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基础设施的施工建设逐步采用了现代化、市场化的操作模式,更多地应用、推广了BT、BOT、TOT等多种项目融资模式,从而更好地解决了资金短缺、负债过重的问题。本文就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项目融资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运用BOT模式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我国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瓶颈",我国应积极运用BOT投资方式,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应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全面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关于BOT投资方式的立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投资方式可以吸引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我国社会整体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加快我国BOT的法律制定和实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保证BO成功的关键。从BOT立法内容入手,针对BOT方式的适用范围,项目审批,主体资格,法律适用,法律责任及政府保证等方面,提出对BOT投资方式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4.
BOT推动社会资本有效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峰 《全国商情》2010,(5):53-54,59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些措施很大一部分涉及基础设施建设.BOT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无需政府投资,而由项目建设方出资建设、经营并管理,在特许期结束后将设施移交给政府.它是解决政府部门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的一种理想的融资方式.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环境,分析了BOT方式实施我国新投资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了适应新形势要求大规模推进BOT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BOT投资方式发展我国基础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还很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影响其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本体主要是政府,而政府的财政又无力全部承担,因此,采取BOT投资方式无疑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战略途径。另外,基础设施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发展我国基本设施,采取BOT投资方式的必要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近年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相关统计资料,分别从效益性、稳定性、充足性角度分析了我国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提出组建法人化的投资主体,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属性来研究制定和调整价格政策,重新定位财政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融资中的作用等,以期改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现状.  相似文献   

7.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在中国,人力资源、人均收入同外商直接投资成正相关,效率工资同外商直接投资成负相关,其中人力资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基础设施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没有影响.说明外商在决定是否向中国投资时关注的是软环境因素(如人才状况、市场潜力、劳动生产率等),而不是硬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
BOT模式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我国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瓶颈”。本通过分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形势和BOT项目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指出我国应积极运用BOT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现时,对如何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适用和活用BOT融资方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BOT是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达成协议、政府特许权行使为前提。BOT中政府特许权必须依法行使,遵循利益协调、高效、公平和目标约束原则,规范行为方式,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1-2010年安徽省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成本和城市开放桓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有一定的影响;商业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BOT是政府与承包商合作经营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特殊运作模式。高校后勤引入BOT方式是可行的。BOT投资模式是对我国高校传统后勤资源配置方式的全方位冲击。BOT在高校后勤建设中的运用还存在问题,应以适当方式设计和完善相应的具体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7年,辽宁省是东北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省份,但外资投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辽宁省必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也存在差异。合理配置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别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投向结构两个角度,对京津沪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加大多元化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严格规范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将引进并发展BOT投资方式,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从近期召开的“中国BOT投资方式国际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BOT是建设、运营、移交之意,是指以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政府授予投资者一段时间的经营特许权,在收回投资并取得利润的特许权期结束后,投资者把项目无偿地交给政府的一种投资方式。引进BOT投资方式,是我国回家计委在制定“八五”吸收外资计划中最早提出的。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外投资者普遍看好我国的投资环境和潜在的市场,而中国建设资金不足和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此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创业投资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总量增长结构优化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资本市场动荡等挑战,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等特点: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恢复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中西部地区承接外商直接投资转移取得积极进展。据商务部统计,上半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523.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资本市场动荡等挑战,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等特点: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恢复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中西部地区承接外商直接投资转移取得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河北省2007—2013年地区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内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及其大小。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北省技术创新存在正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存量等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起到促进作用而贡献度较小,本地企业类型虽然表现出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本存量要素在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作用方面,贡献度大大高于其他要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BOT是一种全新的项目融资形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新型形式。与PPP模式相似,这是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但是与PPP模式不一样的是,PPP模式指的是政府与私人企业进行合作,双方共担风险,从而降低融资难度和实现利益共享;而对于BOT模式,从合作关系上而言,政府和企业之间更为直接的关系是垂直性的关系,也就是政府将建造经营设施的权利授予私企,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该建设,并在规定的许可范围内,私企有权利获得相应的费用,由此获得利润。可以说,BOT项目融资模式是典型的一种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机制相融合的混合经济机制。综合看来,BOT这种全新的项目融资模式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降低政府负担的同时,回报率也明显,而另一方面,对于私企来说融资风险相较而言比较大。本文基于此对BOT项目融资模式的利弊分析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私企建设者和政府带来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经营城市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能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筹资困难,不能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效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经营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物品、投资环境、品牌形象、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20.
刘春翠 《新智慧》2006,(12):53-53
BOT是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转让)三个英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组合,代表一种项目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把基础设施项目交由民营企业建设经营,允许民营企业按特许权协议要求去组建项目公司并筹集项目所需资金,按协议标准完成项目建造,在特许经营期内通过对项目的有效运营来回收投资并获取利润,在特许经营期结束时,按协议规定程序向政府无偿移交项目。BOT也被称作“带资承包模式”,一般适用于大型或特大型基础设施建造项目,如大型电厂、污水处理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其特点为资金投入大,施工周期长,投资回收期也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