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商业会计》2004,(2):15-16
“存续”企业,是一个伴随国有大型企业重组上市而出现的新概念,并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内涵。“存续”是指集团公司中未上市部分资产或非核心业务。目前国企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随着大量国企上市以及一些非优质资产的剥离,存续企业成为社会关注的普遍问题。如果在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同时,存续企业改革能够取得成功,我国国有  相似文献   

2.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业上市后,迫切需要对所属众多存续企业实施改革、调整、整合、清理,通过体制转换建立起一级法人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创新,进而促进有效发展。本文结合石化资产公司体制转换实践,阐述了体制转换中财务资产处置的目的、原则和有关操作程序及要点,以期能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非上市部分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有公用事业企业绩效管理改革起步较迟,但存在问题相对于其他性质的企业而言更为突出。通过对国内一些国资背景的公用事业企业开展绩效管理改革情况的调研,发现国有公用事业企业绩效管理改革的突出问题、阻力难点与其自身一些基本特点紧密关联。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经历对国有公用事业企业绩效管理改革难点及对策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4.
“存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续企业“是个新的概念。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在主业或优良资产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分离出来的辅业、不良资产及原有社会职能面临着“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问题。这部分分离出来的资产被称之为“存续企业“。下文作者结合长岭炼化公司的实践,对存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司伟 《现代商业》2008,(3):167-167,166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与2000年主辅分离,主业上市,辅业存续,现在经过七年的艰难历程,中国移动存续企业的改革进入攻坚的阶段。本文以中国移动存续企业为范倒,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对如何搞好存续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中申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万亿  甘维  古晓慧 《中国市场》2008,(39):66-67
本文研究产融结合在中国实施的背景、现状和未来之路,为产融结合在国有大型企业中的推广提出三种可行的模式,以期为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卫 《江苏商业会计》2004,(1):46-46,45
“存续”企业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行而出现的新概念,它是对国有企业改制后承担着原企业不良、劣质或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经营,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以及辅助业务的分离生产等职能的企业的统称。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存续”企业常被当作劣质资产和改革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国家积极的推动了供给侧改革,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参股企业的公司治理以及投资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为了提升企业治理的效果,加强企业的投资回报,必须要对治理措施以及投资策略做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对国有参股企业公司治理与投资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胡倩 《财贸研究》2001,12(5):30-32
在现有的改革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大企业经营体制,实施“大经贸”战略,实行分类改革,改革外贸管理体制等;改革的具体措施为:转变经营观念,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开展资本经营等。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持续发展和国有企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基于战略合作、提高控风险能力、增加盈利等方面考虑,大型国有企业对外参股股权数量不断增多,而参股企业股权管理问题也成为了国有企业关注的焦点和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有参股企业的形成,并对国有参股企业的股权管理难点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困扰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改革的关键因素便是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只有分析其形成根源,才能构建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我国国有商业不良资产的新模式。因此,从不良债权形成原因入手,指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可划分为三大类——财政性不良资产、企业性不良资产和经营性不良资产, 并分别对其形成背景进行了详细探究,以期有利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国有企业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没有解决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要排除国企改革进程的阻碍 ,必须解决国企产权不清晰 ,权责主体不到位、调整国有资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才能顺利推进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于预算软约束的成因,学界尚未取得统一意见,在已形成的观点中,对这一现象只是有外生性和内生性两种解释。预算软约束理论的描述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在社会主义体制下,预算软约束会导致国有企业存在高负债情况,经济运行效率低,降低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国有企业的改革。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分离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考核,增加企业再投资申请成本。同时,加快改进政府的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14.
Z理论与我国国有企业HRM对策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芳 《商业研究》2005,(3):110-113
一段时期以来 ,国有企业生产率持续低下 ,其中HRM水平落后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HRM功能不全是当前国有企业的现实问题 ,为解决这一现状提出几点思路 :分析了国企HRM的现状 ;对Z理论中有益于国企HRM改革的内容的摘录 ;说明了Z理论和Z型组织的实践给国企HRM改革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有企业依然存在着经营管理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财务信息失真、企业行为失控等问题。其原因是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准;内部审计在企业组织中地位较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内部审计手段和技术落后;企业组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程度尚处于较低的层次。解决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国有企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摆正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关系,健全国企内部审计制度,以确保国有企业的经营与改制有法可依,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相似文献   

16.
陈震  李艳辉 《财贸研究》2011,22(6):133-143
结合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就不同地区市场化进程差异对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高管薪酬与会计业绩的敏感性降低,与市场业绩的敏感性增加,这表明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改变了高管薪酬契约中不同业绩指标所占比重的大小;同时,区分不同性质和行业的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显著大于非国有企业,对保护性行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显著小于竞争性行业,这表明市场化进程的宏观背景对不同性质和行业的企业高管激励契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这是“员工持股”第一次在中共中央文件中被表述。随着国企混改的不断深化,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国企混改背景下宜宾五粮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展开分析,并探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原因,旨在为优化员工持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类改革是我国此轮国企改革的核心。要实现分类改革的目标,必须对关乎国企管理体制的国有出资人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我国国有出资人模式主要有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两种。但无论是以国资委为代表的集权出资模式,还是以行业或地域为标准的分权出资模式,其主要缺陷在于没有回应国企分类改革的要求,没有区分商业类国企与公益类国企而分别构建出资人制度。实际上,在国企分类改革下,有必要确立集权模式与双重模式并行的混合出资人模式。针对商业类国企采国资委集权出资模式,由国资委专司“管资本”,剥离其监管企业的职能;而针对公益类国企采功能双重出资模式,由多个部门分工协作,既“管资本”也“管企业”,实现有效监管的职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而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建立是决定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败的核心问题。本文探讨和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控股股东政府性质,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激励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性质对于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是货币薪酬激励还是管理层持股激励都起到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而且,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在弱化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同时,还会强化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负面影响。考虑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改强化了管理层激励对于公司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同时又弱化了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治理效应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不仅为现有文献关于管理层激励与企业绩效关联的结论分歧提供新的解释,对于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的有效性,以及切实改进管理层激励契约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从新的视角为我国股改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