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与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同病相怜的还有北京阜国数字有限公司——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VD)标准的制定者。2004年8月12日这一天,是信息产业部对EVD标准进行公示期满的日子。然而到了这天,EVD并没有如期成为国家推荐的行业标准。避免DVD覆辙“中国对制定自主的数字视频视盘系统标准的兴趣与2002年中国和飞利浦、索尼及先锋公司间的专利纠纷不无关系。”俄勒冈大学政治系教授苏迈德说。当时中国的DVD 播放机(现在世界上90%的DVD 机由中国制造)由于生产厂家涉嫌未支付专利使用费而被扣押在了长虹、夏新、万利达…  相似文献   

2.
EVD,一个比DVD更高一级的中国自主创新高清晰光盘国家推荐标准,其诞生彻底改变了中国碟机企业受制于DVD的高额专利费用的现状。然而,1年以来围绕EVD品牌化而展开的一场利益大博弈.让人看得心惊肉跳。悲观者甚至认为这场博弈终将会毁掉EVD。不管说EVD是自主创新的模范也好.还是说EVD的品牌化探索失败也罢.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EVD的“标本”价值。隐藏在标本背后的是一个近乎庄严的主题:中国自主创新之路到底该如何走?[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张浩 《中国新时代》2004,(12):25-26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中国企业为走出DVD专利费阴影中而千辛万苦制定的三大碟机标准,眼下却成了大家互相攻击对手的武器。1990年代末,中国传统碟机生产企业受到DVD专利费和国际DVD联盟技术壁垒的困扰,他们强烈要求信息产业部牵头对EVD标准立项,意在取代DVD。他们还认为,政府强制认可的EVD标准可以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在减轻行业竞争压力的同时,从而挽救自己在行业大调整背景下的颓势。先后有新科、上广电、创维、长虹、夏新、万利达、步步高、先科、厦华等9家家电企业加入了EVD联盟。谁知今年4月份,半路杀出了HVD标准和…  相似文献   

4.
一、DVD专利之争到标准之争 彩电竞争梦被击碎之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目光转向了蓬勃发展的DVD行业,试图通过仿制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然而,DVD行业同样是国外厂商的技术禁地,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一触便是雷区。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运往英国的3864台DVD被飞利浦公司通过当地海关扣押。2002年3月底,索尼公司将销售中国产DVD的美国企业作为对象,以生产该产品的中国厂家没有支付专利使用费为由在美国提起诉讼,要求禁止进口和销售该产品。  相似文献   

5.
一、DVD专利侵权事件简介 2002年3月,约100家中国企业DVD出口欧盟被当地海关扣押,其原因是中国企业没有获得DVD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所有者的专利许可,拉开了在国内众说纷坛的DVD事件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一起知识产权侵权案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扬 《现代企业》2004,(8):69-69,63
前一阵子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DVD6C许可联合体与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长达两年的DVD专利侵权案己告一段落,最终中国的DVD生产商不得不向DVD6C许可联合体赔偿约数十亿美元的专利赔偿费;去年年初,美国思科系统有限公司又对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提出了诉讼,指控华为非法复制其操作软件,并要求法律禁止华为对其知识产权的继续侵犯并弥补由此所带来  相似文献   

7.
争夺市场制高点专利战略如何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正经受缺乏足够自主知识产权之痛:先是由飞利浦、索尼和先锋三大技术开发商联盟组成的3C发难,导致中国DVD在欧盟海关被扣,后有6C迫使中国企业向其支付每台4美元左右的专利使用费,再加上其他国际DVD专利收费大军的进逼,导致DVD产品的出口价格上升,出口增长势头受阻。最近,中日摩托专利又起纠纷。竞争利器从最近发生的数起知识产权和专利纠纷案不难看出,外国企业正在加紧实施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战略,专利正在成为他们遏制中国企业及其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利器。知识产权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  相似文献   

8.
近一时期以来,欧美、日韩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申请专利的同时,还将核心技术集中在我国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上,逐步形成对中国企业的专利“包围圈”。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遭遇国外企业知识产权“围城”,专利封锁愈演愈烈。今年2月,日韩和欧盟等9家企业组成蓝光光盘联盟,推出单张容量16GB蓝光DVD光盘,并开始对其他企业技术专利使用授权。这就使得中国企业于2002年卷入的DVD知识产权之争尚未平息后,国外企业又竖起了新的知识产权壁垒。日前,美国思科公司状告中国深圳华为公司产品专利侵权,美方企业抡起知识产权法律大锤意在阻…  相似文献   

9.
管理事件     
中国两高清碟机联盟互掐中国自主标准EVD标准指责另一中国标准——其主要竞争对手CBHD涉嫌盗用EVD核心技术日期:7月20日关键词:鹬蚌相争事件:中国两大最主要下一代DVD标准格式EVD和CBHD近日开始了一场空前的口水战。EVD方面指责CBHD盗用EVD导航系统、节目编辑系统和音频等在内的EVD技术,而CBHD方面则回应为两种碟机格式不同.不存在盗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企业正在经受缺乏足够自主知识产权之痛:先是由飞利浦、索尼和先锋三大技术开发商联盟组成的3C发难,导致中国DVD在欧盟海关被扣,后有6C迫使中国企业向其支付每台4美元左右的专利使用费,再加上其他国际DVD专利收费大军的进逼,导致DVD产品的出口价格上升,出口增长势头受阻。而后,又不断有其他专利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03年标准与专利北京国际论坛”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提醒中国数码相机企业说:“日本欲就数码相机向中国收取专利费”。 这个令人揪心的消息让人很自然地回想起去年发生的DVD专利交费风波:当中国本土DVD制造企业靠薄利多销  相似文献   

12.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在今天,谁控制了市场上的事实标准并保护了知识产权,谁就是技术上的优胜者,并且是市场的最终胜利者和获益者。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只作全球的制造基地。令人欣喜的是,一定数量的中国企业正在政府的引导下,掀起一股制定技术标准的浪潮。IT新标准的出台和酝酿过程更是应接不暇:如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WAPI)、开发取代微软的操作系统(通过推广Linux)、中国自主的DVD 换代标准EVD、高清数字电视标准、取代MPEG的中国自己开发的新数码音频标准AVS、新一代的互联网协议第6 版(IPV6)…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19日,我国电子音响协会与“6C联盟”进行DVD谈判。我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必须向“6C联盟”支付4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这次DVD谈判给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  相似文献   

14.
2004年8月初,让中国国内企业苦等了4年的数字电视标准终于有了一点眉目,信产部权威人士透露数字电视标准将有望年底成型。其实,按照原来的规划,中国自行研究的地面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标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原定于2003年底颁布。出于保护需要与发展EVD的标准相似,制定中国的数字标准一开始基于防止DVD覆辙的打算。目前,国际上可供选择的数字电视标准方案主要有欧洲的DVB、美国的ATSC和日本的ISDB三大标准体系。韩国的数字电视由于采用了美国ATSC标准,按该标准设计电视机集成电路芯片每套要向美国交付近40美元的专利使用费。按以…  相似文献   

15.
日韩企业专利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企业由于缺乏专利保护知识和应对专利诉讼的经验,致使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全球性的“专利大战”中陷于被动,“中国制造”不断陷入发达国家的“专利围剿”中。从DVD行业遭受重创,到索尼状告比亚迪公司锂离子电池侵犯专利案;从奥林巴斯数码相机事件,到丰田诉吉利侵权案……围绕专利、商标等所引发的国际纠纷此起彼伏。仅DVD事件一项,中国企业就被迫支付了几亿元的“专利学习费”。有专家指出,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专利战略布局基本结束,国内专利大战一触即发,发达国家专利大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电子技术水平正在迅速提高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或许将是EVD的普及年,而张宝全将是这场商业秀的主角之一.   为了加速EVD的普及,2006年10月15日,中国碟机制造企业、内容提供商、渠道商等共40多家企业成立了EVD产业联盟,由黄光裕出任联盟主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作为技术贸易壁垒对贸易的影响日趋明显。为保持技术垄断和竞争优势,发达国家把专利技术转化为产业标准,通过技术法规引用标准使自愿性标准具有事实强制效力,形成技术贸易壁垒。[1]出口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如履薄冰,一旦侵权成立,涉案产品将面临禁入,涉案企业面临巨额处罚。一些企业的专利预警和防侵权意识防范在产品面试前重视不够,遇到专利侵权和专利纠纷后无法临时应对。特别是美国的337调查,如:DVD专利许可、温州打火机CR法案、思科诉华为及丰田诉吉利等。2012年,中国企业遭受美国“337”调查13起,其中12起是以专利侵权为诉由发起的,产比超过90%,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江苏、安徽等地30多家企业涉案。最主要的是,如果调查一旦成立发出针对产品的“普遍排除令”,整个行业都将失去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DVD等事件,揭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推出了国际知识产权新规则,即“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对中国企业实施不公平的技术垄断。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作者在对这一新的游戏规则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调整自身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建军 《企业导报》2002,(10):22-23
<正> 今年4月19日,我国电子音响协会与"6C联盟"进行DVD谈判。我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必须向"6C联盟"支付4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这次DVD谈判给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三种模式: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的优点: 1.自主创新有助于企业保持技术  相似文献   

20.
锂硫电池是取代锂离子电池最具竞争力的下一代二次电池之一。文章全面检索了国内外机构在中国申请的锂硫电池专利,并从技术发展趋势、申请地区和国家分布、主要研发机构、技术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锂硫电池专利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是我国锂硫电池技术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本土企业申请专利数量极少,企业申请人专利主要来自以韩国三星SDI株式会社为代表的跨国公司;高校科研院所是本土锂硫电池技术的研究主体,如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等;国内锂硫电池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