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时期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会计监督面临的问题;其次,从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外部环境构造等方面就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老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长久的话题,由于企业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基本操作势必也要发生变化并有所调整。下面,笔者就国有企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八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虽已进行了十余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为使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顺利进行,必须认清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些误区.经过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现有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本文将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不正确认识归纳为八个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十分关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改革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总体状况每况愈下。究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企业能否搞好?有些人丧失了信心;还有些人主张将大多数国有企业非国有化,等等。我认为,应在结合国情和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判断当前国有企业的状况,深入剖析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及时对症下药,这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国有企业总体上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集体企业和非公有企业所占比重由198o年的76.0:23.5…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价值链重构等给中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原则是竞争中立,以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够强、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中国需要在强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税收体系改革、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推进会计制度改革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应该说国有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改革的力度大,发展的质量好,议论正面的增多。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取得的成绩,如何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调整和发展,改革中还有一些什么样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我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7.
顾馨月 《价值工程》2020,39(4):97-98
改革开发以来围绕改革国有经济体制弊端、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我国进行了多轮国有企业改革,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体制机制不灵活、腐败现象丛生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方向。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对国有企业改革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未来国资国企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全民福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控制力和竞争力提高,公有制经济得到巩固发展。毋庸讳言,国有企业发展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拟对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挖掘国有企业改革存在误区和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许多机制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在借鉴和创新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李惠华,李惠霞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企业改革的重点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重点难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讲六个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公开选聘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脚步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中人事管理改革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如何通过对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改革,减少和降低传统国企认识存在问题是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又一问题。文中就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改革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三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系统工程的核心是通过解决旧体制遗留问题及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给国有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企产权改革,改善企业所有者结构和经营管理机制,最终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的一天晚上,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的黄奇帆一个电话将市国资委主任崔坚叫到了自己家里."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怎么搞?你有什么想法!"崔坚刚到,黄副市长就劈头盖脸地问道.黄副市长接着说: "现在我们要引进一个第三方力量来支撑我们的金融和国有企业改革,我给王鸿举市长作了汇报,跟几个副市长作了商量,大家都支持我!我给你3天时间,你去给我弄10个亿的资本金,同时把这个企业给我注册好,如果你完不成任务就把任务还给我,没关系,我自己来做!"果然,3天后重庆就诞生了支撑金融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第三方力量——渝富资产管理公司.渝富的诞生,缘于一个贫穷的城市——重庆,决心要做一件超乎想象困难的工作,让国有企业起死回生,担当推动重庆经济发展的重任.当时重庆之穷,超乎想象.重庆作为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在陪都时期和上世纪50年代,可谓名重一时,有不少知名企业.但到了八九十年代,大多风光不再,散小弱差,亏损面接近80%.20余家上市公司,有效益的没有几个,50%为垃圾股,面临退市和ST的危险.全市贷款余额1 8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就有500多亿元.主流经济学家们曾说,"自己都死到临头,还想当救世主?"  相似文献   

15.
<正>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事关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有一些错误论点,干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危害甚大,我这里试作简要评析。一、评"产权虚置论"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是"名义上人人所有,实际上人人所无",因而是"产权虚置"、"产权不明晰"、"所有者主体缺位"的"空有制",必须通过产权改革,把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我们知道,国有企业——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本质特点在于,它是全国人民这个群体,对企业生产资料这个整体的共同占有。全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拥有国有企业的产权,国家的主管机关将国有企业委托给该企业的职工(厂长、经理和其他职工)从事生产、经营,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有企业的重大变革总是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发展,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与社会保障社会化改革关系密切。文章梳理了以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社会保障改革历程,从企业竞争力与社会保障概念内涵关系、社会保障是国有企业主要政策负担、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平竞争的主体地位关联、社会保障经办能力形成企业间接成本四个方面研究分析国有企业竞争力与社会保障改革的关系,总结国有企业竞争力与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成效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方向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之后,在新的改革框架下,国资委将或消亡或发展成全国性的企业国资监管者。图/CFP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企业要推行国有资本管理机制,向市场化方向改革;而国资委不能直接管国有企业,要做干净出资人,设立若干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就我10年来从事国资系统和国企管理咨询、研究的体会看,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出路不仅在于企业自身,而更在于管理企业的体制——国资体制,它如今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障碍。这种国资体制包括两部分,一是国资委及其定位;二是国有企业和国资委所处的国资环境。未来国资委的去向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规模庞大,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以及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国家实力的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的大局.国有企业改革被提到改革日程已历经三十年,但改革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本文将在总结国有企业三十年来的改革历程基础上,阐述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我国国有企业正在加快转型,在改革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及工资制度改革,被统称为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有助于提高企业干部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市场竞争力。但当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三项制度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改革策略,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外溢提振经济增长。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1979—2013年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度为0.14个百分点,期间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曾达到0.4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时期,在延续已有制度惯性的基准情境中,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为0.12个百分点,完全落实改革部署则有望达到0.3个百分点。为了更好释放国有企业改革的增长红利,应要继续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核心,同时协调推进国资管理体制、国有经济布局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