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分析该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以及土地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利用人均建设用地测算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该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结果表明,望城区各乡镇综合修正系数介于0.2~0.5之间;2020年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为2 749.81 hm2。应根据各区域现实潜力大小来安排农村居民点整理,以便提高整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及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闫梅  黄金川  彭实铖 《经济地理》2011,(7):1157-1164
中部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粮食产量的变化对全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中部地区在迎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农业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展矛盾日益严峻的挑战。详细分析了中部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耕地面积变化以及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特征,认为中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需求旺盛、已成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耕地减速周期与粮食产量变化周期的基本吻合,预示了建设用地扩张对粮食产量减产的导向作用。文章运用指标因素分析法定量测算了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经比例系数、粮食播种面积单产等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重点剖析了中部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对粮食产量变化的数量贡献。  相似文献   

3.
《资本市场》2014,(5):120-121
<正>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201 4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后将逐步调减东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供应,特别是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除生活用地外,原则上将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我们认为,这一政策导向将倒逼特大城市挖掘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当大城市进入存量土地高效利用时代之后,当前我国土地改革以及城镇化发展的诸多难题都有望逐步得到破解。集约用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价格影响因素强度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钢铁企业已经接受了铁矿石季度指数定价,价格谈判已经成为历史.在新的形势下,钢铁企业应该把握影响铁矿石价格的各种因素,积极应对铁矿价格变化,做出最有利的决策.本文分析了影响铁矿石价格的各种因素,采用专家系统和事件数据分析法量化被大多数研究学者忽视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并结合偏相关和灰色关联度法进行影响因素的强度计算,得出影响强度排序,最后从钢铁企业的角度提出可行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非农建设占用土地特别是耕地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文章以临澧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与通径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促使地区建设用地增加驱动力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选取对影响临澧县建设用地的9个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然后根据回归模型进行通径分析,确定了影响临澧县各类建设用地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科学地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现代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点用地缺乏系统性规划的问题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农用土地的规模利用,提高农用地的集约度,就需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驱动机制的研究。首先从理论上论述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各个驱动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影响,随后以河南省典型平原地区开封市为例,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特征,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管控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博  邓楚雄  吴永兴 《经济师》2007,(12):181-183
在分析长沙市城市化与建设用地状况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各类建设用地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文章认为:1990—2004年间,城市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城镇用地影响大,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减少0.4973%,城镇用地增加0.2866%;对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影响较大,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分别增加0.1189%、0.1294%;对其他建设用地影响小,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其他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仅减少0.0372%。然后,通过逐步回归,建立长沙市城市化水平与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长沙市未来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值,预测出了2010—2015年长沙市建设用地结构。  相似文献   

8.
综合考虑建设用地需求的驱动因素、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驱动力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型,预测未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同时,引入供地约束系数对其进行修正。运用此模型验证徐州市过往年份的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具有较高的精庹,并用其预测了未来建设用地需求总量。  相似文献   

9.
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综合扩展系数、泰尔指数等分析了陇海—兰新—北疆沿线城市建设用地时空差异,以期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为不同城市建设用地供给方向的确定奠定科学基础。结果表明:①在时间上,1991—2009年陇海—兰新—北疆沿线城市建设用地绝对和相对差异均呈扩大趋势;除仓储用地外,其它类型建设用地相对差异呈上下波动或小幅下降趋势;建设用地综合扩展极化现象明显,且整体上城市综合扩展系数陇海沿线城市大于兰新—北疆沿线城市。②在空间上,2009年陇海—兰新—北疆沿线50%以上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超出国家Ⅳ级标准上限,尤其是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各类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分布的差异度不同;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其经济效益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城镇化本身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从理论上讲,城镇是较农业用地更为集约的土地利用形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如果能够顺利将农村的建设用地置换出来,那么城镇化非但不会增加建设用地规模,相反还会节约用地。众所周知,城市的首要特征是密集性,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密度越高、单位土地的人门和产出密度也越高,对土地的利用自然就越集约。1998年,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约为100平方米,其中特大城市人均占地仅75平方米,小城市143平方米,建制镇的人均建设用地为154平方米,而农村居民点的人均建设用地则高达170平方米。这说明,人均建设用地随着城镇…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支在介绍通径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该原理对1978~2002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11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剖析各影响因子对耕地面积的直接影响及其间接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化和粮食安全的因素对耕地的直接影响作用明显.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耕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和人口因素的间接作用也不能忽视。结果意味着和耕地面积相关系数大的影响因子不一定是直接作用最大的因子,而直接作用小的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也可能比较大,可见耕地保护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综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山西省1991~2010年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构建了山西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模型,定量判别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得出三对典型相关变量,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析,为选择实现山西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措施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江阴市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及耕地利用效率定量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俞勇军  陆玉麒 《经济地理》2002,22(4):440-443,447
江阴市耕地呈逐年不断减少的趋势,而且耕地减少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寻江阴耕地减少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因子分析法的主因子载荷系数的含义,对江阴市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3,自引:2,他引:113  
文章用较为详实的资料,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杨志荣  吴次芳  刘勇 《经济地理》2008,28(2):286-291
将农地非农化过程带给地方政府的效用划分为制度收益和发展收益,通过比较制度收益与发展收益对东、中、西部地区农地非农化进程的影响,以判别驱动地方政府推进农地非农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农地非农化进程表现为制度驱动型,制度收益对农地非农化进程的影响大于发展收益,而中部地区农地非农化进程则表现为发展驱动型,发展收益对农地非农化进程的影响大于制度收益。中央政府要达到控管农地非农化进程的目标,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以经济管理手段来约束东、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违规谋取制度收益的行为,引导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节约与集约利用非农用地。  相似文献   

16.
1990年代我国新增非农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涛  庄大方  冯仁国 《经济地理》2004,24(5):648-65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领域之一。章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对1990年代我国土地非农化建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口增长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用于非农用途的土地增长迅速,10年间新增17,627.57km^2,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南方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内陆地区相对较少。而且,新增非农建设用地占用的绝大部分为珍贵的耕地资源,比例高达85%以上,其余依次为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章还分省区对非农建设用地的增长及占用其它类型土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政策保护耕地林地、遏制无序土地非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最后还对非农建设用地增长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土地整理生态评价 --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群  龙花楼  罗明  王军  古志新 《经济地理》2003,23(6):822-825
论文结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针对土地整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选取坡度、地下水位、土壤盐渍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评价因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利用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土地整理生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土地整理方向和措施。生态评价综合分值在80—100之间的耕地应被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其土地整理措施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非天然林的林地整理应考虑向经济林发展,发展特色林果业;未利用地可作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进行有计划开发。分值在65—80之间的耕地应划为农田保护区,整理措施应注意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林草地整理措施则要防止林草地退化,适当发展经济林;未利用地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垦为耕地。分值在50—65之间的耕地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进行生态退耕,防止耕地沙化以及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未利用地整理措施主要是保持原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分值为0—50的耕地必须实行生态退耕还林还草的整理措施。注重林草地保护和提高植被覆盖率;未利用地保持原状不能开垦为耕地。  相似文献   

18.
Jong-Min Kim 《Applied economics》2018,50(41):4418-4426
This article suggests a directional time-varying partial correlation based on the 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 (DCC) method. A recent study proposed the copula DCC based on the vine structure. Due to the arbitrary variable selection, their method can produce unnecessary dependence in the multivariate structure, with extra economic and computational burdens.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we incorporate directional dependence by copula to track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among multiple variables and then extend the copula bivariate DCC method to a directional time varying partial correlation in the multivariate structure. Our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conditional dependence structure, without the trial and error process. We offer an application of our method to the U.S. stock market as an illustrated example.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区域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普秋  张向阳 《经济问题》2007,332(4):54-56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发展中国家则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二者关系的演进,经历了从偏差到逐步协调的发展过程,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机制初步形成,通过建立工业化、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典型相关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作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区域性的综合规划,为地方性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和法律依据.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是地方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核心,也是土地利用管理的依据.为了切实搞好常德市鼎城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之更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必须切合实际地搞好建设用地需求规模和布局的预测.采用灰色系统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建设用地发展与GDP、总人口、市镇人口、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密切相关.基于这些因子,采用灰色系统模型法、建立GM(1,1)灰色模型,进行了2010年和2020年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GM(1,1)模型可以进行长期预测,但预测仅反映一种趋势,综合考虑驱动因素的灰色线性组合模型更具有预测的可靠性.利用GM(1,1)模型和线性模型组合,进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