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资源消长与经济增长关系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文章定量分析了反映我国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各项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林业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林区农村贫困问题的日益突出,林业经济增长促进林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迫于当前我国的林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近年来增长方式的不断调整,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必须从之前靠高资源投入的粗放型转为靠提高生产效率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本文从影响林业经济增长的因素、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入手,对当前林业经济增幅长方面研究加以梳理综述,并在以上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当前林业经济增长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宋珂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1):45-47,56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利用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及所承载的人口数量。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根据选取变量的分析结果和精明增长理念,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应合理调整用地结构;运用科学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强调土地使用功能的适当混合。 相似文献
4.
野生动物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这种资源的外部性。针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问题,采用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分析了野生动物资源成为稀缺资源的外部性成因;通过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手段的划分,着重界定并评价了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参考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国学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等指标体系,构建了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关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性检验方法,运用Eviews 6.0软件,对2000~2012年期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期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增长为林区的经济转型创造了发展的条件,经济增长是经济转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从自身和政府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促进林区经济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出以“增长三角(徐州、济宁、临沂) 双港(连云港、日照)”为空间构架的网络型的淮海经济区发展模式和包括“极点的优化、通道的优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机制的建立、区域协调管理组织的建立”的淮海经济区的空间组织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制度下的林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经济的增长在江西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我国退耕还林制度下国家的投入、耕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效应有一定的意义。采用江西省2000~2009年的退耕还林及林业生产要素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计量回归模型,探讨了江西耕地面积的变化、林业固定资产投入量、退耕还林专项资金、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数量、退耕还林面积等因素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文先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3,16(4):15-17
本文从地勘经济增长的概念入手 ,介绍了地勘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提出了提高地勘经济增长质量就必须提高地勘单位的整体素质的观点 ,并对如何提高地勘经济增长质量及地勘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方法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保证,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资源对经济增长束缚越来越突出,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可持续增长是各国普遍关注焦点。本文基于经典的索洛模型和Romer(2001)的经济增长模型,考虑土地资源的限制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建立模型测算我国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阻力",计算出的阻力值大约每年0.0143,也就是说因为土地资源的限制,四川省经济增长平均每年降低了1.43%,并对这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这对于掌握四川省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约束影响,合理预测四川经济增长态势,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联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经济联系作用量分析,对江西省各级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联系进行研究;江西省区域空间结构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南昌市是其唯一的经济增长极;江西省内其他区域中心城市都与南昌市的经济联系最密切,但是其他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相互联系不强;提出大力推进南昌市和"昌九工业走廊"经济的发展,促使江西省区域空间结构逐步向工业化成熟阶段演变。 相似文献
11.
《国际粮食与农业综合企业市场学杂志》2013,25(4):13-29
Summa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 Pakistan is used as a case study due to its large amounts of agricultural exports which have competed with industry for government support. This study estimates three simultaneous equations representing GDP, agricultural exports, and total imports while incorporating factors such as income remittances from abroad, investment, and manufactured export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timing of this information is critical as Pakistan's policy makers now face major agricultural reforms in their quest for development. The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favorabl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agricultural exports and growth in GDP.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3—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实证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各地区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为"N"型效应,预示着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加以应对。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降低环境污染;此外,因单纯为了引资,对环保要求的门槛过低,外商直接投资加重了环境污染;资本密集程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低;相对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规模越大,环境污染越低。 相似文献
13.
李发俊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1):3-5
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分析湖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湖南省县域经济处于空间集聚过程中,经济空间结构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模式。通过模型对经济空间格局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表明,湖南省县域间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HH型县域集聚区内部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作用有限,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HL型县域与相邻县域呈负相关,其经济发展剥夺了外围县域的发展机会;LH型县域获得高水平发展县域的辐射获得很快发展,有向HH型转变的趋势;LL型县域之间的经济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开发区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开发区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不同时期开发区的供地政策和增长方式。研究方法:将土地要素引入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扩张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土地要素是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土地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功能是在变化的,其经济增长源泉功能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弱化,技术和制度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大。研究结论: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于土地内涵式扩张的基础之上,其特征是提高土地集约度和减弱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途径是提高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相似文献
15.
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区域差异--以长江流域四川、湖南、江苏三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和江苏三省,1978-1996年耕地资源面积减少与GDP增长过程具有一定时空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少与GDP增长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在地区差异上,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江苏省耕地面积减少与GDP增长间的关联程度要高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湖南省和四川省;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耕地资源面积的减少将会由超前型减少转为滞后型减少。最后,作者由上述分析得出了三点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17.
论文选取了1981年-2013年山东省环境与经济数据,通过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分析山东省大气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水平。结果表明,山东省二氧化硫排放量的EKC形态为倒U型。粉尘排放量则有N型曲线的形态,而工业废气的排放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呈现单调增长的形态,虽有下降趋势,但并不明显。可见,经济的增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环境质量,但并不能完全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所以,若想从根本上改善环境污染的现状,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需要多方面的措施与政策相结合进行调控,从而达到经济与环境"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Amanda Hammar 《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2001,1(4):550-574
A violent eviction in a remote northwestern corner of Zimbabwe in late 1997 provides a prism through which to explore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competition over space, power and production in Zimbabwe's agrarian margins, where con?ict over wildlife and agriculture has intensi?ed and the state has become a key player.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in its quest to (re)gain control over one such location, the state has had to construct it as space of violence in order to de‐civilize it and reinvent it as a wilderness zone. The ‘day of burning’ is taken not only as a signi?er of the violent potential of such competition, but also as a metaphor for the state's increasing loss of legitimacy in the margins: that is, the ‘burning away’ of any residue of illusion about the state as either the democratic embodiment of the people's will or compassionate provider of services and security.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消耗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森林资源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多个国家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森林资源的消耗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的经济繁荣的结论,为柯布-道格拉斯模型添加了自然资本N这一变量。以中国为研究对象,沿用这一思路,在增长理论模型中添加自然资本变量,对1980—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森林资源消耗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有很大贡献,并对此结论进行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以1979~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背景,以安徽省为案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城乡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的实证分析,并运用2002年投入产出分析城乡居民消费对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