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5月台湾新"总统"陈水扁上台以来,对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其诱使台军慢性中"独"的一系列做法,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和警惕。一、台湾军队发展沿革从1949年至今,台湾军队经过不断调整、整编,其结构和面貌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基本是与台湾政治、经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在蒋氏父子统治期间,军队牢牢控制在国民党手中,并在政治、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军队一直是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支柱。李登辉时期,随着台湾开放"党禁",实行"政党政治",李登辉在对台湾军队加强控制的同时也加紧了实现军队的转型,主要是在组织上撤销台湾军队内国民党军中党部组织机构,规定军队中不允许  相似文献   

2.
去年5月台湾新“总统“陈水扃上台以来,对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其诱使台军慢性中“独“的一系列做法,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和警惕.   一、台湾军队发展沿革   从1949年至今,台湾军队经过不断调整、整编,其结构和面貌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基本是与台湾政治、经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3.
2002年是台湾民进党执政的第三年,在初步稳住政权后,陈水扁重点加速了军队的改造,台湾军队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台独"军队。台军在国防体制、建军规划、人事调整、台美合作及军事演训、武器研制等方面均发生了质的变化。这预示着台军整体作战能力将有明显增强,未来其军队建设的发展动向值得密切跟踪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今年4、5月间,台湾军队举行以大陆为假想敌的"汉光18号"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假想大陆在2005年春季对台发起攻击,其规模之大、份量之重,前所未有。这无疑是对祖国大陆的公开挑衅。据统计,台湾军队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年均演习47次。到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军队的各种军事演习明显剧增,截至去年底,2001年度台军举行的各类军事演习达300余次,成为台湾军队历史上军事  相似文献   

5.
在1995年1月,台湾正式出台"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199-2005年)作为其"跨世纪的经济建设蓝图"。1997年7月是该计划第一阶段结束并进入第二阶段的期限,究竟第一阶段计划实施进展与成效如何?下一阶段发展前景又将怎样?这关系到跨世纪台湾经济发展的前途,是当前海峡两岸共同关注的问题。一、"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执行进度按规划,台湾"亚太营运中心计划"(以下简称"亚太中心")的目标在于提升台湾经济自由化、国际化程度,促使岛内外人员、货品、劳务、资金及资讯流通便利,以充分发挥台湾在亚太地区及两岸的经济战略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6.
目前,台湾农业已初步实现了产业化运作,本文试从台湾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探讨加速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台湾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作法 "政策"引导台湾当局的各项农业扶持政策是农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从40年代末50年代初土改时期的"三七五"减税政策;到90年代推出的"农业建设新方案"等一系列农业重要政策措施,对促进台湾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转化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继"六年计划"和"振兴经济方案"之后,台湾当局曾于1995年提出在10~15年内将台湾建成为跨世纪的"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即以台湾作为根据地,发展亚太各国间的全方位经贸关系,并使台湾成为制造、海运、空运、金融、电信、媒体等6大经济活动中心,其制造中心又是重中之重.以上6大中心的实现,没有一项能够脱离科技发展的,因而台当局又提出要把台湾建设成为"科技岛"的设想.为了迎接以科技发展带动经济成长的时代,1996年8月,台"行政院国科会"不仅制定了一个跨世纪的"科技发展总目标",同时还通过了一些重大"计划草案",并正积极采取一系列发展科技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弛 《改革与开放》2016,(13):69-70
近年来,随着两岸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两岸关系步入了和平发展新时期.然而两岸间“经济热、政治冷”的僵化格局依旧难以破解.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呈现出“去中国化”和“台湾化”趋势,无疑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未来两岸应当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通过建构“双重认同”基本路径,化解台湾青年“去中国化”的认同危机,加快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9.
台湾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及行业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岛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50多年来台湾对外投资的区域格局和行业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东南亚和美国是台湾传统的对外投资区,但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投资区域.由于台湾资本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外投资的行业构成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台湾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农业高新技术在台湾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80年代是台湾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往后的10余年里,台湾为发展科技,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其中包括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在其历次重大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中,都把农业高新技术摆在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正>以所谓"反服贸"为口号的"太阳花学运"闹剧折腾了台湾20余天,近日终于告一段落。这场骚乱在全世界亿万民众面前彻底"秀"了一把,将岛内社会乱相、蓝绿党派恶斗、"台独"分子嚣张、当局治理无能、"代议"政治失灵、"闷经济"长期无解、贫富分配不均、低薪和高房价盛行、生活水平日益下降、民众怨气十足、年轻人对未来失去希望……,种种台湾陈年积疴一览无遗地展示在中国大陆,特别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面前,为他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台湾"民主"教育课,从反面印证大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纳米热在台湾不断升温。其走向有三:提出耗资6亿美元的纳米领域发展计划、启动“纳米列车”将纳米技术的科普工作广泛化、大力推动纳米在传统产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精致农业”涵义及其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台湾农业走过50、60年代的发展黄金时期之后,逐渐出现了停滞、萎缩的问题。为了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80年代,台湾开始调适农业发展方向,从注重产量转为重视品质和效益问题,提出以“精致农业”为农业升级发展的目标。所谓“精致农业”,台湾经济学界从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层次解释为“精致性的农业生产资源调配,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均衡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所得的农业发展”;台湾农业科技界的解释是“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有市场潜力并有利生态维护的农业生产”。总之,“精致农业”是台湾为扭转以往片面追求增加农业产量,采取促进农业生产能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4.
林威 《亚太经济》1994,(6):31-34,38
台湾金融的自由化与“国际化”福建师范大学林威四十多年来,尽管台湾经济有了迅速发展,经济增长可观,但正面临一系列长期性问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台湾的出口扩张受到遏制;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力缺乏,工资上涨,投资意愿不振,'经济转型缓慢;外汇储备累增,游...  相似文献   

15.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技产业的国际分工中,台湾利用"后起者优势"占据了重要地位.台湾发展科技产业的方法和模式也因此引人注目.其发展的有效机制可归结为:科技投入与产出逐年增长、科技政策的辅助推动、产学合作促进产业科技化以及科学园区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台湾企业策略联盟的动作不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台湾高速铁路BOT案最终由数家大型企业策略联盟而成的"台湾高铁联盟"取得优先议约权.此外,1997年台湾电子业及电脑业为获取更多的商机及市场份额组成了高科技策略联盟,共同投入需要大量人力及财力的IC产业.类似这样的策略联盟在台湾已于不同的行业、以不同的方式频频产生,它所具有的快速性、互补性、高效性已成为现代企业因应管理变化的一贴良方.那么,何谓策略联盟,它又是如何运作的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台湾当局背祖离宗,挟洋自重,近20年来通过大肆军购并不断进行"武器展示"、"环岛航行"等活动,为"台独"分子撑腰。台湾当局的所作所为,就是妄图靠美元买"军队现代化",倚仗"洋武器"搞"台独",达到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目的。"洋武器"真的就能帮"台独"的忙吗? 一两件高技术武器难挡历史车轮  相似文献   

18.
<正>大陆和台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各自形成了独立知识产权(台湾称"智慧财产权")立法、执法、司法体系。台湾知识产权体系的形成台湾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一直以技术输入和出口导向为基础,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是以引导技术输入与提升岛内生产能力为主。由于台湾自主研发成果较少,知识产权贸易逆差严重,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往往更注重保护岛内产业,对知识产权人,特别是对海外知识  相似文献   

19.
齐萌 《亚太经济》2012,(3):126-130
本文以台湾"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为中心,对其立法背景、制度特色和立法缺漏进行评析,并结合大陆现状,提出完善大陆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凤娟 《走向世界》2009,(18):70-71
陈麒峰来自宝岛台湾,在大陆经商已经有十多年了,走遍了大江南北.这几年,他落脚在济南,娶了济南妻子陈晓娜.现在,夫妇二人又把宝岛台湾的著名白酒品牌"八八坑道"引进济南,开设了"八八坑道"山东省暨大陆首家形象店,用浓香的酒融汇起两岸的浓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