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富丽乡村"是一个分析性很强的概念工具,由其衍生出来的许多推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借助新经济地理理论来解释这一概念,提出"伴随富丽化的乡村发展"的探索方向是中国乡村多样化发展的一条道路,同时结合目前中国不同区域乡村发展的实际,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重保有乡村富丽性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充分显示了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其中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世界优秀文化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因此,明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挖掘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价值,对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3.
倪姗 《发展研究》2007,(8):89-90
正在全国进行的乡村建设是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一个有益尝试.论文以文化视角来剖析乡村建设的内涵,围绕中国的现代化及乡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中国的乡村建设需要一个内在的文化指导思想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5,(8)
生态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目标。近些年来,桂林市生态乡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当前生态乡村建设中,存在农民参与主体意识不强、建设资金相对不足、对生态乡村建设理解不够等困境和问题。为破解这些困境,文章提出了适应当前形势的对策,以期对顺利推进我国的生态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杰  关颖  王欢 《经济研究导刊》2010,(15):135-137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完善的、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道路任重道远,而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乡村宜居建设环境下的温州乡村文化困境,分析了温州乡村文化价值取向产生问题、主流意识形态问题、乡村文化产品供给问题;介绍了温州乡村宜居的文化考量、悠久的瓯越文化和民间信仰表征——"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进行了详细的温州乡村文化细分;介绍了温州生态宜居的文化生态内涵以及乡村宜居环境下乡村文化的建设路径。文章旨在为温州在乡村宜居建设环境下提供乡村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时期中国乡村发展的问题与背景,学术界提出了"乡村复兴"的概念,这是从传统"乡村转型"概念的发展提升。乡村复兴强调彰显乡村发展自身的规律,注重当代城乡关系下对乡村独特社会、文化等价值的挖掘。方法上是依托城镇化的系统力量来促进和实现乡村自给与繁荣,从而在日渐趋稳、趋缓的城镇化态势下给乡村发展带来真正和长久的裨益。基于这样的价值立场,本文通过南京市高淳区武家嘴村、大山村两个典型村庄的比较研究,试图从乡村经济、空间、文化等方面对乡村复兴这一深刻内涵进行实证演绎。文章认为,中国乡村复兴的主体路径应该遵循的是一个超越以往"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非线性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经岁月得以保存传承,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在资源开发速度增快、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今天,应当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以及建设.本文在我国提出“美丽中国”新型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以乡村旅游的研究视角来探讨我国名镇名村的建设发展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历史名镇名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名镇名村发展策略,以期对同类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发展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期基本都存在管理不善、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国家提出乡村文化复兴和大发展的背景下,内容缺乏,低效运营,服务供给与民众需求脱节等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文章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N市B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效进行了总结,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北京共识"是国际社会用以表述和概括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概念."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彰显了"北京共识"的意义与价值,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认同并推崇,实际上是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高度评价.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无论对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于现在是或者过去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与地区、西方发达国家都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1)
加快乡村经济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治理、发扬乡村文化,营造良好的乡村就业环境等是解决乡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的重要举措,也是破除城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中"虹吸"高层次人才,实现乡村逆"虹吸效应"的关键。振兴乡村,除了注重硬件建设以外,更要注重软件建设,而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本则是振兴乡村、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探讨了缓解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逆"虹吸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多元文化集中、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治理问题中文化共信、文化认同、民族共生、文化融合、社会稳定是核心和根本.和谐共生、加速发展和长治久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是"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内容之一.和谐共生和长治久安理论是新疆的重要战略和理论,对新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综合体和都市农庄都是"生态农业—农村社区—乡村旅游"复合共生的新形式,但都市农庄是整合乡村旅游综合体多种类型和功能的新业态,是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新形式。文章对两者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乡村旅游综合体和都市农庄拥有共同的资源基础、产业基础、市场导向、发展理念、目标市场和高品质服务保障,但两者在核心赢利点、配套支撑点、区位选择、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方面又迥然不同。已有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思路和模式给了都市农庄建设一些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农庄建设的一些思路,即与"三农"建设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多样化发展;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产业建设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链延伸;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走生态化道路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2050年前农村农业的发展建设纲要。而在实现各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各地区必须明确当地资源优势,在充分发掘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在我国近现代史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这一阶段形成的红色文化包含着各位先辈优秀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以乡村振兴战略简析为入手点,分析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明确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传承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树军 《经济》2021,(1):120-12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战略.2019年,我镇党委政府确立了"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文化兴镇、生态惠民"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弘扬"红色文化" 上园镇是辽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的地方,也是英雄模范辈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安吉县在10年生态立县的基础上,自2008年开始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多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不仅体现了生态立县的成效,而且其取得的阶段性建设成效演示了新时期我国欠发达山区通过持续拓展山区的多种功能,开创性地实践了我国欠发达山区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联动,城乡均衡发展,生态富民及绿色低碳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运作轨迹.在总结安吉这些重要新型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对我国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般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东旅游业在全国起步最早,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对全国旅游业发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推动性作用.在乡村旅游方面,也有一些成效、特色和思考.乡村旅游开发对于广东建设旅游强省有着重大的意义,虽然广东乡村旅游在近十几年发展迅速,但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滞后或是实践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有待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广东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模式进行分析,找出当前广东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重点在于对当地文化的深层开发和挖掘,并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兼答应星先生的批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通过对应星"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一文的回应,梳理出"华中乡土研究派"从村民自治研究到乡村治理研究的学术理路,回应了应文所质疑的所谓"反西方"和"反理论"诸问题.指出当下的乡村治理研究,应该提倡以经验研究激发学术灵感,以问题研究带动社会透视,以学理积累服务农村发展,并进而亮出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三农"问题为指向,乡村治理为内容,农村发展为目的和问题主位、村治主位、中国主位的学术主张.  相似文献   

19.
乡贤文化,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育新型农民、助推美丽乡村、涵育文明乡风、创新文化发展、加强基层治理这五个方面着重阐述了乡贤文化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理论构建,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概念分别进行了诠释。文化是长期的历史积淀,是不可再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要保护传统文化,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并动态向前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丰收,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