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自我隐私保护的观念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程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法制和文明程度。世界各国对公民隐私权保护都有相关的立法,然而,我国法律在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立法显然不足,同其他国家相比在隐私权保护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消费领域侵害个人隐私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商业性质的骚扰电话和骚扰短信。由于我国对隐私权保护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消费者隐私权受侵害时如何寻求司法救济成为维权难题。为了应对市场经济下的商业骚扰,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和谐安全的消费环境,对隐私权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金融隐私权是基于保护个人金融信息而产生的隐私权。强化对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国际立法趋势之一。当前我国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空白,本文在围绕金融隐私权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中的不足,并就如何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如果被滥用,可能构成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本文在分析隐私权的内容和立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希望对于保护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特别是隐私权。由于我国有关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的缺失,造成了我国公民的维权困难。因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社会现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10.
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尤其是网络的公开性很容易使人们的隐私暴露于天下,个人隐私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网络隐私权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容。需要加以明确界定。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保护好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权是本文所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隐性采访是近些年来颇受新闻界青睐的一种采访方式。相对于显性采访,它通常是指记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或不告知被采访者真实意图而通过隐蔽的拍摄、录音等方法获取新闻素材的一种采访手段。这种采访行使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事情的真相,但是由于其法律界定的模糊性,使得一些新闻工作者滥用权利,更容易侵害到公民的合法权益,特别是隐私权。 相似文献
12.
中美网络隐私权保护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成为人的关注的焦点。美国采用行业自律和立法规范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的保护了网络消费者的隐私权益。我国所采取的未来制度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隐私权及消费者对网络和保护的要求 ,必需对其进行改革与完善 ,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网络隐私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侵犯网络隐私权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强化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网络隐私权的涵义、内容、保护模式及立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引领智慧时代来临,不断涌现的新型权利客体与数字人权的形成,促使隐私权作为个人信息权利的一部分随数字化发生了财产性质和人格价值上的改变,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和处理困境.本文将从数字时代的隐私权的产生与定位出发,分析数字时代的隐私权保护面临的困境,并从法律与社会制度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国家立法、平台自律... 相似文献
16.
构建金融征信体系的根本原因是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然而,人们担心侵害个人隐私权。各国征信法律制度都是在保护隐私和市场效率这一矛盾的目标之间寻找平衡。美国模式看重交易自由,认为牺牲一些隐私是融入并享受信息经济应付出的代价,采取分散立法模式;欧陆模式看重人格尊严,认为在充分保护隐私权的基础上才能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采取统一立法模式。中国应借鉴各国经验和教训,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商业信用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我国目前对于电子商务隐私权的保护来看,保护方式间接、力度弱、范围窄的问题被广为诟病。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对于电子商务隐私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保护电子商务隐私权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隐私权作为人权的一项基本内容,理应受到宪法的充分保护,但我国宪法尚未明确将其列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得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缺乏宪法基础。而实践中,各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从隐私权的范围、隐私权的限制以及隐私权的保护方式,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