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证券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构建不对称信息结构下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应用Bayes法则对证券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的动态化以及二者声誉变动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模型结论显示,监管者对承销商的违规或错误评估行为的“宽容”以及任何“下不为例”的监管思维不仅会加剧自身声誉的下降,而且会导致承销商评估失误概率的上升和承销商声誉的下降,表明监管者声誉和承销商声誉具有一损俱损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闽发证券严重违规被托管、辽宁证券被托管、华夏证券因违规被重组,中国证券承销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行业洗牌。但券商问题已不是简单的业务违规问题,深藏于后的制度缺失更值得我们思考。本从声誉机制的理论入手,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证券承销商声誉缺失的必然,并分析了造成证券承销商声誉缺失的制度诱因,以此为契点,探讨了完善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持股对我国上市企业承销费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  廖理 《技术经济》2008,27(7):85-90
本文选取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07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风险投资持股因素对于上市企业承销费用的影响。经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发现风险投资持股上市企业的承销费率要显著高于非风险投资持股上市企业,这表明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当前在我国并不成立;另一方面,剔除行业的影响,发现风险投资持股上市企业的年龄显著小于非风险投资持股上市企业,说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存在逐名动机。  相似文献   

4.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6-2007年A股市场全部上市公司数据,以检验风险投资持股因素对于上市企业承销费用的影响.在控制住发行价格、发行规模、投资银行声誉等因素的影响后,发现风投持股企业上市的承销费率要显著地高于非风投持股企业.这表明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当前在我国并不成立;另一方面,剔除行业的影响.我们发现风投持股上市企业的年龄显著小于非风投持股企业,说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存在逐名动机.  相似文献   

7.
《技术经济》2015,(8):107-115
构建了一个两期承销商收益模型,用相对行业市盈率反映市场条件,研究了不同声誉的承销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IPO定价机制。以2005—2012年中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声誉承销商为提高声誉对当期承销的IPO进行保守定价,低声誉承销商以最大化当期承销收入为目标对IPO进行激进定价。这种定价机制导致:相对于低声誉承销商,高声誉承销商承销的IPO有更高的首日收益和更好的长期市场表现;在高估值市场条件下,高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首日收益与市场条件显著正相关,而IPO的长期市场表现与之显著负相关;在低估值市场条件下,低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首日收益与市场条件显著正相关,高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长期市场表现与之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04-2007年间在我国深圳中小板上市的647家IPO企业为样本,对承销商声誉与企业IPO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运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和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发现声誉高的承销商没有发挥更强的抑制作用且承销商承销的IPO企业数量越多,其越有可能与企业的盈余管理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2009-2013年A股上市的887只股票,研究了承销商声誉、需求、政府管制和其他发行特征等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发现需求对IPO抑价的影响最大,需求越大,IPO抑价率也越高,承销商声誉几乎不显著,政府管制显著,且有正向的影响.其他的发行特征表明:发行价格越低,IPO抑价率越高,承销商选择认购也会提升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10.
张强  张宝 《经济经纬》2012,(2):151-155
作者利用中国创业板市场2009年~2011年200只IPO样本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情绪、承销商声誉与融资超募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情绪和承销商声誉对IPO融资超募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情绪越高,承销商声誉越高,IPO融资超募比例也就越高。为了确保模型估计结果的有效性,这里选取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替代变量做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研究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对格雷纳模型修正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东部经济带平均宏观税负较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比较显著;中部经济带和西部经济带宏观税负低于东部经济带,其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同时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分析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对资本征税显著地降低了人均GDP增长率,不利于经济增长.对劳动征税对人均GDP增长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对消费征税则显著地提高了人均GDP增长率,有利于经济的增长.本文进一步对税收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证券市场价格与货币供给量互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使用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价格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以期研究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直接的相互关系,检验货币供应量这一中间目标在我国中央银行调控证券市场过程中的适用性.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市场价格和M0、M2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证券市场价格可以用货币供应量M0和M2来解释,而证券市场价格变化不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供应量和证券市场价格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关系,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调控证券市场的中间目标,灵活调控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1978~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空间,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Johansen协整检验法、Engle Granger误差修正理论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对中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有别于其短期关系、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变动均具有惯性等结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及其原因的探讨,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有选择地引进、改造和吸收适宜先进技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城镇投资环境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结构,从而保证其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并以改进的经济模型,通过对我国1978-2006年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其在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失衡,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我国1993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存在弱相关性,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发展有显著的影响,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在选取的股票市场指标中,股票市场规模、交易率、筹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其他指标作用影响不显著;而经济增长对所选取的表示股票市场发展状况的指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偏高和收入差距扩大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从对外贸易和FDI的角度探讨其相互间的关联性问题。通过构造VEC模型的实证检验表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增强扩大了我国的财富分配差距,外国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则有助于改善收入差距。FDI对我国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对进口则有替代作用,基尼系数偏高隐含的低工资成本也是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论具有解释力,关键是要保证计量模型有理论依据,并将出口置于经济增长系统之中来分析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采用出口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不同时期对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5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形成、劳动力及出口总额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1952~1978年间,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胜  曾智 《技术经济》2014,(2):89-95
利用1985—2012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采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门限效应明显存在;在门限值以上,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在门限值以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同模型的实证结果都支持通货膨胀门限效应存在。  相似文献   

19.
对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建国以来全国及各省区的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描述,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我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并采用国际上流行的Panel data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资本与国民福利的关系受到不少国外经济学家的关注,但是国内的相关研究委实太少.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国民福利的影响不同,信任水平提高1个单位,平均国民福利水平将提高0.009个单位.民间组织密度提高1个单位,平均国民福利水平将提高0.136个单位;(2)除了对国民福利的直接影响外,社会资本还通过与其它因素的联合效应对国民福利施加间接影响,信任与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制度的联合效应对国民福利产生微弱的负作用,民间组织密度与这些因素的联合效应对国民福利产生显著的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