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白、我白、大家白!白大夫,就是让你白!一白再白!白!白!白!"这是"白大夫"一款化妆品的产品广告语,试想很多人对于这句说教式的广告词一定不会陌生,抛开市场受众群中褒贬不一的意见和看法,也许很多人知晓和了解"白大夫",准确地讲应该是从这则产品广告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很多人都记住了“金钥匙”、“乐得家”、“圆梦宝”等金融产品的名称,却说不清楚这些金融产品的内容。这是很多金融企业投放广告的一大误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尤其是销售人员都遭遇过这种情形:你对自己企业的产品或者技术解决方案十分有信心,并相信这正是对方所需要的;或者在对外合作谈判时,你自以为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双赢”的建议,为此你精心准备了一套方案,然后亲自上门去对方单位演示,兴奋地介绍你的设想。而当你滔滔不绝、口干舌燥地介绍完,对方的回答往往却是:好吧,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建议(或者产品)。但是,我们需要再研究一下,要征求一些人的意见,然后我们会联系你……  相似文献   

4.
What I Want     
《成功营销》2008,(1):116-116
在世界领域里,我们询问了很多行业的商业领袖他们最想要什么,得到的反馈五花八门,既有U盘,也有电子宠物的答案,令很多人感到意外。今后我们还会做商业领袖“最有感慨的产品”系列,如果你恰好中意一款产品,就说出你的感受吧。  相似文献   

5.
今天你晒了没有?我晒,故我在!今天晒什么?这是目前风靡网络的用语。你没听说过?你没看到旁边朋友的侧目吗?简言之,网络时代的“晒”,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与人分享、展示、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晒的东西很多啊,晒创意、晒工资、晒装备、晒衣晒食、晒生活方式,总之是一切可以分享的东西。而今后可以晒的东西里面也加上了另外一样,晒色彩。  相似文献   

6.
幽默     
《浙商》2009,(15):101-101
必须记住的事 老板:“你必须记住的事情是重复、重复、再重复。重复是主旨!如果你有一件产品要出售,那么,只要有可能,你就要喋喋不休地说,把它填满人们的脑袋。如果有必要,即使令人讨厌、让人反感也在所不惜,但是,千万不要忘记重复重复再重复!这是能够产生效果的唯一办法!”雇员:“是的,先生。”  相似文献   

7.
林展贤 《中国广告》2005,(11):23-24
对品牌来说,代言人的基本传播价值就是知名度转移,比如福建地区的很多运动厂商找来了某某天王巨星,把LOGO和产品与代言人“陈列”在户外广告牌上,对消费者所传达的讯息是:“看!我们跟这巨星一样出名,我们是名牌喔!”但这只是“基本价值转移”!推上一层来看,便是“个性与行为价值转移”,比如某大可乐的谢天王,从来都不会忘记拿着其代言的可乐在手.而竞争品牌的城哥更以最大力量宣告他对赞助商的忠诚,  相似文献   

8.
“你戴什么手表?”听到《新营销》记者的询问,丹敏行(TAN Toshiyuki)挽起白衬衫的长袖,露出一款卡西欧男式腕表。在他身边,是一本《YOHO!潮流志》时尚杂志。丹敏行的营销人生,被“卡西欧”和“YOHO!”连接起来。这个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的日本人,从2002年开始负责卡西欧中国区业务,曾任卡西欧电子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  相似文献   

9.
原油涨疯了!这几乎成了个“地球人都知道”的话题。然而,如果你不是化工专业人士的话,你或许还不知道,化工产品也快涨疯了!  相似文献   

10.
在酒店业要想列入品牌级别,我们必须过英语关。“如何学英语”,这个问题国人已经谈论了几十年,但总是没什么结果,似乎越谈越难!成千上万的人还是在“讲一口流利英语”的梦想中徘徊!我们中国人能学好物理、化学,也能学好开车和电脑,但要学好英语却是特别难。你如果现在下决心“用正确的方法”学习英语,我想你还有机会!因为“Never too late to learn!”(什么时候学都不迟!)  相似文献   

11.
何苗  李健 《市场周刊》2005,(38):51-51
“一招鲜,吃遍天!”在中国这片需求旺盛的蓬勃市场,似乎并不少见“一招鲜”的产品,但真能据此“吃遍天”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大多只是充当了昙花一现的流星。昙花一现式的产品可以举出很多。保健品、学习机、跳舞毯,无疑都是曾经的“好产品”,但经营这些产品的企业,却无一例外的与持续发展无缘。  相似文献   

12.
只说“毅昌”这两个字,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殊不知我们的生活中早已到处烙上了“毅昌”的印记,每天打开电视机,接听手机电话,抑或是开着高级轿车扬长而去,你可知在许多令人耳熟能详的国内外著名家电、汽车企业的优秀产品中都能看到毅昌设计的身影。  相似文献   

13.
序源 《上海工商》2003,(9):30-32
一直以为,跑展览的一个大收获是可以领先于市场.抢先看到很多新的产品、新的科技成果.如果碰巧遇到的是新型消费品展览.更能让人得到一种赶上“时髦”的心理满足。这不,记当下正逛着的还真就是个和咱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展览,走,去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新“花头”!  相似文献   

14.
特许趣事     
《连锁与特许》2005,(12):8-9
开分店一天早上,一酒店的伙计去挂招牌,一不小心,招牌摔成两半,老板很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粗心,该死!”伙计却不慌不忙地说:“老板,你快要开分店了,这是很好的预兆呀!恭喜你!”于是老板转忧为喜,笑了起来。推销一个卖辣椒的小贩见一个湖南口音的人走过来,忙大叫道:“要买辣椒的赶快来,不辣不要钱!”湖南客人买一斤走了。这时一个上海人来买,小贩又喊了起来:“我这辣椒,一点不辣,还带甜味。”上海客人正要买,湖南人果然拐回来说:“你这辣椒是甜的,我不要。”小贩辩道:“这辣椒是变味辣椒,爱辣的吃了辣,喜甜的吃了甜。”一位过路的广东人听…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财富》2009,(4):62-65
“就向流星许个心愿,让你知道,我爱你。”但这不是用来诉说甜美的爱情。 北京高校附近很多酒吧墙上粘着的许愿卡上,写下的最多期望是:“来年,请让我拥有一份工作!你可知道,我爱你。”  相似文献   

16.
陈三卖瓜     
陈三的瓜摊占了巷口最当阳的位置,进巷出巷的人甭管你买不买瓜,打从瓜摊旁经过时,个大滚圆的西瓜一个劲儿地朝人眼皮里钻。这不,一大早热得够呛,陈三才摆摊,就有人来照顾生意了。是位老头,他说:“小伙子,劳驾你挑个瓜吧!”“好呢,您老等着吧!”陈三从身边篓子里捞起一只,麻利地拍了拍,再凑在耳边弹了弹,说:“老人家,这只保管熟。”他正往秤盘里放。“慢着,”老人说,“摊上多的是,小伙子,你咋到篓里捞呢?”陈三心里咯登一声:“这老家伙忒精哩,难道瞧出了名堂?”“老人家,您有所不知,这摊上的多带夹生,篓里呢,才全是…  相似文献   

17.
邮册——“形”、“意”的结合体 视觉传达中,“形”是一种趋于直接、具象的语言,“意”是它的引申和多维的思考。而同一种“形”可以产生很多甚至无数的“意”,比如一杯红酒的“形”,你可以说它是一个产品,可以认为它是酒吧的象征,也可以理解它是一个与庆祝有关的符号,甚至你可以断定它是一种生活的象征,或是一种情感的表象。反之,这一系列联想就必须或是就只能用一杯红酒来表现么?  相似文献   

18.
拯救中国人     
《品牌》2013,(7):36-41
作为一名中国人,走出国门,你最自豪的是什么?你肯定开口就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自豪,因为我们背后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支撑着。正是这五千年的文明,我们获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今天的我们,却正在毁灭着这块招牌!五千年“中华老字号”危在旦夕,中国人的文明和道德正一点点的退化,急需拯救和挽回!  相似文献   

19.
怎么看,张荣都不是想象中的“富豪”。他指着自己那套面料很一般的藏青色西装,说:“这是我们公司统一的工作服,上班和社交场合我都穿它。”然后,又拉着衬衫领子,让我猜价钱,这是一件市面上早已不流行的暗条白衬衫,很多打工仔穿的那种。我就说:“百来块钱吧!”他得意地笑了:“30块。”见我怀疑,就很认真地扯着袋口边的商标说:“海螺的,打折的时候一下子买了6、7件,换着穿。”  相似文献   

20.
良子 《中国品牌》2011,(12):124-125
“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这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网络流行一句话,叫“有钱难买我高兴”,意思是只要你喜欢、你高兴,就算再贵点儿,也是值得的。作为一个品牌、一家企业,你可以贩卖更高价值的产品,但是,只有用心去善待你的顾客,你才可以更高频次地贩卖给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