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2013年12月在黄石市郊区对大气颗粒物(PM_(2.5)、PM_(10)和TSP)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其污染特征,并研究大气颗粒物浓度与主要气象因子(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黄石市郊区PM_(2.5)、PM_(10)和TSP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7.2~365.9,78.2~513.8和90.5~586.4μg/m~3,日均值分别为201.2,294.0和345.4μg/m~3,均明显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超标率分别达到96.8%,93.5%和61.3%,说明该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细颗粒物(PM_(2.5))污染;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浓度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相关性不显著。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分析可能是受不同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也可能与气象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
于2012年7月10日至2012年7月18日昼间,对黄石城区6个点位TSP和2个点位的PM10、PM2.5进行了采样分析,并探讨了TSP、PM10、PM2.5浓度之间及与主要气象因素(相对湿度、风速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石城区TSP、PM10、PM2.5昼间浓度范围分别为:113.17~335.64μg/m3,125.33~197.97μg/m3,67.80~133.55μg/m3;对比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日均值,黄石城区TSP、PM10和PM2.5的超标率分别为16.67%,50.00%和50.00%。城区TSP浓度分布顺序:黄石市大桥局>磁湖剧院>黄石十中>李家坊>湖北理工学院>人民广场;黄石十中PM10和PM2.5昼间浓度均比人民广场要高。通过对TSP与PM10、PM2.5作相关性分析并做t检验,发现TSP与PM10、PM2.5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于2015年9月8日至同年月29日采用安德森分级撞击式采样器在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楼顶采样,分析不同粒径样品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探讨黄石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与质量浓度特征。结果表明:质量浓度相对较大的粒径依次为0~0.4μm、0.4~0.7μm、4.7~5.8μm,质量浓度分别为15.96μg/m3、14.26μg/m3、9.45μg/m3,其余粒径质量浓度相差不大;小于0.7μm的颗粒物粒径越细质量浓度越高;0.7~10μm粒径范围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对较低。各粒径范围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为:第3周第2周第1周,推断降雨可降低空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关性分析表明,黄石市大气颗粒物特点随其粒径不同而显著不同,可能是因各粒径范围颗粒物理化成分不同而导致。  相似文献   

4.
于2015年8月、10月和2017年1月、3月在黄石市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采用直读式Dust Trak8533型颗粒物浓度测定仪对室内空气颗粒物PM_1,PM_(2.5),PM_4,PM_(10)进行实时监测,以评价工业城市高校图书馆室内空气颗粒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时,图书馆内PM_(2.5)与PM_(10)的浓度分别为0.032 mg/m~3和0.034 mg/m~3;夏季时,图书馆内PM_(2.5)与PM_(10)的浓度分别为0.012 mg/m~3和0.013 mg/m~3;秋季时,PM_(2.5)与PM_(10)的浓度分别为0.076 mg/m~3和0.081 mg/m~3;冬季时,图书馆内PM_(2.5)与PM_(10)的浓度分别为0.137 mg/m~3和0.144 mg/m~3。此外,图书馆室内的空气颗粒物以PM_1为主,占比90%以上。图书馆室内的相对湿度和温度与颗粒物浓度均呈正相关。人为活动对图书馆室内的颗粒物浓度具有较大贡献,室外颗粒物是室内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运用热光碳分析仪对黄石市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进行测定,并探讨了EC和OC的质量浓度水平、粒径分布及来源。研究发现,黄石市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集中存在于细颗粒物中,秋季时EC和OC的最大质量浓度出现在0~0.4μm粒径的细颗粒物中,分别为(1.11±0.17)μg/m3和(2.52±0.38)μg/m3;冬季时EC和OC的最大质量浓度分别出现在4.7~5.8μm和0.4~0.7μm粒径的颗粒物中,分别为(0.48±0.08)μg/m3和(4.88±2.03)μg/m3。冬季时大气颗粒物中OC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秋季时的质量浓度;而秋季时大气颗粒物中EC的质量浓度高于冬季时的质量浓度,且这一差异在细颗粒物中表现得更显著,5.8~9.0μm粒径除外。黄石市大气中细颗粒物的碳组分主要源于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家庭天然气燃烧和地面扬尘,粗颗粒物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6.
采用安德森8级撞击采样器对黄石市大气颗粒物进行分级采集,分析了不同粒径范围颗粒物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气象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粒径减小显著增加,呈单一的变化趋势,较高浓度(53.70μg/m~3)主要集中在细粒径段0~1.1μm,且不同粒径范围颗粒物质量浓度均表现为春冬季高、夏秋季低,并明显受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影响。除秋季外,春季、夏季和冬季较细粒径范围(0~0.4, 0.4~0.7, 0.7~1.1, 1.1~2.1μm)各相邻粒径段颗粒物浓度相关性良好;粗粒径特别是9.0~10.0μm粒径段,在秋冬季与部分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显著相关;在春夏季与其他粒径范围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无明显相关性。总体上,黄石市大气颗粒物具有显著细粒径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武汉市地铁系统为研究对象,监测了洪山广场站和江汉路站及途经的地铁1,4,6号线车厢内的生物气溶胶浓度,并分析了影响浓度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洪山广场站和江汉路站的生物气溶胶浓度为0.16×10~5~25.21×10~5个/m~3,平均浓度为4.76×10~5个/m~3,地铁车厢内的生物气溶胶浓度为0.58×10~5~1.67×10~5个/m~3,平均浓度为0.93×10~5个/m~3。不同时段地铁车站内的生物气溶胶浓度差异显著,且地下站台的生物气溶胶浓度与地面的浓度差异显著,地下不同深度站台的生物气溶胶浓度差异不显著。此外,地铁站的生物气溶胶浓度与人流量、温度、湿度、PM_(2.5)和PM_(10)正相关,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大气颗粒物,大气颗粒物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还对城市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根据石家庄市2012年6月~7月间PM2.5的检测数据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在采样期问PM2.5的日均浓度为66μg/m3,远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标准,通过对石家庄市PM2.5进行源解析表明其主要来源是煤、油及其他矿物的燃烧,文章根据污染源解析给出了相关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2015—2016年黄石市团城山经济开发区国控点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SO_2,NO_2,CO和O_3)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团城山经济开发区大气污染物的日、月、季节和年变化特征,探讨了气象要素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监测期间黄石城区的首要大气污染物为PM_(10),PM_(2.5)和O_3;除SO_2和O_3外,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呈明显的"U"形变化趋势;多数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而O_3则刚好相反;PM_(10),PM_(2.5),SO_2,NO_2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气温高,相对湿度大,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消除;O_3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除SO_2和CO外,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平均风速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利用中国环境保护部(MEP)公布的在线小时数据,通过AQI及定性定量的相关分析法,研究了2017年至2020年河北省污染物PM_(2.5)、PM_(10)、CO、SO_2、NO_2和O_3-8h的时空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论:河北省位于中国华北平原地区,污染较严重,其PM_(2.5)、PM_(10)、和O_3浓度较高;从未达标天数来看,PM_(2.5)和O_3对河北省大气污染的贡献最大,其次是PM_(10);就季节变化情况来说,PM_(2.5)、PM_(10)和CO的变化规律较相近,SO_2、NO_2的变化趋势较平缓,夏季O_3浓度最高;冬季的主要污染物是PM_(2.5),其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有邯郸、邢台、石家庄和保定,而污染较轻的是张家口和承德;夏季的主要污染物是O_3,其污染较重的是张家口和保定,污染较轻的是唐山。  相似文献   

11.
管理思维方式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技术群,极大地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此时,整个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自然观是对其时代理想的表述,它是战国时期人的生存面临全面而深刻危机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注解家,诸如庄周后学、郭象、成玄荚,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自然观虽源于庄子,但不止于庄子,而表述了各自时代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务人员高效率的行政行为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其行为中的外部性问题却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因为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与帕累托最优原则不符。因此通过外部性理论审视与分析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中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在制度层面完善对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弥补正外部性行为的额外成本支出,加大负外部性现象的成本风险。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汽车零部件企业专利信息的特点,研究了利用专利数据信息检索技术中的需求表征方法和匹配模型来进行专利检索。在专利信息获取后,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检验一致性。采用模糊物元法对某企业的专利信息进行评价分析,为企业专利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贫穷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但这一问题的探讨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93年的探索。执政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解决了如何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认为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中饱含激情地塑造了苔丝这一悲剧艺术典型,揭示了造成苔丝悲 剧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宗教的迫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摧残及其性格的弱点等合力。  相似文献   

18.
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和当前发展出发,近期西部大应主要采用点轴开发模式,其主要思路是设计西部地区空间布局的点轴系统;以此为基础确定近期开发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重庆制造业竞争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的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重庆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职工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结论是支持国资委关于限制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与普通职工差距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25万元。与普通职工工资差距保持在12倍。绝不是所谓的“心理底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