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金融是土地金融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农村土地为抵押品而获得的资金融通。农地金融可为农、林、牧、渔各业提供中、长期信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协助农民开发、利用和经营土地,增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力,推动一国农业的长期发展,是农业发展中的一项战略安排。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农地金融制度,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探讨。1.国外农地金融制度运作的特点自1770年世界第一个农地金融机构———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在德国成立之后,农地金融制度逐渐在世界各国推广,如今已成为一项…  相似文献   

2.
农地金融是一种旨在为农业提供中长期贷款的资金形式,它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来融集资金,债权可靠,较为安全,有助于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中长期信贷的投入,缓解农业资金的供求矛盾,综观当前世界,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地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3.
构建新型农地金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金融是农业土地经营者以其拥有的土地产权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行为关系的总和,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地金融制度。虽然各国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历史背景不同,组织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作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诸如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协助政府农业政策推行、集中资本进行农业基本建设、促进农业与城市金融的交流等。  相似文献   

4.
土地制度是农村最基本的一项经济制度,土地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对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各地在实践中就深化农地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农村基本上跨越温饱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以后,如何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前不久,本刊邀请在京的部分理论工作者,就进一步深化农地制度改革问题,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现将讨论的有关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金融制度的建设与基本设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信用经济从局部领域向各个领域扩展,形成信用经济。在信用经济中,融资行为是核心内容之一,没有融资行为的存在,任何产业都难以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取得理想的发展速度。农业也不例外。为了促进农业的高速稳步持续发展,经济发达国家都推行土地金融制度,利用土地进行融资,取得农业发展基金。 一、土地金融的内涵 众所周知,金融一般指的是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的相关经济活动。金融业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信用形式,对货币资金进行调剂和分配。土地金融作为金融业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指围绕土地开发、改良、经营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金融有助于化解我国农村担保品缺乏、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现状,对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农地金融制度的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农地金融发展所需要的内外条件,对土地附属权益归属、土地资源流转和相关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农地金融制度所需的系列要求,最后肯定了农信社是最佳的土地金融运作主体,农信社必须加强内部变革以适应其要求,其他各项配套措施也应到位,以促进农地金融制度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流转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是当前我国农地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农户获得农地承包权和使用权之后 ,如何才能促使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提高土地生产率 ,稳定农业生产 ,并为无地农村人口或有志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户获得土地经营权提供途径和机会 ,应该成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 ,特别是建立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尤其在加入WTO后 ,我国更应该进一步深化农业改革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 ,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一、明确承包土地的财产权 ,界定土地使用主体的权利范围 ,使土地流转在…  相似文献   

8.
农地金融制度最早试点开始1988年的贵州湄潭,主要试点形式包括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土地资产证券化、农地信托和农地金融合作,但整体推进乏力,反映出在我国构建农地金融制度过程中的多种障碍,表现突出的包括:农地法律依据缺乏、农业保险缺失和社会保障不足.为了破除障碍,需要政府尽早修改相关法律、提供宽松政策环境、加强农业保险建设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的市场化、现代化趋势表明,如今的“三农”正在经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差序层次变迁,客观上要求金融服务如融资手段、渠道、方式等方面应该适应这一变化。尤其是加入WTO后,农产品竞争力下降,土地的比较利益会更加低下,由于资金趋动性,会导致农业资金大量流失,农业融资更加困难。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农地金融制度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投、融资手段。一、现实思考土地作为不动产具有不可毁灭性,不可移动性,用途持久等优越性,在信贷方面是良好的担保品,以农地自身的某种价值为抵押、形成信贷投入的风…  相似文献   

10.
农地金融是缓解农业发展资金瓶颈、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代金融工具。本研究利用2011年黑龙江和重庆两地的微观调研数据,基于农户特征视角,实证考察影响区域农地金融需求的主导要素,并进一步探析农地金融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土地的规模化发展空间是影响农地金融需求的重要因素,而且规模化空间较大的地区更倾向于利用农地金融继续发展农业而不是扶持非农产业。另外,农户的家庭成员人数、农户类型、近亲中是否有村干部对于农地金融需求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农地金融的推进需要充分尊重区域间的差异,也要特别重视农地金融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尹云松建立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层次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阐明笔者的管窥之见,以期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一、建立以农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2.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随着农地金融制度的推行,农业保险的滞后、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以及土地对中国农户的特殊性使得农业风险很容易转化为经济风险,进而转化为社会风险与伦理道德风险。因此,农地金融制度在目前的中国缺乏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农地租赁经营的法律依据与规范化运作王春平李丽峰一、实行农地租赁经营的法律与政策依据农用土地作为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下实现优化配置,是农业领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重要目标,也是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农地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农地抵押贷款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地抵押贷款是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资金不足的主要措施之一农地抵押贷款是指以农地作抵押进行融资的过程。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的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经济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采取多种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农地抵押金融体制建设。德国1770年在西里西亚省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随后还建立了公营的土地银行,它们主要任务是放款协助农民购买土地及作水利建设等工程费用,这种土地金融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的土地改革及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此后,农村土地金融在美国等国和地区得到普遍…  相似文献   

15.
试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地转移问题石爱虎农用土地转变为非农部门用地,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农地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和结果。农地尤其是耕地的不断减少,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必要从理论上分析农地转移的经济机理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17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1)国内外研究都较为关注土地价格和土地市场化,但侧重点有不同。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更加关注规模经营、农户个体特征对其流转意愿的影响和农地金融创新。(2)国内外学者都关注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制度设计和变革,但国内学者更关注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以盘活土地资源。研究结论:土地经济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土地政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集体建设用地统筹利用、农地三权分置、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以及改革开放40周年土地市场与土地制度的系统性回顾、分析与展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hinese Family Database, CFD),从常住地、人地关系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定义了四类农户样本,并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农地确权与农户收入的关系。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对长期务农家庭的农业经营收入和土地流转租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不过,农地确权会激励土地承包户提高务农概率,从而提高整体上的农业经营收入;他也会促使非农就业家庭将闲置土地转出,从而增加土地租金收入。研究还发现,农地确权对抵押土地贷款的影响不显著,因而很难通过间接途径增加农户收入。本文认为农地细碎化、土地流转的非正规化、农业生产的低机械化以及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农地确权增收效力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更加深入的土地制度改革是进一步激发农民增收活力并最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土地流转的各主体、社会因素和农业生产因素等方面对影响兵团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兵团土地流转取得的生产和社会效应,对进一步推动农地流转工作的有序发展,实现兵团土地长期固定基础上的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兵团大农业优势,加快实现兵团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峰 《农村经济》2001,(11):2-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地的可持续利用 ,农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在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 ,土地保护不力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从业者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出发 ,在分析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基础上 ,提出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现状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和有效利用。这就要求在农业发展和农地利用上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农地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 ,即农地的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将品质地产和优良服务有机结合的养老地产引来各路资本竞相角逐。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地逐渐流入市场,作为将金融和土地经营开发相结合的创新型金融模式,农地金融活力将呈现爆发式增强,可以同时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共同唤醒经济体系中"沉睡的资金",释放农村土地活力。本项目介绍了养老地产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对农地金融如何助力养老地产问题作出系统化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