花40万可以买的房子,现在可以吗?也许经此提醒,你才陡然发觉,你一直追求的东西,它不仅不满足你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时代》2009,(6):128-128
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怎样使自己的财富不缩水?面对花样繁多的投资理财方式,如何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 投资理财没有圣经可以遵循,因为个人财富状况、兴趣爱好.时间精力和理财目标不同,每个人选择的理财方式也不尽相同。本刊的调查旨在反映目前经济状况下。跨国公司白领们在投资理财方面的普遍趋势,相信能给我们读者和理财机构带来一种新的视野和思维,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理财专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08,(12):102-102
理财不仅是投资,更是循序渐进地培养“赚钱、存钱、省钱、钱滚钱”的习惯,这些习惯能让你拥有滚滚财源。 累积“第一桶金”:对于鲜有意外横财的职场中人来说,一定要把提高工作收入列为最重要的目标,快速累积起可供理财、投资的第一桶金。你可以建立自己的“理财情报网”,例如像富翁一样常到银行逛逛,搜集理财情报等,多跟比你有投资理财意识的人交往。  相似文献   

13.
<正> 普通百姓的投资理财究竟该如何做?怎样才能做到既安全,又有效地让自己的资金在投资过程中发挥较佳增值效应呢? 储蓄——既“笨”又“懒”的投资理财行为 中国有句俗话,大意是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何为算计?拿今天一句用得较为广泛的词语来讲,意即理财是也。  相似文献   

14.
理财是一门学问。日益重视以财生财的我国广大城乡居民,都在为提高理财水平而努力。现在好了,风靡于发达国家的银行私人理财服务,也在我国金融界崭露头角,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让银行帮你承担起这一家庭重要事务。 所谓私人理财服务,就是金融机构凭借其网络、技术和人才优势,为私人客户提供金融信息咨询和资金管理等服务,指导和帮助他们搞好以投资收益为主要内容的私人理财。80年代初,美国、西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就已在私人客户中开展了私人理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理财"一词成为各大媒体在大江南北不断宣传的热门词语。只要在百度上输入关键字"理财"进行搜索,我们就可以找到相关结果约一亿个。不少人听过"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因而却简单地认为理财即等于投资。谈到"理财"的手段,人们往往会说是股票、基金等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产品,而不倾向于采用人身保险这一金融工具。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论证人身保险是理财的工具之一,也是一种规划财富的手段。文章对人身保险在个人理财中的作用进行论述,呼吁人们正确看待并运用人身保险。  相似文献   

16.
Money Money控     
草莓 《中外企业文化》2011,(7):I0040-I0041
过去,孩子摔倒在地上,也许家长都没时间过来扶一把。而如今,一个孩子周围,围着N个守护者!吃、穿、住、行,哪还有孩子自己动手的事情?!过去,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玩具,每天在地上摸爬滚打,泥巴是最好的伙伴。到现在,送玩具、送书、送旅行,哪样不海派?不摩登?家长对孩子的爱,足以可见。但这么做,却是对孩子有害的。因为爱而害了孩子,相信这是任谁也不愿的。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花钱给孩子买礼物,不如让孩子学会理财技能,学会管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养成理财的习惯,用自己挣来的钱去实现更多的愿望。“嘛内嘛内讧”是一句咒语,对于理财来说就是“MONEYMONEY控”——“掌控钱财”(财商)。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理财”一词成为各大媒体在大江南北不断宣传的热门词语。只要在百度上输入关键字“理财”进行搜索,我们就可以找到相关结果约一亿个。不少人听过“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因而却简单地认为理财即等于投资。谈到“理财”的手段,人们往往会说是股票、基金等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产品,而不倾向于采用人身保险这一金融工具。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论证人身保险是理财的工具之一,也是一种规划财富的手段。文章对人身保险在个人理财中的作用进行论述,呼吁人们正确看待并运用人身保险。  相似文献   

18.
全民理财时代,个人理财已是家喻户晓。对于企业理财来说,理财者们相对陌生,就连部分企业主也时常烦·脑:对个人理财业务相对熟悉,却找不到安全合适的企业理财方式。对于公司来说,如何让银行账户中的钱“转”起来,让钱“生”钱,也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合理规划的。北京人胡先生去年创办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一年来公司业务不断增多,发展较为顺利。不过,他最近很苦恼,苦恼自己企业账户里的钱总是“沉睡着”。  相似文献   

19.
《财务与会计》2013,(12):69-69
投资与理财是一样的吗?保险理财专家指出,投资不等于理财,赚钱的能力和管理钱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理财观念和理财逻辑,要明晰理财规划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明白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刘凌 《财务与会计》2006,(10):65-66
习惯一:记录财务情况 能够衡量就必然能够了解,能够了解就必然能够改变。如果没有持续的、有条理的、准确的记录,理财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开始理财计划之初,详细记录自己的收支状况是十分必要的。一份好的记录可以使您:衡量所处的经济地位,这是制定一份合理的理财计划的基础;有效改变现在的理财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