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中国梦"为表述的中国实践形成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和探索"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梦想的文化体现,是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可以说,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梦的文化场域呈现的开放性、延展性、整合性及现实性都是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文化理路,是理论与实践、现实与理想、超越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社会与个体的统一.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形成大学生自觉的文化实践意识,对中国人实现梦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啃老"现象的出现以及这一族群的不断壮大,都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啃老"现象的形成,在背景、现状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但是在形成的要因、性别比例、婚姻意识等方面又存在巨大差异.需特别指出的是,"啃老"现象还直接加剧了日本的"未婚化"与"少子化",相较中国"啃老族"给家庭与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其影响似乎更为深刻.虽然两国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但是解决这一问题,个人心理意识的转变以及政府的相应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潮"在欧洲商业革命中兴起,工业革命中衰落.其一方面与中国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在世界生产中的地位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西方文化和商业运作的结果.在欧亚贸易扩张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欧洲政府和商人用神话和文化制造推动了"中国潮"的兴起;后来,随着欧洲本土工业的发展,为了独占欧洲市场的商业和生产利润,欧洲政府和商人又用广告和文化导向将中国产品排挤出了欧洲市场.这种用广告和文化导向制造商品虚拟价值并占领市场的营销手段是当今广义虚拟经济学理论在过去经济发展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文化折扣"与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产品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化折扣"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一般商品的主要特征之一.语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都可以导致文化折扣的产生.不同文化产品类型所产生的文化折扣也不一样.在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重视文化折扣研究,采取各种策略降低文化产品的折扣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对文化折扣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应采取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5.
位于江南水乡的苏州,其核心文化是水文化.苏州"水文化"是苏州人民不断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改造自身、完善自身的产物.水文化体现在苏州文化的各个方面.合理开发苏州文化资源必须从苏州文化的特征着手,抓住苏州文化与水的联系,探析其"基因传承",承继并发挥苏州水文化的积极作用,为苏州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入世后国内公路建设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入世后 ,国外企业要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 ,必然会占领国内市场的一定份额 ,使得竞争激烈。根据我国入世谈判的情况看 ,公路建设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主要涉及到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政策。在国外承包商准入政策方面 ,我国允许外商在中国设立合资、合作企业 ,而且在入世后三年内开始允许外商成立独资企业。对外国企业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承包工程的范围上 ,即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四种 :①全部由外国投资、赠款或外国投资和赠款建设的工程 ;②我国利用国际…  相似文献   

7.
引言: 自2014年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首次实现平衡以来, 以及在 "一带一路" 所推进的国际产能合作的背景下,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 OFDI)实现了新的突破. 毫无疑问,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 会给国民经济、 对外贸易、就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带来不同的影响. 而对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影响, 一些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随着流通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外商业企业将大量涌入我国城市市场.由于国外商业企业在资本、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的商业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外商的"入侵"并与之在市场上抗衡,我国的零售商业企业必须通过市场创新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开拓农村市场就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简要地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特点及其对中国食品工业的促进作用,接着讨论了中国食品工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食品工业的资本形成、技术进步、出口贸易、劳动力就业和农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垄断问题,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企业占领国际市场铺设了空前宽阔的大道,但风险和机遇同生,各种挑战也就随之而来.其中,一些信誉不佳的外商以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克扣货款,或者调动国际法律程序强行索取不正当利益,便是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体现,是中国提出的国际治理模式的新思路.文章先是分析了"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然后分析了中国在建设"一带一路"方面所具备的与相关国家友好的伙伴关系,雄厚制造业实力,以及高额储蓄和投资能力等优势.接着分析了中国将面临的难题: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合作项目存在许多商业风险.对此也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其中建立跨区协调机制是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 ,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而经济的发展要素体现为资本、市场、信息、技术、人才等。但是它们并不是单纯的纯经济因素 ,也体现着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差别 ,因此精神文化上的因素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动力因素。我们应当积极寻求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道德支持和先进文化建设。在WTO背景下 ,道德文化支持应当大力促进规则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五个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叉文化建设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主体、客体,手段等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价值目标、建设主体、建设重点,发展道路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芸 《铜陵学院学报》2007,6(1):122-123
"国学热"现象不仅仅只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现象,学校应从这一社会现象当中,看到所折射出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效果、力度、方式方法、主体素质结构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在德育方面所体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 "老字号"餐饮企业历史悠久,是城市文化的一大亮点.由于"老字号"餐饮企业在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面对激烈的餐饮市场竞争,其发展也陷入了困境.笔者运用SWOT模型理论,对郑州市"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发展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郑州市"老字号"餐饮企业应实施知识管理战略、品牌战略和文化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以人为本"理念的角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的观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7.
许陈生  夏洪胜 《财经研究》2004,30(10):31-40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市场模式出现独资倾向.文章探讨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独资倾向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的市场规模、开放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业比重等变量都对其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市场化程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服务业比重则对其有显著的负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独资倾向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市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承担着江苏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和先导区的重任,是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的首要开放门户和人文交流深度融合区.这一定位要求连云港市不论在文化艺术交流、特色文化建设还是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引进与输出等方面必须要有持续稳定的发展和良好的区域互动,以助力于本市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对外经济、生态、科技等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性、导向性工作.重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经济发展新特征、全域城市化、改革全面深化、产业高级化、高水平国际化、美丽中国建设、橄榄型社会结构、文化强国建设、政治文明纵深发展等十个方面,探析新时代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各领域发展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和新趋向,可以对"新时代"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吴志刚 《数字经济》2021,(11):12-18
一、厘清数据要素内涵特征 1.新征程、新要素、新要求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谋划长远,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发展蓝图.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新",构成了规划建议全文的逻辑主线,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及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为题独立成篇,明确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十四五规划"在数据要素相关规则方面则强调,要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等.这为今后各地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