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已在全国形成共识.问题在于:破解“三农“难题的“重中之重“又在哪里呢?本文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谈起,说到农民问题在根本上是土地问题,从而认定破解“三农“难题的“重中之重“在于农地产权的进一步变革与创新,主要包括重构农地产权的终极所有者,将终极所有权之外的全部产权(含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得益权,或简称使用权)一次性量化归农民永久所有,实行农地产权的市场化流转以及让农民分享农地产权的级差收益.通过这样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必将引发农村生产力的一次新的大解放,不仅能有效化解“三农“难题,而且还可为整个国民经济新一轮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三农”是当代中国重中之重的难解问题,宜从源头上加以剖析,顺乎规律才能解决。在“三农”问题中,农民是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实是农村人口进而城市人口问题;农村是承栽农业的地区,主要是农村土地问题;农业是“三农”中的根本,实是农民与农地的结合方式问题。“三农”问题根本在于解决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解决好"三农"问题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荣 《南方经济》2005,(4):48-51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本文探讨如下的内容:(1)指出“三农”是我党执政和我国政府行政的四大基础;(2)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农民的根本利益:(3)我国的“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应抓四项创新工作:反哺、少取、多予、“造血”,形成“五化”长效机制,综合地破解“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现结合江西省上高县实际,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一、看“三农”问题要有新认识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破解“三农”难题,首先必须提高认识,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三农”问题。1、要认识到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5.
改变农民意识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辽宁经济》2005,(5):26-27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已将“三农”问题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农民是农村、农业之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而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是改变农民旧的意识观念,以现代的意识观念引导农民的思想、行动,使其意识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在我读过的为数不算少的关于中国“三农”(农民、农业和农村)的论著和论文中,不乏佳作。然而,读后总觉得还不满足,不少文章“似曾相识”。原因者何?基本缘由在于雷同。多数文章不外“三段论”:一是“重中之重”。阐述“三农”问题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严重性,为世人敲响警钟;二是“社会公平”。对“三农”所处的不平等的“国民待遇”同情有加,批评严厉,表现出社会道义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业、衣民、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少数地区的农民收入甚至不能保证最起码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呢?陕西省旬阳县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从制度创新入手,巧用“加减乘除”法,研究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有效途径,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所以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被归纳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提了出来,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更是成为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目前“三农”问题的现状和对策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高秀青 《唐山经济》2004,(11):25-27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则是就业和增收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区历次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分析,总结出影响我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我区农民增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明基 《发展》2010,(4):32-3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根本又是土地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合理的农地制度安排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地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土地革命,是中央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三农”问题,要靠发展的办法,而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把农民利益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突破了以往把发展单纯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来思考和认识发展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邬雪芬 《浙江经济》2004,(14):58-59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农民的增收问题更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发展》2004,(3):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4.
来自农业战线的长春皓月公司董事长丛连彪代表说,总理报告求真务实,亲民爱民。我国有9亿多农民,民生民意就应从“三农”问题入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三年1号文件中,“三农”始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要有效破解“三农”难题,须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统筹”原则,突出阶段重点,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此,我们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总的发展思路是:以“三农”为中心,确立城乡互动、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着力解决农民增收这一核心问题,求真务实,克难攻坚,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人人有保障(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泱泱农业大国,曾经创造了为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农业文明,即使今天农村人口仍然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所谓“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者,对于“三农”问题一直是思考的内容之一,但是许多问题却没有搞清楚,困惑时时有之。近日从友人处看到一本书,开卷得益:“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以从未有过的崭新姿态进入2 1世纪。回首2 0世纪的辉煌和辉煌中的失误,尤其是检视我们还未完成的‘三步走’的战略和现代化目标,抚今追昔,更感到解决‘三农…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转折点,而“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在改革开放后亦有了新的诠释。“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收入相对城镇居民收入的下降,这主要是由城乡资源的不对称流通造成的。“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发展,而且对于全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思想和政策的创新与发展集中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六个“一号文件”中。  相似文献   

19.
滨州市是一个农业人口近80%的新建城市,“三农”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难事。近年来,滨州市紧紧围绕为农业服务构建载体、为农村发展搭建平台、为农民意愿疏通渠道,积极进行了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创新,立体推进“三农”工作的构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基于分工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京安  罗必良 《南方经济》2003,(2):60-62,47
尽管“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各界的重视,但我国农经界往往就现象谈现象,缺乏对此的严格、系统的理论分析,因而无法给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方案。本文试图以分工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经济发展一般过程的分析,指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农业的分工发展,而这必须保证农业领域中各项资源的完整产权,因此,减少农业领域中各项资源的产权残缺是农业分工发展的前提,也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