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In China there is a growing debate on the role of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on food security. This paper uses satellite images to examine the changes of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and its potential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 We find that between 1986 and 2000 China recorded a net in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1.9%), which almost offset the decrease in average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r bioproductivity (−2.2%).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conversion of cultivated land has not hurt China's national food security. We also argue that more recent change in cultivated area likely has had little adverse effect on food security. 相似文献
4.
郭勇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6):81-85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土地需求急剧增加.为进一步控制土地利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但在土地管理中存在土地配置效率低下、大量农用地非法转为建设用地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经济价值日益显化,农民围绕土地权益而发生大量纷争,为解决其中的一些尖锐矛盾,我国应积极地创设土地发展权制度,显化土地发展权,建立基于国有士地发展权的土地利用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5.
6.
根据黑龙江省西部沙地农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具体分析了泰来县沙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抑制因子;针对这些障碍因素,提出了现阶段实现沙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及具体建议:探索治沙模式,改善生态环境;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生态农业为指导思想,大力推广和发展可持续农业;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土地利用分区管制具有土地用途管制和规划目标分解的双重作用,保证了综合规划长期战略与日常土地管理之间目标转换。通过对加利福尼亚州《综合规划指导》的解读,对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组织、实施、评价,及其与土地分割和规划土地用途的衔接进行了论述。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加利福尼亚州的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政策实现了综合规划宏观目标与微观管理的转换,同时保证了土地利用分区与土地分割、规划土地用途之间的一致性。这对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宏观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日常土地管理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Informal development on farmland is not only a major problem facing thousands of people, but also a major challenge to land use planning. In the rapidly growing literature on informal l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most authors claim that ambiguous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dual land tenure system are the primary factors involved. As a result, existing state-led land use planning responses to informal development are solely focused on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l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hallenges this approach,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urban informality. By examining many illegal gated communities in suburban Beijing,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informal development of farmland on the urban fringe is the result of local grassroots groups spontaneously responding to socioeconomic inequ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These inequities mainly concern distributive inequity, procedural inequity and contextual inequity in relation to land use. It appears that the ongoing market-oriented initiatives of the state government could worsen informal land development unless these 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at the local level are tackled. The growing civil society is another change to the state's control of informal land development in China's cities. A new land use planning system which has more concern for social inclusion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centralized control is imperative in China. 相似文献
9.
刘凤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3):27-28
分析了临汾市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指出土地资源总量不足、耕地日趋减少、水资源缺乏、传统体制束缚严重及科技教育水平滞后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提出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建设现代化水利、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开放领域为该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土地需求急剧增加。为了进一步控制土地利用,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但在土地管理中存在土地配置效率低下、大量农用地非法转为建设用地等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经济价值日益显化,农民围绕土地权益而发生大量纷争,为了解决其中的一些尖锐矛盾,我国应积极地创设土地发展权制度,显化土地发展极,建立基于国有土地发展权的土地利用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关中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尚英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2):66-67
通过对关中农业旅游开发的意义、开发条件和现状的分析,提出关中开发农业旅游的基本原则和布局构想。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丽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3):27-28
收集了山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农业水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的相关原始数据,应用系统学原理,采用灰色综合评估的方法,对辖区内11个地市的农业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据此提出山西省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作为国家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工具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新认识:其与政治相关,源于经济制度,基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政策工具,能体现空间规划,以及新形势下土地利用规划所面临的要求。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入手,提出了包括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模型方法,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模型分析方法,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依据等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体系。最后提出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月卿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9,(3)
分析了河北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以规划评估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以往土地规划实施评价情况,提出土地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为中国土地规划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提供思路及参考。研究方法:资料比较与归纳。研究结果:分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规划评估制度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结合需求、围绕目标,提出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建设的具体建议。研究结论:(1)在《土地管理法》修订及《土地利用规划条例》制定中,应对土地利用规划评估制度的目的、时限、主体、程序予以明确;(2)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完善创新,应扎实开展规划评估工作体系、技术体系等基础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不足、村镇土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分析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并就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进行思考,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可作为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研究和发展,以促进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态势分析——以全国3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地科学和农业经济科学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和园区内部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大结构的土地利用规模状况;同时,评价分析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状况;最后,提出国家农业科技园土地利用的相关政策建议,引导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土地规划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莺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6):36-39
在新一轮规划即将全面展开的时候,对我国土地规划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简要的概括,分析了现行体系中存在着规划种类太多、分工不明确、缺乏时间性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缺乏衔接、缺乏对城乡一体化的统筹考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脱节等缺陷与不足,最后通过探讨研究,分别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土地利用规划、村镇规划、水利工程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四个方面论述传统农业规划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总结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的启示。[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与对比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古代农业规划经验,利用对比研究提出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结果]传统农业强调因地制宜,根据土壤质量、气候条件等优化农产品布局,充分考虑环境容量、便利性、环境改善等进行城镇规划,注重风水理论在村镇规划中应用,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灌排调相结合建设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结论]传统农业规划思想对于土地利用及产业布局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制度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政策重点为:调结构、调过剩产能、完善城乡统筹中土地制度,严格保护耕地.针对资源供应的刚性影响逐步扩大,全社会的发展理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节约集约道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应该供需双向调节,加速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转型,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实施建立差别化供地政策、强化耕地建设性保护专项工作.对2011年来讲,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用地是关键,严格保护耕地是硬任务,应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