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股票发行定价效率是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文从一级市场角度,首先提出衡量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标准,并对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2000年以前,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相当低,2000年以后,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相对于以前有所提高,但新股发行定价效率依然不高。因此建议管理层尽快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新股发行制度及其外部环境改革。  相似文献   

2.
新股发行方式与上市方式的联动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二级市场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30—40倍,而一级市场新股发行市盈率为15倍(或以下),这样就造成了股票价格的“双轨制”,从而给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变革新股发行方式是市场期盼已久的事。目前新股发行方式变革的焦点主要在新股的定价方面,即如何...  相似文献   

3.
吴佩  姚亚伟 《当代经济》2008,(3):130-132
本文通过构建影响我国A股市场新股IPO抑价的多因素模型对IPO抑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IPO发行抑价主要与我国新股发行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够成熟有关.要降低新股的IPO抑价水平,需要提高新股发行的信息披露程度、缩短新股发行日至上市日的时间间隔、增加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规范和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承销商.  相似文献   

4.
许尚德 《经济师》2005,(3):108-109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深入 ,证券市场也不断与国际市场接轨 ,新股全流通发行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介绍了目前我国新股发行及股权分裂的现状 ,分析了新股全流通发行在存量国有股减持定价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在我国实行新股全流通发行的迫切性 ,并相应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原有新股发行制度渐渐显现出许多弊端,为了提高新股发行融资的效率与公平,2009年,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桂林三金成为新制度下首只融资的新股,并且体现了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部分成果,本文从制度变迁及交易费用理论角度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进行理论分析,并就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殷市自建立以来,由于新股发行机制不合理,新股发行过程中存在着资金囤积,价格波动较大,投机因素较重等等问题和缺陷,难以适应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固此,对于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比如适当限制新股发行市盈率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股发行市场即通称的IPO市场,我国称之为股票发行一级市场,公司首次向公众发售股票称为首次公开发行(IPO)。由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法律经济制度背景、文化传统、证券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等参差不齐,导致各国新股发行制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取得进入IPO市场资格之后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新股发行价格,即IPO定价,IPO定价恰当与否是目前国际财务界公认的难题之一。IPO市场的准入机制及定价模式决定着一级市场的运行效率,当前,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比较国际成熟市场机制并结合我国实际从中得到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审批制下新股定价方式在审批制下,我国的新股定价方式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0年至1998年底。此阶段新股发行价格基本上是依据发行企业的每股收益和一个相对固定的市盈率水平来确定的,即新股发行价格等于每股税后利润乘以市  相似文献   

9.
詹细明 《生产力研究》2012,(10):64-65,73
伴随着股市的不断扩容和二级市场持续低迷,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文章从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历史沿革剖析出发,指出现行新股发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新股定价、配售机制、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及各项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尝试了多种新股发行方式以适应股票市场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新股发行方式的研究,探讨了各种发行方式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新股发行领域践行的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境外移植制度"水土不服"的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根本原因是移植制度并未成为我国新股发行域中均衡的制度安排.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实情况,认为权力中心可以引入"监管竞争"和"卖空"机制来协同促成我国市场化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  相似文献   

12.
取消新股发行市盈率限制后,新股发行市盈率和价格有所提高,然而一、二级市场的巨大价差并未得以缩小,这与缩小一、二级市场价差的改革初衷相违背。而这与我国目前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发行定价方式、特殊的股权结构和二级市场存在过度投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肖智润  颜峻 《技术经济》2006,25(7):111-113
上网定价发行和市值配售是我国证券市场曾经采用和正在采用的新股发行方式。在核准制条件下,上网定价发行和市值配售这两种不同的发行方式下新股初始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表现特征有所不同。本文从各个交易主体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对此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股票发行时选择何种发行方式产生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首次公开发行和增发新股是股票市场新股发行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中,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时采用的股票融资方式。发行抑价足指股票发行价低于上市价的情况,增发新股抑价则是增发价格低于增发新股的上市价格。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的新股询价机制改革以后,新股发行正式取消了询价的"窗口指导"。文章以2009年政府对新股发行的"窗口指导"改革为背景,选取改革前后在我国A股中小企业板上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边界模型,对"窗口指导"淡化前后新股发行定价中的折价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改革以前新股折价行为显著存在,且折价程度不容小视,新股故意折价是IPO高抑价的来源之一;而2009年改革后新股折价行为消失,IPO抑价几乎完全来源于二级市场对其估值过高。  相似文献   

16.
陈海明  李东 《当代财经》2003,(12):42-44
新股发行与上市时间间隔假说认为,新股发行与上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间隔;而这段时间间隔的长短对新股抑价程度有很大的影响;间隔越长.则抑价程度越高。对这一假说,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这在实际运用中,则意味着两种不同的政策主张。笔者基于实证研究分析后认为,新股发行与上市时间间隔假说在中国有适用性,因而管理层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改革目前实行的股票发行与上市联动机制.转而实行股票发行与上市分离机制。  相似文献   

17.
桂浩明 《经济咨询》2004,(2):29-29,36
经过几年的停顿,近期深市将被批准恢复发行新股,封闭已久的一级市场要再次开动起来。而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深市恢复发行新股以后,对沪市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整个证券市场又会带来那些变化。应该说,这些话题的确是比较重要的,本文试就深市恢复发行新股问题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方琦 《经济导刊》2009,(7):21-24
始自去年9月份的国内IPO暂缓发行似乎已接近尾声。中国证监会5月22日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截止至6月5日。意见稿正式发布后即会安排新股发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拟完善询价和申购报价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证券发行监管制度的演变及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新股发行监管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额度管理、指标管理、通道制、保荐制。不可否认,它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都起到了阶段性作用,但新股发行中存在的诸如“虚假上市”、权力寻租等问题却始终无法根除。本文对各种新股发行监管制度进行回顾并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新股发行定价偏低观点受到了一些定价偏高实证现象的质疑,且难以解释我国长期实行的发行市盈率管制政策。本文在原有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从正向反馈的非理性角度研究发行定价,进而分析市盈率管制政策的作用,并实证检验。研究认为,新股发行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正向反馈申购者,他们受近期新股上市表现激发而参与申购,这种噪声需求的存在使得新股即使被高估也仍然能够成功发行。发行人和承销商意识到这种噪声需求的存在,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他们会抬高发行定价,而机构投资者在近期新股上市表现较好的情况下也易于高估新股,因此也能接受较高的询价价格。实证结果验证了正向反馈申购者对发行定价的这一正向影响,并且发现市盈率管制政策能够对此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