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语堂对表情类文本《莺莺传》的翻译,在语言维将原作融"史""诗""论"多种笔法于一体的传奇体改编为现代短篇小说形式,并以"句"为本位进行翻译,保留了原作清晰晓畅的语言风格;在文化维,通过省译、增译、音译、直译及加注等翻译方法力求文化信息的形象传达,以传播中华文化,同时通过改译和增译等方法,塑造了与原作不同的莺莺形象,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东方女性的认知期待。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学认为,文化因素给人们的交际带来很大障碍。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过程中,为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采用了异化和归化策略,使用了直译、直译加注、意译、释义法、拉丁语化、替代、音译和省略等译法。  相似文献   

3.
中式菜名对于研究中国饮食文化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文化的视角,主要就烹饪方法和历史文化两方面对中式菜名英译进行了探讨。结合实例,指出中式菜名的有效翻译方法:直译、意译、直译加音译、直译加注、视点转换。  相似文献   

4.
英汉习语翻译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习语类型繁多,翻译方法译界多有论述。但总结起来不外乎直译法、意译法、套用译法、等效译法及音译、直译加注这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中国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和特点出发,结合中西方关于文化翻译的理论研究,运用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理论。提出翻译文化专有项异化是主要策略,音译、音译加解释、按字面直译、直译加解释是主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英语新闻翻译中对中国文化词处理的异化策略,探讨了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文中举例说明了完全音译法、音译加解释、完全直译以及直译加解释四种异化的翻译方法,指出了这些翻译手法对中国文化词的翻译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本文的探索,旨在使英语在中国文化词的异化翻译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英汉互译中,译者常遇见的难题是英汉两种语言间词层的不对等现象。如何处理这种现象、准确地确定词义成为了译者的重要任务。译者可采取音译法、直译、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等翻译方法,最大程度地使译文表达趋同与原文。  相似文献   

8.
《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所采用的音译、音译加意译、直译、转换补偿等不同的翻译方法,起到了宣传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9.
《受戒》英译文中译者主要采取了直译、音译加注和意译等方法来翻译原文中的佛教文化词汇。总体讲,译者能较好地把握宗教文化在原文中承上启下、渲染氛围的作用,对原文中宗教术语的语用意义的把握、处理也较恰当。但译者有时却忽略了译语文本与译语文化所共享的互文空间,没有对其加以利用来增强译文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语言的精华,它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在探讨了英汉语的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五种翻译方法直译法、直译加注释法、意译法、意译加注释法和直译加意译法。  相似文献   

11.
文化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由于蕴涵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相对固定和独特的文化含义,一直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将奈达的等效理论运用于文化意象的翻译,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等多种翻译模式,有助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顺利传递出源语文化意象所蕴涵的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信息,减少文化意象的失落、歪曲与错位。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新形成的固定表达方式,它能反映出不同的语言文化特征。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翻译,它更是文化翻译。结合实例来阐述英语习语翻译的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和音译兼注法,分析在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文报刊新词层出不穷,具有鲜明的特点与时代特征。通常运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解释法、音译加解释法等方法来翻译中文报刊新词。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前,<圣经>汉译经历了唐、明和清三个阶段.译者主要采用了文本内翻译策略和文本外翻译策略.文本内翻译策略包括政治适应性、翻译并行性、文学趋向性和翻译渐进性;文本外翻译策略包括增译、减译、替代、注释、音译、直译.这些翻译策略对<圣经>文化的传播、读者的培养和后来<圣经>汉译有着巨大的推动和借鉴意义.<圣经>汉译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信仰基督教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翻译事业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翻译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汉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但却有一个共同点:两种语言当中都包含有大量的动物习语。由于文化的共性和动物的特性,两种语言中的动物习语有相同之处;但又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同一种动物有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比喻意义。对于这些不同种类的动物习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直译、意译和直译加注的方法进行翻译,使译语既能保留原语言的风格又能使其符合自身的语言特点,从而让读者不仅了解作品的真实含义,而且还能欣赏到与本国文化不同的异域风情。  相似文献   

16.
中国莱肴种类繁多,烹饪方法多样,且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中式莱名的翻译应以交际为目的,讲究语用对等,遵循信息、简洁和美感原则,灵活运用直译、意译或音译等各种翻译技巧,并辅以深厚的文化历史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方能让世界透过菜名了解中华饮食与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7.
体育英语翻译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体育英语中人名、地名、队名及体育名称的错误翻译的分析,从音译、意译、直译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体育英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舌尖上的中国Ⅱ》中美食英译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采用音译、直译和意译(必要时加注释)的翻译方法,精确地译出中餐菜名所蕴含的丰富中国饮食文化,把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与故土乡愁等观念传播到国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要拓展国外市场,必须树立品牌意识,使国外消费者认识中国品牌。为此,中国品牌必须要有好的英文译名。然而到目前为止还少有文献对中文品牌名称的英译方法进行全面研究。该文以鞋类品牌为例,总结出了音译、直译、意译、音译和音译结合、模仿和零翻译等六类中文品牌名称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用等效原则的理论出发,结合商标品牌的翻译的特点,结合实例,分析国外驰名汽车品牌的翻译方法,指出汽车品牌的翻译可以采取音译、直译、意译、音意合璧四种方法,以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