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关于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水平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先登 《山东经济》2011,27(1):120-126
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以举国之力实施海洋开发大战略的历史阶段,在中国与世界进入"多极多圈多带多区"发展的时代,山东经济必然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海洋经济重要增长极,为此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作为经济大省,肩负重大历史责任,自觉把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全国大局来思考和推进的伟大创造。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水平,就需要全面、准确、完整地读懂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集中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奠定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原创理论基础,实现蓝色经济区发展模式的创新与转型,不断开拓加快建设蓝色经济区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立足烟台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改革开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要求,应科学确定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发展定位,从而全面提升烟台对山东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未来发展最大的增长点是蓝色经济,最广阔的舞台是海洋。当前,青岛正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从蓝色硅谷到西海岸经济新区——胶州湾  相似文献   

5.
基于集群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丰富深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科学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也给山东发展蓝色经济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未来发展最大的增长点是蓝色经济。最广阔的舞台是海洋。当前,青岛正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从蓝色硅谷到西海岸经济新区——胶州湾畔串起一条美丽的蓝色项链。我们,看到了青岛的蓝色未来。  相似文献   

7.
蓝色经济产业梯度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山东的发展确立了战略定位。青岛作为山东经济总量最大、发展较快的城市,在建设蓝色经济区中承担了龙头和领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全新的实践探索。文章开篇引出了蓝色经济区的产生背景.深入分析了蓝色经济区的内涵、优势条件和面临挑战,认为加快蓝色经济区发展,关键要创新发展模式,抓住战略布局、蓝色产业基地建设、海洋科技创新、海洋资源开发、自由贸易区建设金融支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战略重点.才能尽快开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冷鹏 《中国经贸》2015,(6):42-42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和龙头,在海洋产业结构;海洋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思路和建议,希望能给青岛市及其他地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异质性演进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福柱  孙明艳  历梦泉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3):12-14,67
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的新型沿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于区域重要增长极、发展海洋产业的先导区和统筹陆海一体化发展、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区等。实现此目标的关键之一在于构建合理的区域海洋产业分工关系,促进区域海洋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与合理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存在产业间的异速增长和各地市间海洋产业异构化演进两大趋势,其实现路径为海洋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