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2003,(8):60-61
马化腾在经营中总是小心翼翼地追问自己三个问题 在中国说到小企鹅QQ,绝大多数网民都会觉得亲切。截至2002年底,腾讯的QQ注册用户达到1.6亿,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腾讯也不仅成为亚洲第一大即时通讯公司,还仅次于微软、ICQ美国即时通讯软件公司居世界第三。马化腾也凭着这个小小的即时通讯软件在4年间销售过亿元.撰写了深圳版的硅谷传奇。  相似文献   

2.
人与机器人     
回想许多年前,生活是简单的,几乎所有人都用一个全名注册的电子邮件。如今你有多少个电邮,多少个聊天账号?你注册了多少个博客,网上社区?我自己有4个常规电邮,2个即时通信账号,2个社交网络,2个博客还有3个Twitter账户(Twitter是即时消息的一个变种,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Twitter服务由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com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在2006年推出)。当然,我还参加和手机、电信、游戏、虚拟世界相关的各种网络社区;此外,我还在网上定制了几十种很少用或根本不用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杨茉 《活力》2014,(23):59-59
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作为中国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横空出世,到走进中国网民的视野,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微博用户已达2.5亿。微博用两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领头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模式和交流方式,逐渐地成为了人们分享交流、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的主要平台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纵然春意仍带着几分的寒冷,中国网络影视却在几年的摸爬滚打之后循着春天的气息渐渐挺直腰杆健步向前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17日在京发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近1.11亿的中国网民中,有37.1%的人经常使用在线影视收看及下载的服务。另外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根据最新用户调研的数据发现,90%以上的互联网用户都使用过电脑收看影视节目。另其在2005年2月的《中国在线影视用户规模及预测》中指出,2003年中国在线影视用户大约有650万人,随着宽带接入用户的增长,2004年在线影视用户将达到1300万人,占宽带用户的比例为45%。预计2006年该数目将达到3900万人。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1年4月底,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5亿。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使用互联网最多的国家。而且,在中国约有300万中小企业或多或少地在实施网络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来说,网络营销将以爆炸式的速度向前发展,网络营销的时代已经来临。在网上,任何企业都不受自身规模的绝对限制,都能平等地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及平等地展示自己,这为企业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刘丽静 《活力》2013,(1):57-57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9.9%.手机首次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的日渐普及以及网民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一个由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带来的全媒体时代正在来临.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移动互联网变革方面,中国是发达国家,美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引领了全球的变革。这也意味着传统行业的痛楚也是中国先行2015年,很多传统行业的互联网之痛不仅仅让人痛在心里,而且将开始痛到肉里。2015年,中国网民在人口总量中的比率将越过50%的分水岭,更主要的是,全球智能手机用户1/3在中国,是第二大市场美国的3倍。也就是说,这场由智能手机领导的互联网新变革,全球的震中不再是美国,而是中国。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是美国的5倍,目前在移动互联网变革方面,中国  相似文献   

8.
申音 《中国企业家》2006,(23):46-49
他创造了一个虚拟帝国,据说这个叫QQ的聊天软件拥有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接近中国人口的1/2,他的公司是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世界中,有人专事盗窃他人的个人账号。其中腾迅公司的QQ号及各种网络游戏的个人账号,已成为这些盗号者最垂涎欲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8,(14):84-85
随着中国网民平均年龄的增长,腾讯正在研究怎么去抓住那些成熟用户的眼球。  相似文献   

11.
多方介入热迎“机器人元年”微软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微软小冰”5月底横空出世,添加这个机器人的微信账号成为好友之后,便可以与其进行智能对话.之后尽管命运多舛,但“微软小冰”迅速成为搅热移动互联网机器人的重要力量.记者从业内获悉,实际上早在2001年,中国就已经诞生了拥有人类智商的“小i机器人”.根据公开资料,其目前用户已经超过1亿,拥有100亿次以上的交互,覆盖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云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一、调查背景及说明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报告.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目前的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74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60%。2008年。中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是24.8%.消费者规模达到7400万。  相似文献   

13.
马凌 《活力》2014,(16):57-57
2011年1月21日.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这位“微时代”的新宠儿实现了由“弱关系链”向基于个人手机通讯录“强关系链”的转化,并在一年后达到了3亿的用户数量,时间比新浪微博缩短了一半。截至2013年11月,微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达1亿,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其中,微信公众账号在15个月内增长到200多万个,每天保持8000个的增长以及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人民日报、央视等中央媒体微信粉丝数突破百万。  相似文献   

14.
“9.11”位居榜首一项完全由35岁以下的网民参与、名为“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网上评选活动于近日揭晓。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该项由《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青年流行语研究”课题组提供的调查结果显示,2000多位参评者在众多候选词语中选出了十大流行语。所谓流行语,是指某个时间产生的,首先在一定范围内风行,然后进一步传播的,以鲜活形式来表达特殊含义的词语。而青年流行语则是指由青年创造,或者源于其他人创造,但都在青年中广泛流行的词语。更有意义的是,通过这些流行语,还可以从潜在或间接的角度透视…  相似文献   

15.
张小兰 《公司》2002,(1):12-13
跨国战略联盟作为二十世纪90年代新出现的国际竞争战略,受到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和国外大企业的青睐和采用,据统计在1994~1996年全世界形成的2000个企业联盟中,大约75%是跨国战略联盟,跨国战略联盟正在改变着全球的商业环境。一、为什么要进行跨国战略联盟1为了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世界经济体系正由分裂趋于重新组合,世界市场也正从割裂走向统一。企业只有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选择,才能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在国际范围内配置资源的传统途径主要有二种,一是兼并收购他国企业,一是独立在国外建立分公司或合资公…  相似文献   

16.
资讯     
《经营者》2007,(16):10-10,12
<正>【公司】鸿星尔克荣获"2007中国网民喜爱的奥运品牌"7月28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寻找网民喜爱品牌——第二届中国网络经济论坛暨2007中国网民喜爱品牌寻找与体验行动"在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行颁奖典礼。鸿星尔克荣获"2007中国网民喜爱的奥运品牌"奖项。  相似文献   

17.
自从大卫·德拉蒙德先生1月12日宣称Google可能退出中国,至今已整整两个月,一个基本的共识是,Google一旦真的退出中国,中国政府、中国网民、Google公司全都是失败者,唯一的赢家是那些喜欢看笑话的人。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10,(3):94-94
2010年1月5日,群邑中国(GroupMChina)发布了首个中国网民数字消费细分市场的调研报告,涉足未知领域的探索。这份题为《数字部落:中国网民的爱与乐》覆盖中国各级城市,这些地方遍布了市场营销人员探寻的足迹。调查结果将网民分为七大类型。或者七大数字部落,并调查了网民上网背后的动机。  相似文献   

19.
邮政自动化系统及其在邮政物流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大多数邮政机构面临着用户多方面的业务需求的增长。用户要求更短的邮递时限和更可靠的服务,私营快递服务和邮政服务的市场份额越做越大、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青睐。为保持竞争能力、使业务持续增长,邮政机构必须不断改进其运作经营状况。邮政自动化是达到这些业务目标的有效方式。在主要工业国家,邮政服务均实施了自动化,在改善生产效率和缩短服务时限方面已显示出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鄢争博 《活力》2014,(6):121-121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允许用户通过登录网页、手机短信息、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软件等手段,以个人博客的方式随时随地发布不超过140个字的信息文本,并实现即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