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危及我国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管理机制,提高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是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能力培养,而这又必须以人的创造性为前提。本从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出发,论证了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主要内容,为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人在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问题阐释,说明“自然的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坚持人的主体地位一致性的逻辑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民素质、农业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使世界22%的人丰衣足食,被世人称为奇迹。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人口与农业资源环境间的予盾正日益尖锐,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可持续发展经济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崇正 《经济学家》2007,1(5):67-74
马克思经典著作及其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思想及其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不仅仅或主要是从阶级剥削角度揭露资本主义的暂时性,而更重要的是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揭露和论证资本主义的危害性和暂时性,以及被新的合理社会形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所代替的必然性、合理性,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共存,从而使人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才是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马克思理论占主导的应该是他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人和自然和谐共存、发展,人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力争实现自身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问题。《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重新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主体性,才是走出人类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8.
发展的最高层次是人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的现代化。这是由于人的素质状况制约决定着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决定其信奉何种发展观,采用何种发展形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冯梅  何斌 《经济师》2000,(2):21-22,24
2 1世纪山西农业产业必将从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走向工业化和信息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这场生产革命中 ,其起关键作用的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者的素质 ,本文就此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以求专家学者共论 ,达到共识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一是指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指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凸显出来,它的建设需要一个平台,而学习化社会:正是具有这个社会性平台的特点。因此,构建学习化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西方思想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它以人为出发点和考察对象,从古至今的思想家们自觉不自觉地涉及到了人的素质这一问题,本文纵向考察了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近现代的西方思想家们对人的素质问题的论述,勾勒出西方人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这对于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认识和促进人的素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继军 《经济师》2002,(10):55-55
把人和自然作为平等的二元主体和“自然中心”论 ,是可持续发展原则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文章通过对它们的批驳 ,指出并论证了谈可持续发展必然以“人本”为本的原则 ;结合此原则 ,重新定义了可持续发展 ,丰富了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人的价值"与"人的成本"--佩鲁人的价值理论析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其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而撰写的名著<新发展观>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价值等于人的成本".认为,"科学的"经济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为目的的科学;而人的价值等于人的成本,因此人的价值的实现就在于人的成本的补偿.其理论体现了力图用哲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哲学问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是个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他虽然不像教授导师那样亲临教学第一线传道受业解惑,但却是大学生成长的关怀者,是大学生日常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也是和大学生接触交流最多,影响最大的人,因此对承担这个岗位的人的素质要求也是很全面的,作为身为这个岗位的人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最终取决于其主体因素———人的素质。因此,人的素质培养、发展、提高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素质应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方法等,这些基本素质紧密结合,构成人的素质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人的素质的基础。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首先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知识结构的过程。适应时代需要的知识结构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是立体知识结构。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随着国内外经济竞争的加剧,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给出经济环境定义的基础上,从经济关系、经济制度是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发展的内在动力,物质生产和科技进步是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下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三个方面探讨了经济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提高对民营企业家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浙江改革开放25年,经济发展、整个综合实力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去年全省GDP达9300亿元,今年可以超过1万亿元。不光是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非常显著的。浙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觉得关键的是两条:一是得益于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8.
工业文化的缺陷造成了人类今天面临的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而人所具有的超越性使实现生态文化成为可能。生态文化是吸取各种文化精华的现代化的文化。在生态文化建立中对我国传统文化要批判性地继承。  相似文献   

19.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近现代以来都存在着一个关于“人”的消解和重构的课题,并且其内容既有相当大的区别,又不无相通和一致之处。我们今天关于“人”的消解和重构的任务含有两个分属不同时代而又相互关联的层面,如果说第一个层面是在“重复”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和主体性哲学的话,那么,第二个层面则具有了真正普遍的时代(当代)意义,完全有资格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对话。而这一对话在我们的人学研究中亦将表现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人学研究的近现代思考维度与“当代——未来”这一思考维度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论人的素质与人力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而人力资源问题主要人的素质问题。本文从人的素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 ,着重论证了人的体力素质、智力素质、德力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强调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 ,首要的任务是发展教育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才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促进我国经济快速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