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河北合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将促进京津冀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推进一体化协调发展和新增长极的形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北京面临巨大的压力,而河北正面临经济转型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时期.本文在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对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功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探讨承接北京养老服务功能面临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西部开发中城市增长极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效应;同时指出西部地区城市增长极发展中存在的缺陷;进而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西部地区以城市为增长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3.
增长极战略的实现机制与中国实践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遭遇危机之后的新选择,但自其诞生以来由于缺乏成功案例的支持而备受争议。我国区域非均质、不平衡使得增长极模式备受推崇,但在发展中同样遭遇困境。鉴于理论与现实鲜明的反差,以增长极的实现机制为切入点剖析了该理论的不足,指出我国三大增长极在实践中存在政府依赖刚性、自我发展能力弱、关联效应差等问题,认为完整的增长极实现机制应包括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扩散机制,并从这三大机制入手重构了中国增长极的实践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增长极、产业集群与落后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指出经济落后地区实施增长极战略时 ,构建区域分工体系 ,利于增长极与周围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避免出现“孤岛经济”后果。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工模式 ,指出落后地区实施增长极战略时借鉴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工模式 ,引导建立“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将会促进区域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增长极理论的困境: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福特制生产方式逐渐式微,“新区域主义”的兴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所倡导的区域发展模式从20世纪60、70年代的增长极战略转向90年代以来的产业集群策略。纵观增长极理论的实践绩效,几乎乏善可陈,可是其在区域发展领域的思想影响却挥之不去,在区域和城市规划中仍被普遍搬用。本文从“新区域主义”的典型代表思想———产业集群理论视角,对存在和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增长极理论进行反思,并指出实施集群策略应该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含义和发展前景,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西部经济增长极发展的辩证关系,对东部三个增长极和西部三个增长极的自然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多指标比较,提出了西部增长极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覃成林  黄丹 《经济经纬》2022,39(2):3-11
基于多极网络空间组织的特征,从空间经济网络发育、多个增长极共存、增长极与空间经济网络的共生关系等方面,构建了多极网络空间组织识别方法。除借鉴已有的空间经济网络、增长极分析方法之外,建立了能综合反映增长极经济属性和关系属性的测度指标,并根据位序-规模法则筛选出备选增长极,从而构建了多增长极共存识别方法;通过引入生态学的共生思想和理论,首次分析了多增长极与空间经济网络的共生关系。运用这套方法,揭示了广东的多极网络空间组织现象。其一,广东空间经济网络的规模和连通度在持续增大,网络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发展水平与理想状态存在差距,且空间上偏集于珠三角。其二,已经形成了深圳、广州两个增长极共存的格局,而且,佛山和东莞有发展成为增长极的潜质。其三,增长极与空间经济网络之间形成了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这说明所建立的多极网络空间组织识别方法是有效的,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我国邮政普遍服务成本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在界定邮政普遍服务及其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成本测算的基本框架,确定了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成本的测算对象、测算内容和测算方法,并结合现阶段邮政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邮政普遍服务的节约成本补偿模型。  相似文献   

9.
高伟娜 《经济论坛》2011,(2):136-139
本文构建了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政府和企业在普遍服务投资上的博弈。结果显示,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普遍服务投资不足,这对民营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形成了巨大的障碍。本文认为,政府应设计适合市场化的普遍服务机制——普遍服务基金,达成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利益相容,以高效率地实现普遍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10.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和信息的集聚,其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实践证明高新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通过对湖北省区位条件优势的分析,根据目前省内高新区布局结构,以增长极和层级增长极为理论基础,构筑了高新技术开发区梯度扩散带动湖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可能性框架.并提出了湖北高新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3个战略阶段.  相似文献   

11.
区域增长极,是由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界定区域增长极,是运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而如何确定一个区域的增长极,应该着重关注哪些区域优势,在不同发展阶段、站在不同角度存在多种观点。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阈境下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困境与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嬗变。文章首先梳理传统增长极理论的演进,即增长极理论的提出、发展与批评。然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传统增长极理论进行反思,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接着提出在知识经济阈境下需要进行增长极范式的转换,并在新范式中提出知识发展极的概念,论述其内涵、特点与作用。文章最后基于前面的讨论,提出建立和评价知识发展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服务是一种行为和过程以及由此行为和过程造成的结果。服务的非实体性、同步性、易逝性、差异性等普遍而深刻地反映了服务的本质特点,因此,服务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服务特性的影响,发挥和利用其有利影响,克服和回避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大志  张扬 《经济纵横》2012,(7):84-86,93
本文针对"增长极群落"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空间形态,在划分区域增长极群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国际产业转移与城市比较优势的相互确认是增长极群产生的主要动力,而各增长极点要素升级和区位市场扩容则是区域增长极群由萌芽迈向成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增长极理论在区域经济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继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后,增长极理论被演化为两派。产业园区是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运用。产业园区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出现了"产城分离"的困境而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功能学派的产业增长极理论向地理学派的空间增长极理论的转向是必然趋势;在实践中,加强空间治理,以产业园区空间组织结构重组为抓手,推进产业园区城市化进程,逐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三大增长极(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及其9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省市的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三大增长极的两产处于非对称性共生状态的第一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存度要大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存度;三大增长极两业的共生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环渤海地区两业的共生状况最为良好,而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情况不尽理想。  相似文献   

17.
邓力 《商周刊》2014,(10):54-55
当前,青岛服务外包产业正沿着正确轨迹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龙头带动、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期待未来服务外包业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8.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的发展模式对推动海洋产业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采用不平衡发展模式、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中国海洋产业经济增长极选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应以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及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并确定其海洋产业增长极的地位。以此为契机,本文还进一步分析评价了海洋产业增长极的发展状况,以确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为中国海洋产业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及国家海洋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借鉴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进行了探讨,并以西部地区现状为背景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在理论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摆在中西部地方政府面前的首要经济任务就是要重构区域增长极。而重构的关键就是制度创新,因为制度创新是现代增长极形成的前提和关键,改革后,中西部增长极未能形成的关键症结,并不是政府没有去调整经济结构,而恰恰是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结构,限制了经济主体的产业选择方向与布局及要素的聚集,即关键是政府制度创新滞后,因此,中西部地区增长极的重构必须抓住制度创新这个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